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414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31.
氟化物对酸浸取沸腾炉渣中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浸取法、加入助溶剂浸取沸腾炉渣中的铝,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球磨时间为30min、固液比(沸腾炉渣质量与酸体积之比)为1:7、硫酸浓度为4mol/L、浸取温度为107℃、浸取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铝浸出率最高(为29.72%);KF,NH4F,NaF,CaF2等作助溶剂可明显提高铝浸出率,且助溶剂为CaF:时的铝浸出率最高,CaF2与沸腾炉渣的质量比为0.08时的铝浸出率大于75%。  相似文献   
732.
中国种养系统的氮流动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鹏  陈吉宁 《环境科学》2007,28(10):2342-2349
利用集成完全氮平衡模型和农业污染清单的中国种养系统氮流动模型(nitrogen flow model for farming-feeding system in China,NFM-FFS),研究了2003年中国种养系统中的氮流动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种养系统土壤虽然氮素表观盈余,但实际亏损623.9×104t,平均亏损13.7 kg/hm2,土壤整体面临含氮量减少和退化的风险.由于中国氮素投入(肥料和各类有机肥)主要集中于耕地系统,对牧草地的投入很少,耕地系统的氮素盈余了1 761.9×104t,平均盈余142.8 kg/hm2,中国牧草地系统氮素亏损2 385.7×104t,平均亏损90.7 kg/hm2.因此平衡耕地和牧草地的氮素投入既可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又可有效控制牧草地退化.2003年,中国种养系统中总氮损失为2266×104t,其中随径流进入地表水的495.8×104t和淋洗进入地下水的102.4×104t最终沉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很少有机会再进入种养系统循环.耕地的肥料施用是中国种养系统向地表水和地下水最主要的氮输出源,应是农业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733.
邹金龙  代莹 《环境科学》2007,28(10):2404-2408
以含重金属的干污泥为添加剂,自行研制出生物滤料,并以此滤料为对象进行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为24 h和30 d时,Cd、Cr、Cu和Pb在pH=1时浸出量最大,当pH≥3时,Cd、Cr、Cu和Pb的浸出量迅速下降,说明强酸性条件是影响重金属迁移特性的重要因素.XRD分析表明,原料中的重金属经过一系列的物相转化和反应过程,固定在Si—O等玻璃结构网格中,在晶体结构中以Pb2O(CrO4)、CdSiO3、CuO等稳定的形态存在;在曝气生物滤池(BAF)中应用自制滤料进行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效能研究,当原水C/N为11.5和25.5左右时,对NH+4-N和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5%、90.3%、46.6%和49.6%,高于江西陶粒、广州陶粒和山西活性炭的去除率;试验结果对重金属固化、迁移特性机理研究和自制滤料广泛应用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34.
稻麦轮作农田系统中氮素渗漏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通过埋设土壤溶液抽滤器采集渗漏水样,对上海郊区大田条件下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氮素(N)的渗漏流失情况进行了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稻季渗漏水中总氮(TN)浓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硝态氮(NO3--N)由泡田初期的10 mg·L-1以上迅速下降至2 mg·L-1以下,铵态氮(NH4 -N)则始终低于1.3 mg·L-1.施肥能引起渗漏水N素增加;稻田淹水过程也通过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着N素形态的转换.麦季施肥小区渗漏水中N素形态以NO3--N为主,且施肥后迅速上升到平均7.11 mg·L-1;NH4 -N浓度在施肥和不施肥处理中均很低,分别为0.38 mg·L-1和0.36 mg·L-1.在稻季施肥2.50×104 kg·km-2和麦季施肥2.14×104 kg·km-2(以N计)的情况下,N素淋失负荷分别为6.08×102 kg·km-2和7.42×102 kg·km-2,分别占施肥量的2.4%和3.5%;施肥条件下两季总的N素淋失负荷比不施肥处理高出108.7%.  相似文献   
735.
Zinc solder dross containing 14.8% Sn, 16.3% Pb, 0.41% Al and 64.5% Zn was leached with 3% H2SO4 at 45°C for 1 h. Zinc and aluminum went into solution, whereas lead and tin remained with the residue. Aluminum was selectively precipitated as calcium aluminum carbonate by treating the sulphate leachate with limestone at pH 4.8. Zinc sulphate solution was either evaporated to obtain zinc sulphate crystals or precipitated as basic zinc carbonate at pH 6.8. The undissolved lead and tin were leached with 5 M hot hydrochloric acid. The major part of lead chloride ( 73%) was separated by cooling the leached products down to room temperature. From the soluble fraction, tin was recovered as hydrated tin oxide by alkylation with caustic soda at pH 2.4, while the remaining lead was separated at pH 8.5 as lead hydroxide. A process flowsheet had been suggested which involved two-stage hydrometallurgical treatme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the suggested method such as temperature, time, pH and acid: solid stoichiometric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obtained revealed that the optimum leaching conditions were achieved by using 20 ml of 3% H2SO4 acid/g dross for 1 h at 45°C. Recovery efficiency of the metal salts was 99.1, 99.4, 99.6 and 99.5% for Zn, Al, Pb and Sn respectively. Recovery efficiency was related to the solubility of the concerned salts under the give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36.
以强碱(NaOH)溶液为浸取剂,采用碱浸法回收镀锌钢板废料中的锌,考察了不同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浓度、添加剂)对锌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浓度为250 g/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0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高达97.89%;添加NaNO_3可提高锌在碱液中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从而加快镀锌钢板废料中锌的溶解,缩短反应时间;添加KMnO_4对反应速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737.
杨永琼  张耀  李晓燕 《化工环保》2018,38(2):227-230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拜耳法赤泥(BRM)和烧结法赤泥(SRM)中Cr,Ni,Cu,Zn,As,Cd,Cs,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了BRM和SRM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情况和形态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RM中水溶态As的质量浓度达到17.3μg/L,BRM和SRM中可交换态Cr的质量浓度均在2 300μg/L以上,对水环境可能存在潜在危害;两种赤泥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浸出率有较大差异,SRM中Ni和BRM中Zn的总浸出率分别在6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738.
肖慧  董永星 《化工环保》2018,38(5):566-568
为解决采矿行业微生物浸矿酸性废水中和处理沉渣多、固液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柠檬酸钠和环氧氯丙烷改性处理的壳聚糖在pH=2.2条件下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2+和Fe3+,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壳聚糖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处理100 mL壳聚糖质量分数为2%的壳聚糖-冰醋酸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加入量200 mL,环氧氯丙烷加入量300 mL,反应时间6 h。改性壳聚糖对Fe3+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703 7 mg/g,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78 7 mg/g,Fe3+和Cu2+在改性壳聚糖上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形式。  相似文献   
739.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分析手段,对4种进口疑似固体废物的含锌物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含锌物料的主要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和常规理化特征,结合外观特征,与含锌矿物、含锌产品及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比对,推导出含锌物料的产生来源。然后,参照我国《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得出鉴别结论。结果表明:4种含锌物料分别为锌矿、湿法冶炼锌浸出渣、热镀锌灰和固定CO2产物;后3种属于我国目前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740.
多组分电镀污泥酸浸出液中铁的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P507-煤油-H2SO4萃取体系分离电镀污泥酸浸出液中Fe^3+的工艺,确定了从含有多种上金属组分的硫酸溶液中萃取铁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负载有机相反萃取较优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P507为萃取剂,硫酸为洗涤剂,经3级萃取、2级洗涤的分馏萃取后,可以从含有多种金属组分的硫酸溶液中分离出99.9%的铁,其他金属的流失量小于1%,不影响后者的回收,铁在工艺过程中以FeCl3·6H2O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