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338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71.
长期施肥对不同深度稻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与稻田土壤碳周转密切相关的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肥力和肥料管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秸秆还田(ST)、化肥(NPK)和不施肥(CK)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以10 cm的间距分段采集土壤剖面0~40 cm范围内的新鲜土样,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深层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的土壤,施用化肥和秸秆土壤的BG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5%~118%和55%~342%;NAG酶活性分别提高了9%~30%和102%~484%.同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0~20 cm深层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 cm深层土壤.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秸秆还田可高程度影响稻田深层土壤.RDA分析表明土壤碳氮含量主要与0~20 cm的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20~40 cm的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不同深层土壤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秸秆还田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合理的秸杆还田有利于改善稻田深层土壤肥力,优化农田土壤养分循环,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772.
氨氮对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细菌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DAMO)是以甲烷为电子供体和唯一碳源,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废水脱氮,而氨氮是含氮废水中存在的主要形式.目前的研究认为主导DAMO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有DAMO细菌和DAMO古菌.本文以DAMO细菌为优势菌种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和长期试验,从宏观和微观上研究了氨氮对该系统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pH体系下影响效果差异,揭示了相关影响机理.短期试验研究表明,氨氮对该系统的安全浓度为250 mg·L~(-1).当氨氮浓度为500 mg·L~(-1)时,对该系统的脱氮效率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时间的增加,氨氮对其的抑制效果增强;不同pH条件下抑制效果的差异对比发现,在碱性条件下,真正起抑制作用的是氨氮的质子化形式FA(Free Ammonia),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真正起抑制作用的抑制因子是离子化的NH_4~+.通过扫描电镜对系统中絮状污泥分析发现,在氨氮的短期抑制后,系统内的微生物出现了明显皱缩,丝状菌的数量增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长期氨氮抑制后的系统,结果显示,系统内菌群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度都大大降低.通过菌属分析认为,系统脱氮效率的降低是由于Methylomonas(甲基单胞菌属)数量的减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773.
近年兴起的“安全公正空间”(Safe and Just Operating Space)理论框架突出了环境安全上限,兼顾了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达成度,对区域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长江中下游太白湖这一典型湖泊流域,整合周边县市社会调查数据及过去近150余年来的沉积记录(包括地球化学、孢粉、硅藻等多指标),分别从环境安全及社会基础两个方面,构建了该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安全公正空间。结果显示:目前,流域内水质、空气质量、耕地面积和水土保持这4个指标超越了环境上限,处于危险状态;清洁能源、产业创新的社会基础完成度相对较低。该框架有助于流域系统的管理和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公众理解环境上限和社会基础之间交互复杂的关系。本研究亦展示了多源环境数据,特别是古湖沼学记录,能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长期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774.
吴春发  吴嘉平 《灾害学》2006,21(2):13-16
随着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中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该系列问题虽然已经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但由于城市环境系统十分复杂,常规的城市环境研究手段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所以至今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从而能为城市环境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介绍了建立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关键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775.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探讨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并建议企业和政府联合制定应急预案,形成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三方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77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技术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框架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出在形成规划方案时,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介入的最佳时间,提出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两种模式--"生态-环境-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经济"模式和基于DPSIR框架的指标模式,讨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7.
如何建立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有机结合的机制 ,不仅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 ,也是日本工伤社会保险改革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打破了每隔 3年对费率进行一次调整的惯例 ,从2 0 0 3年度开始 ,提前一年执行了平均被下调了 1‰的新的劳灾保险费率体系。笔者对此举动阐述了以下观点 :除从厚生劳动省说明的近年来劳灾事故大幅度减少及为减轻企业主的负担等原因外 ,还应从处理劳灾保险制度与劳灾事故预防工作的关系上分析提前调整费率的动机。即这个重要决策旨在强调劳灾保险与事故预防的有机结合、利用保险费率的经济杠杆作用 ,借“第 10个防止劳动灾害五年规划”启动之良机 ,全面提高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78.
根据贵州省植物园的资源条件、优势与现状,以及贵州省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提出了该园开发旅游资源的思路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779.
重大事故应急计划要素及其制定程序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17  
论述了重大事故应急计划组成及其十大要素 ;介绍了制定企业事故应急计划的程序方法 ;针对我国现状 ,提出了建立我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0.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central requirements work at local levels is a common problem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roughout the world. Countries can learn from one another's approaches, but must understand the loc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se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features of the China and U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s that need be understood by those working between the systems. Key features include: (1) common values which shape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hoices in both countries, but which may have different practical meanings in each country; (2) America's common law-base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China's civil law system, which involves plan(s) as well as law; (3) America's Federal central-local system, and China's unitary central local system.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areas in which further comparative understanding may be of value, including: (1)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plan and law in China's governance system; (2) comparing the American Federal-state agreement system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with the China central-local system of target responsibility agreements for plan implementation; (3)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nongovernmental resources needed to assure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laws and plans; (4) identifying institutions that can coordinate central-local and cross-borde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