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6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篇 |
环保管理 | 175篇 |
综合类 | 529篇 |
基础理论 | 287篇 |
污染及防治 | 36篇 |
评价与监测 | 46篇 |
社会与环境 | 110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常熟地区农户庭院植物多样性与配置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常熟地区代表性乡村,对农户庭院植物多样性和配置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并利用TW INSPAN分类方法,研究了庭院植物配置类型与模式。结果表明:在对281个户级庭院调查中,170户庭院中栽种植物,111户庭院中无任何绿化,共栽种植物151种(含变种、栽培品种),隶属58科116属;庭院植物配置可划分为4种庭院类型和10种配置模式;植物的层次结构对于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大,植物配置模式的结构越丰富、复杂,其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认为观赏性植物成为庭院的主体植物,观赏功能成为庭院植物的主要功能;庭院内有效绿化面积不足,单位面积植物生态效益较低;乡土植物景观建设与物种多样性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2.
河谷型城市城乡结合部景观格局空间尺度效应分析——以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格局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格局为例,利用2005年SPOT5遥感影像和正射航空影像数据,选取14个常用的景观指数,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2个方面分析景观指数随尺度变化的基本规律,采用200m×200m正方形将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切分成规则格网,计算每个格网的多样性指数,通过半方差分析研究西固区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0m是西固区土地利用景观的本征观测尺度;研究区景观类型和景观格局特征随尺度增大变化显著,体现出一定的尺度依赖性;各乡(镇、街道)的景观指数呈现出城市中心—城乡交错带—乡村的分异特征,梯度变化明显;西固区多样性空间分布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 相似文献
53.
以红枫湖流域周边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王家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设置11个监测点研究硝酸盐(NO3-N)、氨态氮(NH4+-N)、溶解性无机磷(PO4--P)、总磷(TP)和总悬浮物(TSS)在复杂景观中的变化状况。降雨后采样水中氮、磷含量明显低于雨后的地表积水,地表积水受各种影响,水质降低。水塘型湿地,其丰水期的PO43--P、TP、SS高于枯水期,与水循环条件较好的流水溪流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从平均值来看,枯水期地表水和地下水TP都超过5级水质标准。水质与"源"景观的关系不明显,说明喀斯特小流域中复杂的景观结构对氮磷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54.
基于水土流失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研究只重视景观格局的研究,而忽略了生态过程的研究。文章针对水土流失这一重要生态过程,提出了基于水土流失过程的景观坡度指数和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并对黄土高原泾河流域15个子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认为泾河流北部各子流域主要以水土流失的"源"景观为主,景观坡度指数大,空间负荷指数小,水土流失风险大;流域南部各子流域上游以"汇"景观为主,坡度指数大,中下游以"源"景观为主,景观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风险;流域东部局部子流域主要以水土流失的"汇"景观为主,"源"景观相对较小,"源"-"汇"景观空间分布均衡,水土流失风险小。 相似文献
55.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综合水质评价方法,对滇池流域进行水质评价。选取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最大形状指数(LSI),作为表征景观空间格局的参数,来分析流域优势斑块对水质的影响。对水质评价结果与景观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斑块数量越多、形状越不规则,有利于延缓水质状况的恶化;耕地斑块越大,越集中,本身产生的面源污染浓度就越高,而流经耕地的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则会因大斑块的吸附过滤作用而降低;林地斑块密度越大,对污染物的截留纳污作用就越大,而斑块越大,可能产生局限性,导致未流经林地的污染物直接进入河流而影响水质。 相似文献
56.
台湾西南部泥岩恶地,由于其特殊之土壤,地力流失消耗与区域微气候型态之间的因果循环,在水土保持与景观上形成不易植生绿化的地区及特殊之世界地形。泥岩地区之不同刺林林相之土壤,其林相皆伐后复层植被区土壤性质变异高于其它位置,而其它区之土壤理化性质在时间及空间上之变异不大,可明显区分林相不同之显著差异。不同林相对泥岩地浅层土壤(0~20cm)理化性质的差异,以植物营养元素与植生覆盖因子可充分说明(约占变异范围之62%)。泥岩试区区中移动性物质(交换性钙、钠与镁)明显较少出现在复层林相处区,而易出现于淋洗、冲蚀量较大之刺林相保留区与隔丛择伐区。长效性植物营养元素因子(pH值与有效性磷),因长时间之林相不同,使其较明显趋于复层林相区堆积,并影响地表植生之种类、分布与覆盖情形。0~20cm土壤性质的分布和离子间的移动特性有关,移动性高的钠、镁离子会在冲蚀量高之区域出现,20~40cm土壤性质的分布则和土壤中之母质与植生有关并与因素分析结果相似,其次为可移动性离子的影响,且应用地理统计印证土壤性质在空间之变化,其分布确实与不同林相位置有关,即植生营养元素(pH值、有效性磷)大都朝向复层植被区之趋势。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地表覆盖度与入侵植物数量两变量主要系透过第一个典型因素与第二个典型因素而影响到复层植被区之pH值、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57.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探讨,能够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介绍了对绿地系统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理论的基础上,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概括了其绿地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而利用景观生态的基本原理,对本区域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将整个研究地区分成“区域层面、分区层面以及具体规划设计层面”3个尺度层面,并且在每个层面利用景观生态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58.
徐州市景观生态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概念。在分析了徐州市景观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调控理念和调控目标,从空间、技术、政策3个方面提出了4个调控途径10个调控措施,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徐州可持续发展中的景观生态瓶颈问题,并为其它城市解决景观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清远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3):23-26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分解为基本农田控制线,河流与湿地控制线,林地控制线,山体控制线,海岸、沙滩控制线,针对每个景观生态要素控制线,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分别提出划定依据、原则或方法。 相似文献
60.
S. Kim 《国际发展与全球生态学杂志》2019,26(2):141-153
The impact of large-scale urban development on land resources has long been debated by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different urban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land-cover chang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 China, forming one of the largest sprawling urban landscapes among the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was chosen for the study area. Spati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of resource sites lost to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1950s and 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rary to the widespread notion that large-sized cities are predominantly responsible for a region’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city size was not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rate of resource loss. Large-sized cities gained their populations with far lesser impacts on land than small-sized cities and towns if normalized to the same number of populations. One explanation for the diminishing effect of city size on land-cover change relates to the degree of spatial dispers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loc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valuation of diversified lands by cit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