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为全面加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危险货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江苏省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企业为依托,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基本模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测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最后基于问卷检验结果和基本模型,构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软件对各影响因素与安全行为能力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并得到各影响因素权重。  相似文献   
72.
利用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对2015年8~9月北京田径世锦赛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的北京PM2.5浓度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大气化学数值模式模拟了气象条件、减排措施和区域减排联合行动对北京PM2.5浓度下降的作用和贡献.结果表明:纪念活动期间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PM2.5平均浓度仅为18.7μg/m3,比前期8月1~19日下降70%,比2014年同期降低74.0%;东北冷涡长时间稳定少动为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大气环流条件,北京地区混合层高度相比前期升高20%,相对湿度降低17%,风速增大7%,气象要素变化为庆祝活动期间PM2.5浓度下降提供了良好的气象条件,尤其是地面主导风向转为偏北风后,阻止了北京城南及华北中南部地区的污染物输入北京城区;CAMx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与2014年同期相比,气象条件变化在北京PM2.5浓度降幅中的贡献率达73%;纪念活动期间有无减排的模拟分析显示,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减排措施使北京PM2.5浓度下降约33%;期间北京PM2.5来源以本地排放为主,本地的减排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约为72%,周边地区减排的贡献率约为28%.  相似文献   
73.
作为重要的本土模式鱼类,稀有鮈鲫神经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背景几乎空白,导致其在神经毒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从稀有鮈鲫脑部克隆得到了神经发育相关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P0蛋白(myelin protein zero;mpz)、微管蛋白α1(α1-tubulin)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10(SRY-box containing gene 10;sox10)等基因的片段,并对其进化树及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bdnf的核苷酸序列与鲫鱼、鲤鱼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8%;gfap、ngf、mag和α1-tubulin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92%、92%和96%;mpz与黑头软口鲦的同源性最高,为94%;sox10与鳙鱼同源性最高,达97%。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ngf、bdnf、mag、mpz、α1-tubulin和sox10基因均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gfap在脊髓中表达量最高,上述结果为这一模式鱼类在神经发育学和神经毒性效应评价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We study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when their costs are subject to idiosyncratic uncertainty and can only be fully learned through individual experience. We set up a dynamic model of clean experience goods that replace old polluting consumption options and show how optimal regulation evolves over time. In our base setting where social and private learning incentives coincide, the optimal tax on the polluting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We show, however, that if social and private learning incentives diverge because the private discount rate exceeds the social discount rate, it may be optimal to temporarily increase the tax rate beyond net marginal external damages to induce more learning before reducing the tax rate to the steady state level. Alternatively, one could complement the tax with subsidies for first-time users which can be phased out over time. Similar results apply if consumers have biased expectations. We therefore give a rationale for introductory subsidies on new, clean technologies and non-monotonic tax paths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learning.  相似文献   
75.
在环境质量分析中,运用灰色系统论对各种污染因子数据序列及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分析,判别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76.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stress‐related experiences of humanitarian aid workers. Most evaluations of stress among these individuals focus on trauma and related conditions or adopt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his interview‐based study explored how 58 humanitarian aid workers employed by a United Nations‐aligned organisation perceived the transactional stress process. The thematic analysis revealed eight main topics of interest: an emergency culture was found where most employees felt compelled to offer an immediate response to humanitarian needs; employees identified strongly with humanitarian goals and reported a high level of engagement; the rewards of humanitarian work were perceived as motivating and meaningful; constant change and urgent demands resulted in work overload; and managing work–life boundaries and receiving positive support from colleagues and managers helped to buffer perceived stress, work overload, and negative health outcomes.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made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stress theory.  相似文献   
77.
李梦婷  沈城  吴健  黄沈发  李大雁  王敏 《环境科学》2021,42(10):4889-4896
以上海市闵行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为例,基于36个地块595个点位土壤样品数据,分析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8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锌和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受人为活动影响特征明显.涉重工业用地、非涉重工业用地的重金属赋存相对较高,住宅用地和耕地重金属含量总体不高但具有其特异性组成特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相对最低.重金属锌和镉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分别处于重度和中度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警戒或轻度污染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涉重工业用地 > 非涉重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 耕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由于行业类别多、历史生产复杂和管理水平差异大等原因,具有较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其他用地类型也呈现出一定的重金属累积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和地块再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及风险管控,是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8.
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家常用的1种评价环境物品(公共物品)的方法——条件价值法。在大量文献和作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解释了环境物品的特征和价值含义,综述了条件价值法的概念、特点和总体框架内容,分析了该方法中出现的偏差类型,总结了该方法在国际国内的已有应用,提出其应用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欧盟统计署制定的环境货物和服务部门(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sector,EGSS)统计框架是目前国际认可的专门用于环保产业统计的框架体系,具有全面性、多维性和一致性等特点。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环保产业统计概况,初步比较了通过公开的常规统计数据收集EGSS数据和环保产业调查收集EGSS数据的可行性,提出实施"分阶段渐进式"策略逐步引入EGSS统计框架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80.
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扶贫攻坚阶段,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减贫的关键不在于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如何提高转移支付的精度和效率,而在于真正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理念,从盯住经济总量增长转向用减贫目标统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影响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但既往研究对何种产业结构更有助于贫困减缓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基于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视角,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影响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FGT贫困指数的关系进行了门限回归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确认了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专业化的减贫效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和发展阶段趋于增强,并且经济密度更小、距离技术前沿更远的地区,专业化的减贫效果更显著;多样化的减贫绩效低于专业化,且相关多样化的减贫效应高于不相关多样化。细分产业来看,第三产业相关多样化比其他多样化结构更具减贫效果。贫困地区在减贫的产业结构选择上,首要目标是改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在多样化的既定前提下,谋求相关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相关多样化。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对不同贫困群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别,既往产业结构更有利于贫困线附近群体的贫困减缓,而对深度贫困群体的溢出不足。因此,在塑造合宜减贫产业结构,改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还应辅以改善深度贫困人口劳动力供给的政策,改善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机会,从而增强从益贫产业结构中获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