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61篇 |
免费 | 1004篇 |
国内免费 | 23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41篇 |
废物处理 | 167篇 |
环保管理 | 2258篇 |
综合类 | 8213篇 |
基础理论 | 1657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1183篇 |
评价与监测 | 823篇 |
社会与环境 | 1440篇 |
灾害及防治 | 10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225篇 |
2022年 | 373篇 |
2021年 | 469篇 |
2020年 | 439篇 |
2019年 | 395篇 |
2018年 | 347篇 |
2017年 | 497篇 |
2016年 | 602篇 |
2015年 | 612篇 |
2014年 | 638篇 |
2013年 | 802篇 |
2012年 | 1031篇 |
2011年 | 1167篇 |
2010年 | 854篇 |
2009年 | 851篇 |
2008年 | 696篇 |
2007年 | 1063篇 |
2006年 | 1085篇 |
2005年 | 873篇 |
2004年 | 733篇 |
2003年 | 834篇 |
2002年 | 670篇 |
2001年 | 564篇 |
2000年 | 514篇 |
1999年 | 506篇 |
1998年 | 384篇 |
1997年 | 303篇 |
1996年 | 252篇 |
1995年 | 230篇 |
1994年 | 231篇 |
1993年 | 194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115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74年 | 5篇 |
1973年 | 9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提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安装和调试速率,加快考核出尾桨叶翼型段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方法 通过标定出尾桨叶翼型段挥舞与摆振标定系数和预扭角,分析出一种通过理论计算出安装攻角的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出的攻角指导实际安装攻角,调整攻角值到实际加载满足试验要求的载荷值,在尾桨叶翼型段安装和调试完成后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 4件尾桨叶翼型段理论计算攻角值与实际安装攻角进行对比,安装攻角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范围在1.5°以内,并且4件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载荷分布误差小于4%,疲劳性能满足6000飞行小时的疲劳寿命要求。结论 尾桨叶翼型疲劳试验中,理论计算攻角值具有加快估算安装攻角的意义,提升疲劳试验效率,试验调试载荷分布基本一致。经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验证后,试验件疲劳性能良好且稳定,为后续科研试验转入鉴定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产品碳足迹评价中,数据种类、来源、获取途径和量化方法的选择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否.本文建立了结合敏感度和DQI-Monte Carlo不确定度分析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数据质量分析模型.首先通过敏感度分析识别出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主要数据,再采用DQI-Monte Carlo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对主要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判定,甄选出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数据,并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数据质量改进意见,从而有效地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减少碳足迹评价结果的不确定度.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我国某塑料软包装印刷企业的印刷前阶段碳足迹评价中. 相似文献
163.
目的研究冲击载荷下炸药内部损伤随时间变化特征对其冲击感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针对损伤状态随时间变化的两种典型情况,采用冲击波模拟加载的方式对炸药装药进行损伤实验。损伤的恢复时间很长时,在损伤后将试样放置7天后,再研究其损伤状态对其冲击起爆特性的影响;恢复时间很短时,通过控制冲击损伤实验和冲击感度实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模拟多层靶板撞击的实际情况。选择常用的两种奥克托金基炸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冲击感度实验确定临界隔板厚度、设计损伤条件,然后进行两种不同损伤愈合时间后的冲击起爆特性实验,研究损伤状态对炸药装药冲击起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文中损伤条件下,放置7天后,炸药装药的冲击感度均显著下降,而类似于侵彻多层靶板条件的实验后,炸药装药的冲击感度显著增加。结论炸药装药损伤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炸药装药冲击起爆有完全不同的影响趋势,在相关的炸药装药安全性设计时,必须考虑与损伤时间状态相关的冲击起爆特性。 相似文献
164.
为了完善采油厂实现油气集输联合站变更管理的信息化,减少变更活动中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出了基于Web的变更管理系统架构方案,并运用Java技术及SQL数据库技术研发出变更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能够实现变更申请审批、变更风险评估、变更现场监督、变更历史记录查询以及变更作业票管理等功能,并在某油田多个油气集输联合站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基于Web的变更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性,能够切实提高联合站变更管理的效率,有效地发挥变更管理在规章制度更新、过程工艺改进以及工作场所变化等方面的优势,从而通过进一步完善联合站安全管理体系,最终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工具化支持。 相似文献
165.
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江苏省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和工业污染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应用分解分析法对2001~2004年间部分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污染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类型有U型、倒U型、U型+倒U型以及N型4种,目前大部分污染物呈增长态势.将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成因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3类,结果显示,规模效应促进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的作用方向不确定,但广义技术效应对污染物控制有决定性作用,强力的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66.
为探究双风机并联机站局部阻力特性、完善机站局部阻力及其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实际矿井通风机站为工程背景,在分析机站流场能量损失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机站入口分流、出口汇流的断面速度不均匀程度与机站阻力损失的关系,同时对不同宽高比的矩形断面进行多工况模拟。结果表明:断面速度不均匀性越大,速度分布重组造成的阻力损失越大;确定了机站局阻计算所需参数的合理测定位置,得出机站局阻系数计算时的综合影响系数Kc随风机工况增大而增大、随断面宽高比A增大而减小,并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通风阻力特性分析以及工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本文探讨了中国地区在高气溶胶污染下臭氧形成的问题。过去对臭氧污染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臭氧前提物(NOx, CO和VOCs)的讨论。并根据其各自的排放量研究臭氧形成在本地区是由NOx 还是VOCs控制的。然而,在中国高气溶胶频发的条件下,太阳辐射被强烈压抑,极大减少了臭氧形成的光化学过程。因此本文建议,除去臭氧形成的NOx及VOCs控制条件,还应有一个太阳光子控制条件。而中国由于高气溶胶污染,目前臭氧的形成应是受太阳光子控制条件的影响。因此压抑了臭氧的形成。然而,随着气溶胶污染的治理和改善,光化学活动的增强,臭氧污染会成为中国将来的严重问题,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8.
当前学术界对于GEP的概念内涵和核算方法仍在探索之中,而地方实践已然走在理论研究之前。GEP核算是生态服务价值的货币化评价,主要是为了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价值,不等同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市场显现;核算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保护自然资本,而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GEP核算通过货币化评价生态服务价值,将自然资本保护更好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引导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进入生态产业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GEP和GDP都是流量,将GEP直接转化为GDP在逻辑上不成立。如何使GEP核算更好地服务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在理论上厘清逻辑关联,在实践中明晰政策边界。 相似文献
169.
污染源大数据是环保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以环境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污染源数据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制度衔接不流畅、数据不共享等诸多问题。本文调研考察了现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情况,提出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通过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实现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覆盖。通过SWOT分析法对基于"一证式"改革的环境管理制度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设计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试生产与竣工环保验收实效不足,可转为企业自行备案;将环评审批结论纳入排污许可证,可大幅度减轻企业相关环境管理业务人员的负担。环境管理制度的优化必须建立在部门职能转变与整合之上;同时,还必须获得国家层面的立法与行政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也将推动环境管理制度优化的进程。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框架可以有效实现污染源排放信息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170.
了解我国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走向,可为该领域的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采用共词分析法,Excel、SPSS等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得出高频关键词并建立共词矩阵,进一步对高频词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图分析,得出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与中国资源环境/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或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镇化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问题对策、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关系、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几大主题上。其中,前两个主题处于整个领域的核心地位,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后四个主题研究不够深入,仍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