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429篇
基础理论   12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以煤炭为原料制备活性焦及其脱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普通煤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活性炭类吸附剂--活性焦.实验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并研究了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产品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活性焦成本低,脱硫效率高,再生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可用于大气中污染物SO2的脱除.  相似文献   
62.
城市土地资产经营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6年上海市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土地发展中心后,全国各大城市已纷纷效仿它的成功经验。截止2001年8月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大小不同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669家。实践证明,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在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障城市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成绩卓著。然而,实践过程中,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的运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引进公司制度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合理运营城市土地资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3S技术在财产保险防洪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保险业防灾减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3S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和如何将3S技术应用于财产保险防洪救灾领域,建立财产保险防洪救灾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其功能特点,该系统可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紧密结合,显示直观。同时包括保险分析、灾害分析和专题图显示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无缝集成。因而能从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上指导保险公司的防灾减损工作。切实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为示范区,该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4.
黄腐酸的萃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丹碧  田定一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0):872-873,915
黄腐酸是腐植酸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蕴藏量丰富,萃取方法简便。研究了从红原1#泥炭中萃取黄腐酸和降解物。它的分子量较小,易溶于水,抗絮凝性能好,分子内含有较多的活性官能团,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oding and property values for an urban community in southwestern Ontario which has a lengthy history of flooding. As well, peoples’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 of flooding on property values is discussed. Analysis of sales prices and assessment data demonstrat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lues of property for residences located in high- and low-risk areas either before or after a major flood in 1974. With both the high- and low-risk areas, sales prices after the 1974 floo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ales prices before the flood. The perceived property values followed a similar pattern. We concluded that differences in flood risk and flood experience did not adversely affect actual or perceived long-term property values.  相似文献   
66.
LFB是Basofil纤维与Metmax纤维混合制成的针刺毡,本文主要介绍Basofil纤维和LFB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67.
为解决干冰膨胀烟丝生产线冷端液体工艺泵因机械密封长期超压和气缚现象造成损坏发生CO2泄漏而导致紧急停机抢修的问题,对干冰膨胀线冷端工艺罐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在工艺泵吸口前管路引一根气相平衡管至工艺罐顶部,当泵吸口前管路有CO2液体时,输送管路内气化的CO2气体通过气相平衡管线释放回工艺罐内,不会进入工艺泵体内。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泵内的憋压和气缚现象消失了,机械密封受到保护。改造前机械密封平均一个季度更换一次,改造后机械密封使用5年未损毁,达到保护干冰膨胀线冷端工艺泵机械密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由于较低的自然老化速率,微塑料在实际水体长期户外暴露过程中老化行为的数据仍较缺乏.通过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微塑料在长江表层水样的18个月户外暴露试验以揭示自然老化过程对微塑料表面特征及对金属离子(Cr6+和Co2+)吸附行为的重要影响.结果显示,户外暴露改变了PC微塑料的理化性质,包括表面开裂、粒径降低、亲水性和熔点增加以及表面氧化(产生羰基和羟基).同时,户外老化过程明显影响微塑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原始和低老化程度PC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通过物理作用控制,而高老化程度微塑料由于产生含氧功能团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由化学过程如络合和共价键等作用控制.并且,不同老化程度PC微塑料对Cr6+和Co2+的吸附性能不同.对于Cr6+,PC的吸附性能随其老化程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然而对于Co2+,平衡吸附性能随老化程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户外老化过程产生含氧官能团、破碎和开裂以及生物膜可能是影响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证实了长期户外...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揭示叠氮增塑剂与硝化棉的相互作用机理,探索叠氮类增塑剂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筛选能量性能和稳定性均较好的叠氮化合物。方法 建立硝化棉(NC)、1,3–二(叠氮乙酰氧基)–2–甲基–2–硝基丙烷(DAMNP)、1,3–双(叠氮乙酰氧基)–2–乙基–2–硝基丙烷(ENPEA)和1,8–二叠氮基–3,6–氧杂辛烷(AZTEGDN)纯物质模型以及NC/DAMNP、NC/ENPEA、NC/AZTEGDN共混物体系的微观分子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对叠氮增塑剂/硝化棉的微观性质进行预测。分析共混体系的溶度参数、MSD值、结合能、径向分布函数、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能。结果 DAMNP、ENPEA、AZTEGDN与NC之间的溶度参数差值较小。ENPEA与NC的结合能最大,DAMNP次之,AZTEGDN最小。3种增塑剂与NC的相互作用主要为vdW相互作用。加入增塑剂分子可以改善NC的运动能力,由于AZTEGDN的分子结构体积小,改善效果明显。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NC与增塑剂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结论 添加叠氮增塑剂可以改善NC的运动能力、力学性能,降低N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起到了良好的增塑效果。  相似文献   
70.
Nanocrystals were prepared by acid hydrolysis of bacterial cellulose microfibrils. These were topochemically trimethylsilylated, in an attempt to reduce their hydrophilicity. Composites were made by dispersing either native or silylated crystals in cellulose acetatebutyrate matrixes and solution casting of the dispersions.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The unmodified cellulose crystals exhibited better reinforcement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trimethylsilated cryst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