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50篇 |
免费 | 2977篇 |
国内免费 | 2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2篇 |
废物处理 | 170篇 |
环保管理 | 2128篇 |
综合类 | 7211篇 |
基础理论 | 1452篇 |
环境理论 | 8篇 |
污染及防治 | 932篇 |
评价与监测 | 1142篇 |
社会与环境 | 512篇 |
灾害及防治 | 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1篇 |
2024年 | 289篇 |
2023年 | 381篇 |
2022年 | 461篇 |
2021年 | 505篇 |
2020年 | 481篇 |
2019年 | 420篇 |
2018年 | 334篇 |
2017年 | 477篇 |
2016年 | 478篇 |
2015年 | 531篇 |
2014年 | 521篇 |
2013年 | 682篇 |
2012年 | 656篇 |
2011年 | 717篇 |
2010年 | 571篇 |
2009年 | 561篇 |
2008年 | 487篇 |
2007年 | 646篇 |
2006年 | 646篇 |
2005年 | 480篇 |
2004年 | 443篇 |
2003年 | 478篇 |
2002年 | 400篇 |
2001年 | 376篇 |
2000年 | 357篇 |
1999年 | 260篇 |
1998年 | 198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55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20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5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9篇 |
1977年 | 9篇 |
1973年 | 10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均衡污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取4种代表性工业污染物,分析了东中西部工业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东中部地区的污染排放强度随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上升而下降,而西部地区仍是将经济发展放在环境保护之上。其次,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先是工业企业得到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污染,随着当地对环境的关注逐渐加强,排污强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2.
刘大为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8):53-55,60
利用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对佛山市地表水、饮用水以及城市内河水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水质评价,并分析了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为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朱京海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9):70-71
在对辽宁省造纸行业工业现状、特点及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开展的造纸行业专项治理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提出辽宁省应加快造纸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造纸企业转型,加强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等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4.
以丹东化学纤维公司为例,对黏胶纤维厂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监测,物料衡算及污染因子的评价,筛选出了主要污染物、特征污染物与评价因子,并运用水质预测模型对其纳污河流的水质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
以某合成氨厂为例,预测分析不同的气象条件下NH3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6.
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不同区域内小麦、西红柿、白菜和土壤中B(a)P含量的空间一时间分布及大气、土壤与粮食、蔬菜中B(a)P含量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和蔬菜中的B(a)P主要来自大气污染的“贡献”,土壤中的B(a)P的含量也直接影响粮食和蔬菜中B(a)P的含量。当小麦子实中B(a)P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并不随土壤中B(a)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7.
邹月明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6):73-74
污染减排信息管理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构建对重点污染源减排信息的动态系统,为环境管理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结合锦州市污染减排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论述了锦州市污染减排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8.
概述了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实践,分析说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后,能够达到污染减排、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针对频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阐述了在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如何依据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基本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和数学推导,得出用于鉴别环境危害状态、表征环境危害程度、描述事故危害等级、估算事故危害区范围和危害时间的风险评估模式。该模式可为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王冬梅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1):71-73
在对锦州市道路交通噪声10多年来监测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从分析所在城市交通噪声的污染现状入手,讨论其污染成因,并提出控制与削减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