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62篇
安全科学   324篇
废物处理   144篇
环保管理   409篇
综合类   1064篇
基础理论   177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79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热解柚子皮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解处理柚子皮,制备吸油材料,当热解温度为400℃、热解时间为3 h时吸油倍率最高,达16.9 g/g,3 min内达到吸附饱和。对热解前后柚子皮的FTIR 和热重分析,热解损失的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热解前后柚子皮的比表面和电镜分析,热解之后的柚子皮呈三维网状结构,孔径增大明显,吸油倍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孔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822.
对石化企业污水厂的含油剩余活性污泥进行超声-臭氧-生物质复合调理,破坏其稳定的胶体体系,降低泥饼的含水率,并对含油污泥复合调理的pH、温度、真空压力、超声波频率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pH值为3.0~5.0,超声波频率为33.2 kHz时,经生物质复合调理后,保持0.06 MPa真空压力抽滤10 min,滤饼的含水率可降到58.58%,满足污泥自持燃烧的要求;同时,从污泥絮体结 构、能量变化角度分析了不同温度和pH、超声波频率对含油污泥的作用机制;发现在偏酸性条件下,可减小污泥表面亲和力,促进污泥絮体凝聚;添加生物质在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同时也会降低污泥强度和可塑性;超声波对污泥除高能量作用外还具有空化作用,优化协调各因素对污泥絮凝沉降乃至自持燃烧作用均显著。  相似文献   
823.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在细胞体内合成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由于其具有可降解性,因此可以代替传统塑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选用Cupriavidus necator (DSM428)作为实验菌株,利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地沟油作为细菌生长的碳源,考察了pH、温度、培养时间、C/N(质量比)对PHA产生量的影响,同时对其结构及热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发现,PHA最佳合成条件是pH值为8,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84 h,C/N为20:1.5,PHA最大产量范围为7~9 g/L。  相似文献   
824.
从铅锌矿的污泥中筛选出4株能高效降解松醇油的优势菌,经鉴定均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4株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挂膜能力及对松醇油(俗称2#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上述4株菌单独挂膜能力最佳的菌株为JS19;混合菌挂膜能力优于单株菌,菌膜致密,菌体含量大。进水COD约250 mg·L-1,混合菌处理组的废水在4 d后出水COD降低到42 mg·L-1;对COD高达480 mg·L-1的含松醇油废水,菌膜处理废水在7 d后逐步稳定,出水COD低于40 mg·L-1,这表明混合菌膜挂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更适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25.
Palm oil indust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gro-industry in Malaysia, but its by-product-palm oil mill effluent (POME), posed a great threat to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decades, several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investigat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two-stage pilot-scale plant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for POME treatment.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aerobic biodegradation constituted the first biological stage, while ultrafiltration (UF) and reverse osmosis (RO) membrane units were combined as the second membrane separation stage. In the anaerobic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reactor, about 43% organic matter in POME was converted into biogas, and COD reduction efficiency reached 93% and 22% in EGSB and the following aerobic reactor, respectively. With the treatment in the first biological stage, suspended solids and oil also decreased to a low degree. All these alleviated the membrane fouling and prolonged the membrane life. In the membrane process unit, almost all the suspended solids were captured by UF membranes, while RO membrane excluded most of the dissolved solids or inorganic salts from RO permeate. After the whole treatment processes, organic matter in POME expressed by BOD and COD was removed almost thoroughly. Suspended solids and color were not detectable in RO permeate any more, and mineral elements only existed in trace amount (except for K and Na). The high-quality effluent was crystal clear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boiler feed water.  相似文献   
826.
Vegetable oil has the ability to extrac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from contaminated sandy soil for a remediation purpose,with some of the oil remaining in the soil.Although most of the PAHs were removed,the risk of residue oil in the soil was not known.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vegetable oil residue on higher plant growth and sandy soil properties after soil extraction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il remediation.Addition of sunflower oil and column ex...  相似文献   
827.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废水中石油类监测分析常用仪器非分散法油分析仪的一例特殊故障现象,分析查找出故障原因,提出了修复,调整故障仪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8.
华北某油田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从华北某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降解菌12株。其中5株菌有较强降解能力,分别编号为z-3、z-6、z-7、z-8和z-b,在30℃,160 r/min摇床培养10 d后,菌株对石油降解率分别为63.8%、34.2%、44.8%、50.5%和42.3%。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这5株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假黄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通过对这5株菌生物量、脱氢酶及邻苯二酚 2,3-双加氧酶活性的监测,发现生物量及酶活性与石油降解能力具有直接关系。最后,对5株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其中z-3、z-6、z-7和z-b菌株对石油降解率较优化前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829.
基于详实准确的政府及企业调研数据,以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为例,从配置效益和空间结构视角出发,借助运用地理网络分析和线性优化模型等方法,通过单位输油成本计算、优化情景构建计算和成品油配送格局比较分析,系统解析成品油一次配送空间格局与优化配置情况,从理论上尝试探讨其地理网络结构。研究发现:优化情境下的成本较2017年实际状况减少了30%左右,表明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效益不够优化;理论上,根据成品油"就近配置"原则,不同炼油企业各自在其优化情景区界内,配送单位输油成本较低的成品油;实际上,由于炼油企业的炼油能力差异、成品油输油通道不完善和分销中心油库设置差异等原因,不同炼油企业之间存在着相较优化情景区界或大或小的实际输油区界,且存在着某些分销中心油库同时接纳不同炼油企业成品油的现象,即存在混合输油区域。  相似文献   
830.
为探索油葵在镉(Cd)严格管控类耕地安全利用的可行性,采用田间实验,研究了15个品种油葵的生长效应、各部分Cd富集能力差异,并评估了该油葵所产食用油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油葵对Cd有一定的耐性,不同品种油葵地上部生物量在1 605~5 500 kg·hm−2;油葵中Cd质量分数在非食用部分的分布为茎叶>花盘>油枯;油枯、花盘和茎叶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在2.07~5.20、7.03~14.87和4.20~11.56,均表现出较大差异。所有品种油葵食用油部分均未超过欧盟食品限量标准中规定的限值(Cd≤0.1 mg·kg−1),并且其富集能力极低。通过对不同品种油葵Cd富集能力的聚类分析、Cd提取量与修复效率的分析,在Cd严格管控类耕地上边利用、边修复较合适的是Y13和Y4品种。所有品种油葵的茎叶、花盘和油枯的Cd质量分数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饲料标准(Cd≤1 mg·kg−1)和有机肥料标准(Cd≤3 mg·kg−1),直接还田存在较高风险,需要另外处理。本研究可为Cd严格管控类耕地的安全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