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以实地调查与监测成果为基础。划分出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典型灾害实例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灾害的成因。对地质灾害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治理和防范措施。从保护地质环境、强化地质灾害管理的角度,提出技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2.
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深化农民主体地位、夯实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导向、破解“新三农”复杂的问题集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梳理国外可持续集约化的思想缘起,辨析可持续集约化的内涵差异,厘清“新三农”视域下中国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逻辑本源;基于要素融合—结构重整—功能优化的运行轨迹,遵循耕地利用系统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逻辑进路,尝试从学理辨析、水平测度、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方面厘清耕地利用系统基本问题域并阐释其研究主题,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研究框架。探索性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农业生态空间—人地关系—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等科学问题,探讨因素+机理、功能+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83.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堪称世界之最,其理论研究与实践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和法律体系的研究,以德国双元回收系统(DSD)及包装废弃物回收、废复合包装分离及再生和废旧电器的再生情况为实例,具体而详细地介绍了德国循环经济起源和现状。  相似文献   
84.
相关分析和主成份分析在有机酸来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解析是大气中低分子有机酸研究的重要内容。收集了贵阳市和尚重镇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降水样品,测定其中有机酸和主要的无机离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有机酸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两地区均存在有机酸的共同来源。运用不同来源示踪剂发现,尚重镇低分子有机酸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受植物或土壤的直接和间接释放作用的影响;贵阳市低分子有机酸的来源相对复杂,尤其是人为活动和大气光化学反应都可能是大气有机酸的重要来源。主成分分析把贵阳市和尚重镇大气降水中主要离子大致分为3类,尚重镇SO42-、NO3-、HCOOH、CH3COOH和(COOH)2是第一主成份,反映了农业活动、土壤释放和生物质燃烧可能是这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贵阳市降水中CH3COOH、HCOOH和(COOH)2具有较高的因子负荷,为第三主成份占方差总和的19.68%。  相似文献   
85.
朝阳凤凰山古土壤序列粒度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阳地区古土壤广泛分布,正确的认识该区古土壤的成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该区的古气候变化。本文对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古土壤剖面进行系统地粒度分析,并结合剖面形态特征,对该剖面各层次进行成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山剖面上部含有砾石,粗粒组分含量较高,且垂向变化均较大,分选性较差,但同时颗粒组成仍以风成沉积的两个主要粒级为主,为经流水作用改造的次生黄土。剖面下部粒度细小而均匀,砂粒含量低,风尘"基本粒组"相对富集,平均含量在60%~70%之间,各粒度指标均与典型的风成古土壤序列的相近,表现出明显的风成沉积特征。在上、下两部分之间,存在较薄的一个过渡层次。颜色上与剖面下部土层相近,但粒度特征与剖面上部土层相近。  相似文献   
86.
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本文根据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对邯郸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进行源解析,测定邯郸市非采暖季和采暖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对其污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污染源调查结果,确定市区多环芳烃的主要排放源类,并建立相应的源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解析邯郸市可吸入颗粒物上多环芳烃主要来源的分担率,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了多环芳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7.
作为新型细菌生物标志物的细菌藿多醇(bacteriohopanepolyols,BHPs)在有机质来源追踪和环境变化响应等方面有明确的指示作用.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质谱法(HPLC-APCI-MS)分析,在解析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HPs的组成、分布和来源特征基础上,探讨了BHPs对长江口邻近海域季节性低氧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共检测出12种BHPs,其含量范围(以TOC计)为3.79~269 μg·g-1.BHPs以细菌藿四醇(bacteriohopanetetrol,BHT)、2-甲基BHT、氨基BHPs和腺苷藿烷及同系物为主要组分,分别占总量的40%、22%、12%和4%.各组分含量及相应指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其中,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来源的BHT呈现明显的"离岸增加"趋势;主要为陆源贡献的腺苷藿烷等土壤标志物BHPs呈现明显的"离岸降低"特征.Rsoil指数呈现出与腺苷藿烷等土壤标志物BHPs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陆源有机质贡献从近岸的61.5%下降至外海的1.66%,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近岸有机质主要为陆源输入,而外海主要为海源贡献.细菌藿四醇同分异构体BHT-Ⅱ来源于厌氧氨氧化细菌,其相对含量的高值区与长江口低氧区分布相一致,且与底层水溶解氧(D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低氧环境有利于BHT-Ⅱ的生成,BHT-Ⅱ可用于指示海洋低氧区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88.
