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55篇 |
免费 | 737篇 |
国内免费 | 157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89篇 |
废物处理 | 342篇 |
环保管理 | 1332篇 |
综合类 | 4632篇 |
基础理论 | 584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974篇 |
评价与监测 | 340篇 |
社会与环境 | 220篇 |
灾害及防治 | 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310篇 |
2020年 | 336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328篇 |
2016年 | 332篇 |
2015年 | 382篇 |
2014年 | 404篇 |
2013年 | 463篇 |
2012年 | 590篇 |
2011年 | 673篇 |
2010年 | 485篇 |
2009年 | 470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584篇 |
2006年 | 605篇 |
2005年 | 421篇 |
2004年 | 392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330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51篇 |
1999年 | 227篇 |
1998年 | 170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19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10篇 |
197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适冷微生物(包括嗜冷微生物、耐冷微生物)是在低温下仍具有生存和繁殖的能力的一类微生物,低温会对微生物产生如酶活性降低、膜流动性变差、蛋白质冷变性、不适当的蛋白质空间折叠和低温下细胞内部构造破坏等不利影响。适冷微生物能克服低温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及代谢。随着宏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学以及其它分析手段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作者对低温微生物的一些适应性改变有了新的认识。酶活性中心结构的改变、膜中脂质成分含量的增加,冷适应蛋白的快速表达等都被证明在对低温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适冷微生物的适冷机理及其在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为适冷微生物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为适冷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2.
353.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了与一年前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故亦简称"水十条".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治理水环境的纲领性文件."水十条"对中国水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同时作为新环保法的延伸,"水十条"将强调市场机制在治理水体污染中的作用、促进环境需求的多样化.总的来说,"水十条"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将对水污染防控治理进行强力监管,铁腕治污将进入"新常态". 相似文献
354.
355.
为实现对桡足类生物泄露风险的高效控制,以猛水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常规净水工艺对桡足类生物的去除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重点研究了猛水蚤去除与絮体颗粒形态特性关系和在石英砂滤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优化操作条件下,混凝沉淀和过滤对猛水蚤去除率均可达99%,最佳工况包括快速搅拌300 r/min(1min)、中速搅拌150 r/min(5min)和低速搅拌75 r/min(5min),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10 mg/L,沉淀时间0.5h,滤速9m/h,过滤周期1d.混凝对猛水蚤的去除效率主要决定于猛水蚤与絮体的有效吸附,絮体颗粒粒径越大、分形维数越低,猛水蚤去除率越高;过滤水冲刷携带引起的被动迁移,是导致猛水蚤穿透砂滤池的主要原因,适当降低滤速和缩短过滤周期,控制猛水蚤被动迁移规模,可以达到提高猛水蚤去除率效果. 相似文献
356.
张婷婷 《中国ISO14000认证》2012,(3):19-23
本文论述了PM2.5对环境的危害,在剖析PM2.5组成与来源的基础上,提出防控PM2.5的政策与技术方面的建议,以期为今后PM2.5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7.
河源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源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该厂A2-O工艺处理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人工湿地对尾水中TN、NH4+-N、TP、COD、BOD5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尾水中TN、NH4+-N、TP、COD和BOD5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4%、97.8%、95.06%、91.87%和95.87%以上,其出水水质基本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地表水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358.
359.
360.
碳源类型对A~2O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2.5 L的A2O反应器,以乙酸和丙酸分别作为进水唯一碳源,系统研究了进水碳源类型对脱氮除磷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 mg/L左右,NH+4-N为52 mg/L左右的条件下,原水碳源类型对TN的去除影响不大,系统TN去除率均在65%左右.进水碳源类型对TP的去除及相应污泥中PHA的类型、含量和代谢及糖原的变化影响较大.乙酸为唯一碳源时,厌氧区放磷浓度较高,污泥中PHA的成分主要为PHB和PHV,两者在厌氧区的合成量差别不大,PHB在随后的反应过程中变化较大,对除磷代谢过程起主要作用,而PHV的变化较小.丙酸作为进水唯一碳源时,厌氧区的放磷浓度偏低,主要合成PHV,几乎不含PHB,PHV在随后吸磷过程中浓度变化较大,对除磷代谢起主要作用,而且出水TP浓度偏低.碳源类型对污泥中糖原的代谢也有影响,乙酸为碳源时糖原的含量高,变化范围也较大,丙酸为碳源时糖原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同步脱氮除磷系统中,与乙酸相比,丙酸是一种更合适的碳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