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8篇 |
免费 | 745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7篇 |
废物处理 | 60篇 |
环保管理 | 260篇 |
综合类 | 1350篇 |
基础理论 | 311篇 |
污染及防治 | 326篇 |
评价与监测 | 102篇 |
社会与环境 | 67篇 |
灾害及防治 | 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水库底层低温低氧水从坝体下泄或渗漏,可能对下游生态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湖北温峡水库下游温峡河225 km河段的野外试验,测量溶解氧、水温等指标的日变化和沿程变化,开展复氧试验研究阶梯深潭结构和沙洲对溶解氧的影响,并取样分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流速对水温与溶解氧日变化规律无明显影响。试验河段水温和溶解氧恢复很快,经过17 km的河段,水温从123℃升高至300℃,且溶解氧饱和度基本达到饱和。河宽对水温恢复起重要作用,对溶解氧影响较小,对复氧速度基本无影响。流量通过改变淹没程度影响阶梯深潭的复氧能力。溶解氧在沙洲下游存在横向分布,滞水区溶解氧高于左右汊道。溶解氧是水库下游水生态的控制因素,物种多样性随溶解氧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2.
变更平衡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历年实地调查、汇总所得,精度高,目前的研究中对其深入的应用较少,基于变更平衡表的应用方法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提取与预测提供帮助。推导了由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求多年周期的平衡表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有序程度的思路,探讨了利用连续年份的变更平衡表预测任意年份土地利用结构的方法,并基于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矩阵开方法求预测概率矩阵。应用苏州市一定时期的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信息提取方法有效,预测结果可信;在分析期内(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大量减少的去向是各类建设用地增加的来源,区域土地利用有序程度较高;预测显示至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仍将维持农用地、耕地不断减少和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但转化的速率将有所放缓;对变更平衡表的深入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马文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1):68-71
针对某发电厂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发生的高温再热器管屏积渣问题,从运行参数、 配煤方式、水平烟道吹灰器型式及受热面变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运行中锅炉含氧量偏低,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是造成高温再热器管屏间积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进水COD分别为20 000~25 000 mg/L和40 000~45 000 mg/L2个浓度范围下,研究了不同HRT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HRT的调整,在达到相同有机负荷(OLR)下,进水COD为20 000~25 000 mg/L的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明显比进水COD为40 000~45 000 mg/L的运行效果好;进水COD为20 000~25 000 mg/L,HRT为14 h,相应的OLR为41.09 kgCOD/(m3.d)时,COD去除率仍然维持在68%以上,沼气容积产气率达到14.55 m3/(m3.d)。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具有较高的COD去除率、产气效率以及抵抗低pH、高负荷冲击的能力,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生反应器堵塞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5.
采用简便的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光催化荆,重铬酸钾为光生电子接受体,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重铬酸钾体系测定COD的方法.COD值在1~100mg/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07χ 0.0069,相关系数为r=0.9992,检测限为0.66mg,L.采用本方法和CODM.国标法对不同水体样品进行比较测定发现,对低COD值样品本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6.3%~100.6%之间,变异系数Cv%=1.1~3.4,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CODMn国标法,弥补了低COD值样品国标法(CODmn)测定不准确的不足,且单个样品测定时间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我国北方大部分水库存在氟化物含量超标的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依托官厅水库恢复水源地的迫切需求,结合库区氟化物浓度超标的现状,综合采用水盐平衡分析、相关分析以及情景分析等方法,从氟化物视角探索官厅水库恢复水源地的途径和措施。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库区氟化物浓度多年均值为1.23 mg/L,稍高于入库河流八号桥和东大桥的氟化物浓度。八号桥和东大桥汇入是库区主要的水量和氟化物贡献源,分别占总入库量的66.69%和52.31%;此外,库区底泥氟化物释放约占总汇入量的27.54%,成为仅次于八号桥的第2大污染源。通过将八号桥来水的氟化物浓度降低到0.63 mg/L,或对库区75.42%的面积开展清淤的单项措施,以及分别将补水量提升50%、补水氟化物浓度降低50%、库区50%的面积开展清淤等措施进行组合的综合措施,均能够保障库区氟化物维持在GB 3838—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质。具体工程实践中,需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补水、改善水质以及生态清淤的方式,保障库区稳定达到水源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7.
基于三硝基甲苯(TNT)溶液采用常规处理方法难以降解,采用60Co-γ射线对三硝基甲苯溶液进行辐照降解,研究了吸收剂量、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双氧水(H2O2)等因素对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能够有效地降解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溶液初始浓度为5—50 mg·L-1,当接受不超过15 kGy剂量时,三硝基甲苯的降解率可达100%,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55%;弱酸性和碱性环境更有利于三硝基甲苯的降解和COD的去除;加入少量H2O2时,三硝基甲苯降解率和COD去除速率均随之增加,但过高的H2O2加入量将会抑制三硝基甲苯的去除,并且加入H2O2的量愈大其抑制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128.
129.
采用三因子四水平的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纳米生态基在不同温度、溶解氧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水产养殖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纳米生态基处理养殖污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含氨氮和亚硝氮浓度较高的模拟养殖污水用纳米生态基挂膜,所需时间约为22 d。纳米生态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到93.5%。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程度,水力停留时间>温度>溶解氧。当温度为30℃,DO为5.43 mg/L,HRT为0.33 h时,纳米生态基对氨氮的处理能力最佳,去除率达到94.6%。纳米生态基对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为69.3%。对亚硝氮去除率的影响程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温度。当温度为21℃,DO为6.40 mg/L,HRT为0.33 h时,纳米生态基对亚硝氮的处理能力最佳,去除率为71.5%。纳米生态基处理养殖污水的最佳条件:温度为30℃,DO为6.40 mg/L,HRT为0.33 h。 相似文献
130.
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生物医药和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其生态安全性也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探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诱导的细胞毒性机制,将小鼠肺泡巨噬细胞(RAW264.7)暴露于6个浓度梯度(0、25、50、100、150和200 μg·mL-1)的MWCNTs中,应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的生产量,用流式细胞方法测定MWCNT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使用抗氧化剂氮乙酰半胱氨酸(NAC)验证MWCNTs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MWCNTs对RAW264.7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暴露于不同浓度的MWCNTs (25、50、100、150和200 μg·mL-1)下24 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对照的74%、62%、59%、51%和45%。MWCNTs对RAW264.7的周期阻滞作用主要发生在G0/G1期。200 μg·mL-1的MWCNTs处理3 h后活性氧较对照组上升6.6倍。NAC对MWCNTs细胞毒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NAC能减弱MWCNTs对RAW264.7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研究表明,活性氧能够介导MWCNT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损伤,并且MWCNTS通过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