随着对碳气溶胶吸光性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吸光有机碳——BrC(brown carbon,棕色碳)的吸光问题成为继BC(black carbon,黑碳)之后国际大气环境领域的新热点. 基于已有的研究报道,将BrC大体分为焦油类物质、类腐殖质(HULIS)和其他吸光性有机气溶胶三大类,其来源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2种. 由于BrC缺少BC所具有的类石墨烯结构,致使颗粒间较为分散,加之含氧官能团比重较高,因而在水及有机溶剂中均有较强的可溶性. BrC的光学性质通常借助AAE(ngstrm吸收波长指数)、MAE(质量吸收效率)、RI(折射率)及SSA(单次散射反照率)来表示,其中由于BrC分子结构中缺少sp2杂化成分,形成了区别于BC的典型特征,即AAE>1(而对于BC,其AAE=1)). 虽然已有借助于光学法、热光法、化学法和质谱法进行BrC测定的报道,但目前没有公认的标准测定方法和参考物质,测定结果实际依赖于选定的测定方式. 在排放估算研究方面,BrC远落后于BC,致使有些排放估算方法多以相伴的BC排放量作为参照. 建议今后对BrC研究应主要面向气候影响、生成机理、测定方法、排放因子与控制策略等领域来展开.   相似文献   
89.
Nikolay Strigul   《Ecological modelling》2009,220(20):2624-2639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central processes underlying learning.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of imitation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he population effects of imitative behavior have scarcely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 address the problem of self-organization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emerging from imitative behavior between individuals. The model considered is a modification of that developed by Durrett and Levin [Durrett, R., Levin, S.A., 2005. Can stable social groups be maintained by homophilous imitation alone? J. Econ. Behav. Organ. 57, 267–286] i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social groups. I modified the previous model in order to approach it in describing not only human societies but also animal populations with simpler cultures. In contrast with the other studies, I do not assume any payoffs related to imitation behavior and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rank. Individuals are assumed to be of equal rank and to accept opinions of others in proportion to their similarity (homophilous imitation). The symmetrical structure of interactions induces random drift and development of stable self-organized social groups in both homogeneous and spatially distributed societies. This type of self-organization may b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al systems, where imitative behavior takes place. In particular, it can be involved in origins of dialects and ring species.  相似文献   
90.
黄河下游的河南北部平原是黄河频繁发生改道的地区.该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且超标组分类型多,但是多种因素影响下各环境因子对水质的贡献作用仍需进一步得到量化.为了明确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成因,采集330组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区域性水质调查,通过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PCA-APCS-MLR)模型揭示豫北黄河改道区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锰>铁>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钠>氟>砷>氯离子>硫酸根>铵根,特别是锰的超标率达到76%.水-岩溶滤富集作用、土壤来源、氧化还原条件和农业活动这4种因素是导致地下水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四者方差累积解释率达到71.24%,同时地表水的补给也会影响地下水质.新乡等北部的黄河故道区地下水中,铁、砷、铵根、总硬度和TDS等组分主要受到水-岩溶滤作用和氧化还原条件影响造成浓度增加;黄河沿岸的水-岩溶滤作用、土壤来源与黄河侧向补给造成水中氟的富集;高锰地下水受到土壤组分影响广泛存在于研究区,而个别地区农业活动和地表水补给造成硝酸盐的点状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