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47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11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bstract

Nowadays the rising of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 labor comes to the forefront of atten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impact on agricultural land-use structur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ousehold economics is formulated drawn on Low’s model.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impact of the rising opportunity cost of on-farm on cropping structure is deduced in theory. And then, using statistic and survey data, taking mountain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as an example, the theoretical assumes are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e of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 labor leads to less diversified cropping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2.
环境资源的量化模型及估算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区划环境标准,提出了环境资源的成本概念-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高中速过滤器的应用环境、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并从结构组成及工艺环境和实际应用性价比方面,提出实际工作时选择高中速过滤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刮油刮渣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组成及应用结构方式,并从工艺环境及应用选择的性价比方面,提出实际工作时选择刮油刮渣机的注意事项,达到设备的最大合理化应用。  相似文献   
95.
随着全球化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和“低碳革命”的兴起,低碳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物流的研究文献,从物流过程的碳排放测量、物流环节的低碳控制、物流系统的低碳设计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低碳物流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了低碳物流的发展历程,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6.
采用UASB-缺氧好氧-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以印染纯棉纤维、涤纶、腈纶和棉混纺织物为主的综合性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控制UASB反应器水力负荷为0.4 m3·(m2·h)-1(冬季反应器温度低于15℃时降至0.3 m3·(m2·h)-1)、UASB进水pH=7.0~8.0、活性污泥A反应器DO=0.5~0.8 mg·L-1、B反应器DO=0.2 mg·L-1、接触氧化反应器采用渐减曝气且气水比12:1、混凝剂PAC(配制浓度10%)和PAM(配制浓度0.1%)投加1.2 mL·L-1和0.9 mL·L-1、絮凝30 min,可以实现COD、色度、氮和硫化物的同步去除,出水指标达到并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的直接排放标准,处理效果好。同时,工艺直接运行成本仅为0.624元·m-3废水,普遍低于同类印染废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A present and future challenge for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s is to extend the useful life of our dams and reservoirs. Ongoing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in impoundments must be addressed; sedimentation in many reservoirs already limits project benefits and effective project life. Sustainability requires that incoming sediment be moved downstream past the impounding dam. We use Lewis and Clark Lake, the most downstream of the six Missouri River main stem reservoirs, to demonstrate how a reservoir in advanced stages of its project life could be converted to a sustainable system with local benefits exceeding costs by a factor of 1.5. Full consideration of benefits would further enhance project justification. The proposed strategy involves four phases that will take about 50 years to complete. Cost estimates for this potential project range from the quantitative to the plausible,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 results justify a ful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tudy of this model project. If implemented, the project will create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develop technologies useful for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at many other reservoirs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basin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98.
以北京某大型苯污染场地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层次化健康风险评估.同时,结合场地污染调查结果,比较了不同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土壤苯修复目标、修复量及修复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10-6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下,该场地第二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0~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0.26 mg·kg-1、1.5~10 m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0.15mg·kg-1,相应的土壤修复量约为292 759 m3,修复成本约2.06亿元.但是,基于该场地苯污染区域土壤气中苯浓度进行的第三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0~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2.6 mg·kg-1、1.5~10 m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1.5mg·kg-1,相应的土壤修复量约为153 222 m3,减少139 537 m3,修复成本为1.49亿元,减少了5 700万元,修复成本的降低远多于因开展第三层次风险评价所付出的约10万元的成本.因此,对于类似大型VOCs污染场地,开采第三层次健康风险评价能够节省大量修复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
农村地区是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主要保留地,同时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分布区。农村地区的机会成本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成本,是影响保护区空间分布的潜在驱动因素。该研究从县级政府视角剖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决策机制,利用2005—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分布的影响,并按照保护区所在区域和级别进行分类讨论,探讨机会成本对保护区个体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机会成本是决定保护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机会成本和保护区面积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机会成本每增加1%,该地区保护区面积将减少0.679%。②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面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西部和东北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面积影响不显著。③机会成本对地方级保护区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国家级保护区面积影响不显著。④随着机会成本的提高,自然保护区个体规模有缩小趋势,能够缓解机会成本的压力,但保护区生境面临破碎化风险,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中国在进一步优化保护区布局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建立和管理的影响,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多功能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审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将生态保护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对象纳入保护体系;同时,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以缓解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现有统计数据,结合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构建了LEAP-临港模型,分析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新片区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演化趋势.为增强模型的预测精准度,采用Logistic人口生长模型对临港未来人口数据进行预测,并利用学习曲线模型模拟相关减碳技术的成本发展趋势.同时,构建了碳减排技术的经济性评价模型,通过绘制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对典型减碳技术的经济成本及减排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强化低碳情景下,2060年临港新片区一次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达69%,电能在终端能源需求中占比达91%;临港新片区可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且2060年碳排放量相较基准情景下降94%.就减排贡献度而言,清洁能源替代、产业结构优化和终端能效提升对临港碳减排起到关键作用,中期(至2035年)分别贡献35.1%、27.3%和16.2%的碳减排量,长期(至2060年)分别贡献50.6%、8.75%和7.7%的碳减排量.就具体减碳技术而言,氢能发电、电解水制氢及碳捕获和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实现净零排放意义重大,但减排成本相对较高.研究成果可为临港及相关地区的低碳绿色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