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874篇
安全科学   358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292篇
综合类   1661篇
基础理论   387篇
污染及防治   439篇
评价与监测   262篇
社会与环境   192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he study of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the recycling double-pass V-corrugated solar air heaters, which implement the external recycle of flowing air,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The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designs of V-corrugated, baffled and fins attached, and flat-plate collectors was made to show the devi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with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 under the same working dimensions. The recycling double-pass V-corrugated device developed here was proposed in aim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vective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enlarge the heat transfer area. The error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deviate by 0.85–2.46% from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with the fairly good agreement, and bot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ce performance of the recycling double-pass V-corrugated operation is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configurations under various recycle ratios and mass flow rates. The suitable selections were obtained for operating recycling double-pass V-corrugated devices while considering with an economic viewpoint by both the collector efficiency enhancement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increment.  相似文献   
942.
本文根据气溶胶消光特性——气溶胶粒子光学厚度是消光波长的函数,采用随机的最小二乘技术;数值反演了垂直气柱中气溶胶粘子大小分布,并且对反演的气溶胶粒子谱分布,采用数值积分算出半径大于0.3μm气溶胶粒子总数,求得了大气混浊度系数和半径大于0.3μm气溶胶粒子总数之间关系,用太原市实测气溶胶粒子数资料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3.
张江山 《环境科学》1991,(6):40-43,63
本文从瞬时源二维浓度公式出发,经数学推导得出一直线方程Y=AT+B,变量Y、T可由t、c、c’_t来表示.系数A、B含有待确定的参数D_x、D_y,河流纵向和横向流速u、v,以及观测点坐标x、y.由实验观测数据(c_i,I_i通过线性回归可确定A、B,进而解二元代数方程组求出纵向离散系数D_x及横向混合系数D_y.  相似文献   
944.
潮汐河网具有其独特的水物理及水化学特性。本文采用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域20个水样的BOD降解实验数据,并用BOD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潮汐河网水体BOD降解过程的延滞期消失,远离污染源河段河水的BOD降解过程两阶段区分不明显,降解过程符合BOD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此外,潮汐河网河水的降解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945.
示踪实验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单纯形加速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江山 《环境科学》1994,15(4):66-68
应用单纯形加速法结合实例求出福建闽江干流富屯溪洋口段纵向离散系数DL=2.62m^3/s。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用于估计非线性模型参数优于“非线性逼近法”。由于单纯形法寻优过程不需要计算目标函数的偏导数,不受模型复杂程度的限制,因而计算简便,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生态模型的拟合和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946.
岩体裂隙面的形貌特征直接影响其渗流特性,为了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采用劈裂法制备了单裂隙砂岩试样,进行了裂隙面扫描分析和渗流试验,基于分形维数在定量表达不规则曲线形貌特征方面的优势,提出了考虑裂隙面形貌各向异性特征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矩阵理论的裂隙面综合分形维数,相当于用矩阵网格去覆盖整个裂隙面,可以较好地反映裂隙面的整体形貌特征;(2)裂隙面的形貌特征对其渗流特性影响显著,随着裂隙面综合分形维数逐渐增大,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而且侧向应力越大,渗透系数的减小趋势越明显;(3)分析建立了裂隙岩样渗透系数kf与裂隙面综合分形维数■的相关关系,验证分析表明,该公式计算得到的裂隙岩样渗透系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7.
电极材料对脉冲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脉冲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对甲苯、二甲苯的降解率达73%~91%,对二氯甲烷的降解率达82%。在实验中发现电极材料的不同会影响分解效果,其中钨电极的降解率最高。本文运用等离子体化学中放电气体电子碰撞电离和化学自由基产生的机理以及阴极电子学中带电粒子轰击电极表面激发二次电子发射的理论,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电极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研究电极材料对脉冲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影响的机理,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电极材料δ值的差异引起降解率的差异,电极稳定性对降解率和电极寿命也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的三种电极材料中钨的δ值最大,其最大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m为1.4,铜其次为1.29,不锈钢最小约为1.24,这成为导致三者降解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8.
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传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这一传质一生化反应过程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生物化学法净化低学本废气为传播控制过程,并以气膜控制为主,研究为工业化装置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东平湖污染水团的监测和分析 ,研究了污染水团生成的原因及规律 ,并对污染水团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做了调查。对防治污染水团的生成及提高东平湖的水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0.
A technique is presented to solve analytically the turbulent diffusion equation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a passive contaminant emitted from an elevated continuous source into the atmosphere. A generalized method of solution using Sturm–Liouville and WKB theories is developed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due to the height‐dependent wind veloc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ppearing in the diffusion equation.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ble to derive an asymptotic expression for the concent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ol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diffusion equation which involves explicitly inhomogeneous wind veloc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The diffusion equation model derived from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in a practical prediction of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in a turbulent atmospher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