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01.
张静  马军  杨忆新  王胜军  秦庆东 《环境科学》2007,28(10):2208-2212
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并以硝基苯为稳定性有机污染物的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对臭氧化的催化性能,对影响催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的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有机物能力进行了比较,使用SEM进行表征,确定最佳烧结温度.通过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添加不同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等,表明在700℃温度下烧结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催化活性;硝基苯臭氧化反应中主要氧化剂为羟基自由基,其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硝基苯的去除率随催化剂投量增加而增大;在pH为10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为46.5%;催化剂连续3次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2.
臭氧/沸石工艺处理水中硝基苯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秦庆东  马军  刘可  杨忆新 《环境科学》2007,28(4):766-771
在连续反应器中,考察了臭氧/沸石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去除硝基苯的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臭氧氧化,反应7 min后,硝基苯去除率达到100%,并且该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叔丁醇能抑制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表明在氧化去除硝基苯过程中羟基自由基起主导作用.增加沸石投量和臭氧浓度均能有效地提高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并且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速率与沸石投量之间存在1个最优值,与臭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速率与初始硝基苯浓度无关.离子强度对臭氧/沸石工艺降解硝基苯的效率影响较大,当离子强度从0增加到1×10-3 mol/L时,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从81.2%降低至31.6%.pH值主要影响臭氧的分解能力,随着溶液pH降低,臭氧/沸石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率逐渐下降.沸石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3.
工业铁屑(零价铁)还原硝基苯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初始硝基苯浓度、零价铁含量和pH值对零价铁还原硝基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硝基苯初始浓度为311.25mg/L条件下,零价铁含量分别是100、50和25g/L时,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0.02991、-0.0165和-0.00783min-1,零价铁含量越大硝基苯的降解速率越大;在pH值为7,零价铁含量为50g/L条件下,硝基苯的初始浓度分别是127.5,311.25,467.01mg/L时,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0.01532、-0.01235和-0.00891min-1;在硝基苯初始浓度为311.5mg/L,零价铁含量为50g/L条件下,pH值为2.94时,硝基苯的降解速率最大,pH值为7其次,pH值为11.89时的降解速率最小,酸性环境利于零价铁还原硝基苯的进行.由此可见,硝基苯浓初始浓度、零价铁含量和pH值对硝基苯的还原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4.
零价铁降解4-氯硝基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廖娣劼  杨琦  李俊錡 《环境科学》2012,33(2):469-475
实验采用无氧条件下不同浓度零价铁降解硝基芳香烃代表物4-氯硝基苯,研究4-氯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及各产物的反应速率.根据化学反应计量学,通过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生成各产物反应速率,并利用穆斯堡尔技术检测零价铁的产物.结果表明,4-氯硝基苯的还原转化速率与零价铁浓度有关,中间产物4-氯亚硝基苯和4-氯苯基羟胺的生成和转化速率可通过拟合各反应速率得到.当零价铁浓度为1.04 g.L-1时4-氯硝基苯反应速率最快,反应速率常数为0.189min-1.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亚铁离子在反应初期吸附在零价铁表面,各物质的生成和还原速率取决于零价铁表面的活性位点和各物质与零价铁之间的质量传递.  相似文献   
205.
一株中度耐盐硝基苯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盐度(1%NaCl)条件下,从某制药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株N18,并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分析及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18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该菌株利用硝基苯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0%、生长温度30℃、pH=7.外加葡萄糖或乙酸钠可使硝基苯降解率分别由72.70%提高到82.62%和79.25%(硝基苯初始浓度为200mg.L-1,72h).在盐度为1%~3%时,硝基苯的降解情况基本不变,甚至在盐度为10%时仍能降解硝基苯,说明菌株N18为中度耐盐细菌.当150mg.L-1的苯酚或75mg.L-1的苯胺与200mg.L-1的硝基苯共存时,菌株仍能有效降解硝基苯.菌株对硝基苯的最大耐受浓度为400mg.L-1.  相似文献   
206.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基于铁氧化物表面Fe(Ⅱ)对地下环境中硝基苯的衰减作用.结果表明,在硝基苯浓度为150mg·L^-1,Fe(Ⅱ)与硝基苯物质的量比为13.5时,反应60h内,离子态的Fe(Ⅱ)、Fe(Ⅱ)一正方针铁矿、Fe(Ⅱ)一赤铁矿、Fe(Ⅱ)一针铁矿对硝基苯的衰减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Fe(Ⅱ)-正方针铁矿和Fe(Ⅱ)-针铁矿对硝基苯的衰减效果相近,且均比Fe(Ⅱ).赤铁矿对硝基苯的衰减效果好;Fe(Ⅱ)与硝基苯的物质的量比对硝基苯的衰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硝基苯浓度为150mg·L^-1,Fe(Ⅱ)与硝基苯物质的量比为13.5时,对硝基苯的衰减效果相对较好,对硝基苯的去除率均在25.18%以上.  相似文献   
207.
CTMAB/CPAM复合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苯酚和硝基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改性膨润土,制得系列CTMAB-膨润土(C-Bt)、CPAM-膨润土(P-Bt)和复合改性膨润土(C/P-Bt).采用XRD分析了各类有机膨润土的底面间距,并比较了它们吸附水中苯酚和硝基苯的性能.结果显示,C/P-Bt的底面间距大于相应的C-Bt和P-Bt,表明CTMAB与CPAM能同时层插到膨润土层间.C/P-Bt吸附性能优于C-Bt及C-Bt加P-Bt,在相同平衡浓度下(苯酚为7 045 mg/L,硝基苯为409 mg/L),60C/4%P-Bt对苯酚和硝基苯的吸附量分别为150 mg/g和69 mg/g,吸附量比60C-Bt分别提高了26%和28%,比60C-Bt加4%P-Bt分别提高了22%和26%,表现出明显协同吸附效应.这说明CTMAB在C/P-Bt层间的排列模式受CPAM的影响,形成了对有机物亲和能力更强的吸附介质.该新型有机膨润土在有机污染控制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8.
低温条件下硝基苯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低温(15℃)条件下,从东北制药总厂曝气池和氯霉素生产废水集水池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株cc-2,并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及16S rDNA测序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菌株cc-2的生长和降解硝基苯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c-2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该菌株利用硝基苯生长的最佳条件分别是:接种量为10%,生长温度为15℃,pH值为7.菌株cc-2可在硝基苯质量浓度低于400 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代谢,当硝基苯初始浓度为200 mg.L-1时,菌株48h的降解率可达66.84%.  相似文献   
209.
铁碳微电解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楠  何文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4):100-101,106
文章以硝基苯废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正交实验,影响铁碳填料修复效果的参数主要有pH值、停留时间、Fe/C比,实验结果表明pH值和停留时间为显著因素,Fe/C比较为显著,并得出最佳条件。通过本实验确定的显著因素和最佳条件为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0.
Pollution caused by toxic nitrobenzene has been a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concern.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 to aniline is beneficial to further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biologic treatment.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is a promising method and Cu-based catalysts have been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cathode material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work, Cu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fabricated on Ti plate using a facile electrodepositon method via tuning the applied voltage. The dendritic nano-structured Cu catalysts obtained at high applied voltages exhibited an excellent efficiency and selectivity toward the 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 to aniline. Effects of the working potential and initial nitrobenzene concentration on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 to aniline using the Cu/Ti electrode were investigated. A high rate constant of 0.0251 min−1 and 97.1% aniline selectivity were achieved. The fabricated nano-structured Cu catalysts also exhibited good stability. This work provides a facile way to prepare highly efficient, cost-effective, and stable nano-structured electrocatalysts for pollutant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