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429篇
基础理论   12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ABSTRAC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central to many water resource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institutions” refers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water allocation and use.) Yet, typically, economic analyses treat institutions as exogenous and fixed. Unfortunately, this conventional assumption does not allow economists to address many modern problems. This paper develops an economic framework in which institutions are treated as endogenous. The model accounts for (1) factors that stimulate call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change, (2) the role of interest groups in policymaking, and (3) act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as it impacts choice domains and thu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model is compared to a specific case of change in Colorado's water institutions, namely, instream water rights legislation in the 1970'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model hypotheses. The model promises to be useful to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interested i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942.
本文首先运用现代产权经济理论对我国农村现行土地制度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宜实行复合所有制,并从土地特征、我国现实情况、土地印度的历史变迁,农地制度改革的风险和成本、各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43.
黄土丘陵区植被的恢复可能影响枯落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土壤性状产生影响。论文选取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落4种典型植被样地,研究其枯落物坡面(坡长40~80 m)分布特征及自然条件混入土壤中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143.89~833.04 g/m2)、盖度(0.36~0.63)和厚度(0.77~2.03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柠条人工林>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178.80~657.21 g/m2)和混入深度(1.33~2.29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占枯落物总蓄积量的比例(45.91%~74.02%)表现为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刺槐人工林。2)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和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均为坡下高于坡上,受径流冲刷和泥沙分离—输移—沉积过程的影响,枯落物地表蓄积量和土壤混入量在坡中波动较大;随枯落物地表盖度的增加,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呈指数函数增加(P<0.01),且随地表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呈对数函数增加(P<0.01)。3)土壤容重、粘结力和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WAS-GMD)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降低(P<0.0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铁杆蒿群落和白羊草群落中均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加(P<0.05)。该研究将为评价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成效、修正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4.
为评估应用好氧生物菌剂-地衣芽孢杆菌深度处理消化污泥的可行性,比较了不同接种比(分别为2.7×10-3,2.7×10-2和2.7×10-1,以总固体之比计)条件下,菌解处理过程中消化污泥液相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总氮DN,氨氮,荧光性有机物浓度和消化污泥絮体中的蛋白质,氨氮浓度,以及以模化CST值表征的脱水性能的变化,同时分析了机械破碎法和菌解法对消化污泥再次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需要达到较高的接种比,投加地衣芽孢杆菌才能显著促进消化污泥胞内物质溶出,大幅提高消化污泥的生物可降解性.接种比为2.7×10-1时,菌解过程中消化污泥的液相DOC,DN,氨氮和消化污泥絮体中的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6.23,2.83,5.93和4.94倍;并且,消化污泥絮体的蛋白质平均降解速率最高;同时,消化污泥的产甲烷潜力优于其它接种比,是机械破碎处理后消化污泥产甲烷潜力的5.96倍.但是,在菌解处理结束后,消化污泥的模化CST值是对照组的2.69倍,说明经菌解后消化污泥的脱水性能有所劣化.  相似文献   
945.
目的研究高温-真空环境对新型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管式炉分别在330,350,370,400℃等高温/真空耦合条件下对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热老化处理,利用称重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万能试验机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等测试手段表征分析老化条件对复合材料的质损率、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复合材料的最高质损率低于4%。在350℃以下,热老化对基体树脂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储能模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50℃热老化10 h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在65%以上。结论 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在300℃高温下服役的航空航天结构件。  相似文献   
946.
Al-Mg-Ga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Al-Mg-Ga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与标准铝合金牺牲阳极复合后的性能。方法设计一种Al-Mg-Ga铝合金牺牲阳极,通过4天加速试验和模拟实海实验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初始极化性能以及与Al-Zn-In-Si基底阳极不同面积比复合后的耦合电位。对腐蚀不同状况下的铝活性阳极进行能谱分析(EDX)和扫描电镜(SEM),探讨其活化机理。结果 4天加速试验显示,Al-Mg0.6%-Ga0.05%牺牲阳极开路电位、工作电位较负,分别达到-1.5 V(vs.SCE)和-1.3 V(vs.SCE),适合作为复合阳极中的活性阳极材料。模拟实海试验显示,铝铝复合阳极在阴极保护中初始极化性能良好,能够发出较大电流,得到了-1.2~-1.3 V(vs.SCE)之间的耦合电位。结论研制的铝铝复合牺牲阳极发出的初始电流约为中期电流的3倍以上,同时不同的面积比设计的复合阳极耦合电位在-1.2~-1.3 V(vs.SCE)之间。  相似文献   
947.
湿热环境对PMMA混杂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湿热环境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混杂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制备的水包油型杂化乳液稳定剂EMI/GO/CNTs稳定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的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用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引发Pickering乳液进行悬浮聚合,聚合产物为PMMA混杂纳米复合材料。将PMMA混杂纳米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分别在室温及50℃下进行水浸吸湿实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对Pickering乳液液滴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复合材料的质量变化、动态力学分析测试、导电性测试,对复合材料的吸湿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导电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用EMI/GO/CNTs稳定的以MMA为油相的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乳液液滴的尺寸分布范围较窄,分布较均匀。复合材料的吸水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大,达到吸湿平衡状态后,吸湿率基本不变。不同温度下水浸复合材料的吸湿速度和平衡吸湿率不同,50℃水浸比25℃水浸的复合材料的吸湿速度快且平衡吸湿率大。湿热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不变。复合材料经湿热环境处理后电导率升高1~2个数量级。结论利用制备的杂化乳液稳定剂制备出Pickering乳液并进行悬浮聚合、模压成型,制备出PMMA复合材料。经水浸湿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其吸湿率和电导率均有一定变化,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48.
仿生超疏水表面在海洋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超疏水表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其海洋腐蚀防护机制研究,重点分析了超疏水表面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水下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两方面问题及相关对策,并对超疏水表面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9.
为了建立外挂系统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及鉴定流程,通过梳理外挂系统在使用寿命周期中预期会遇到的机械环境约束条件,确定外挂系统设计需要研究完成的内容,包括技术要求制定、验证/分析方法、试验/评估结果评定等。详细阐述了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必要性,正向定量/定性设计方法以及机械环境鉴定试验流程需要考虑的内容。形成了外挂系统机械环境设计及鉴定流程。以某外挂系统机械环境适应性设计鉴定为例,验证了流程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950.
目的针对均匀时槽分配方法在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大量原始数据传输需求下,节点传输能耗升高、传输速率降低的问题,降低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能耗。方法提出一种自适应时槽分配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方法,首先利用信标调度的自适应时槽分配时钟同步方法使各节点不需晶振补偿就可校准本地时钟误差,然后测量LQI预测节点数据传输速率,为各个节点分配最优传输时槽,最后设置休眠机制,让未进行数据传输的节点处于休眠状态待机,直到下一个同步时槽时,自动唤醒,并侦听网关信标帧。采用三种方法进行冲突次数、传输能量消耗和传输速率的对比实验。结果所提方法的传输能耗比CSMA-CA机制降低23.4%,比均匀时槽分配降低10.6%。结论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