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19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环境资源的内涵及管理特征,分析了目前环境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32.
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国内外安全生产法制现状,总结提出了我国存在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分离、没有系统和规划、适用和衔接性差等特点和问题。阐述了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定期制定安全生产法规规划、梳理与评估法规体系实施效果、制定统一的劳动安全与健康法、编制安全生产计划、健全职业健康配套规定、保险与安全生产互动、以明确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以及安全生产规划、完善隐患治理、安全使用机械、健全企业自主管理体制等为重点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修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3.
王健 《四川环境》1999,18(2):69-72
地方环境立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立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行地方环境立法建设,进而健全地方环境法体系  相似文献   
23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WTO的加入,对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且意义长远的策略正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结合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实际,较为全面地讲述了如何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35.
236.
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了CO2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双碳"目标的确立提出了艰巨而紧迫的立法任务。由于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因此,中国未来气候变化立法的监管领域在关注国内监管空间和已有立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国际面向的监管空间和衔接。气候变化法律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国际上还没有通过一部气候变化法即可解决全部碳排放问题的成功先例。气候变化法律监管空间宏大,涉及领域和问题复杂多样。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都与应对气候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这决定了气候变化立法包含以实现气候政策目标为主要目的的直接立法和对气候目标实现具有支持、阻碍影响的间接立法两种类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应采用双阶体系构造模式,即直接立法加间接立法的模式。直接立法包括气候变化的框架法和专项立法,间接立法包括所有间接影响气候政策目标实现的相关法律。直接立法解决应对气候应对的目标、碳预算、管理体制、实施机制等较为集中的问题。间接立法则因为气候变化监管措施跨领域、跨部门和行业,应拓展至能源法、经济法、农业法、环境法、民商法等领域。直接立法和间接立法的有关法律制度应密切配合,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体系。以直接立法加间接立法的双阶模式构建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的理性选择,并以此从不同的路径实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237.
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要素之一。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污染状况急剧恶化。例如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而在中国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地也会走一遭。因此,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立法的现状,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存在的几点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38.
从立法技术这一独特视野,运用法理学、立法学的基本理论,从对地方海洋法和立法技术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入手,剖析了我国现行地方海洋法规在立法技术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海洋立法理论研究、形成综合立法机制、完善地方海洋立法各项具体制度等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有助于我国地方海洋立法科学化,加快海洋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39.
探讨了法制与安全科学的相互关系,安全立法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方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关于安全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40.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South African Disaster Management Act No. 57 of 2002 and the 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Policy Framework of 2005 placed South Africa at the international forefront by integrating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to all spheres of government through a decentralised approach. Yet, good policy and legislation do not necessarily translate into good practi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Act and Policy Framework.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t analyses the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senior public officials on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 private sector and academia. The study finds that one of the weakest aspects of the Act and Framework is the absence of clear guidance to local municipalities. The placement of the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function on all tiers of government remains problematic, funding is inadequate and overall knowledge and capacities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re insu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