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456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14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我国红树林净化污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具有净化污水的潜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污染生态学为理论依据进行红树林净化污水的研究.国内红树林净化污水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污水排放对红树林的影响,包括重金属污水、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污水排放对红树林生长、生理生态、红树林沉积物、林区藻类等的影响;二是研究红树林净化污水的效能,包括红树林累积、吸收和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净化效果的研究.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红树林净化污水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树林净化污水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混合印染废水的静态净化过程,进行了生物群落观察和条件实验。发现废水净化初期以大量细菌和草履虫(以 P. Caudatum为主)繁殖为特征,同时伴生着少量浮游藻类。随着净化过程的进行,细菌和草履虫数量下降,以针杆藻(以 S. aucs为主)为建群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占优势。化学分析表明,净化作用与温度、光照条件及废水起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潜艇舱室主要气态污染物,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基于潜艇大气控制系统、供氧系统、二氧化碳清除装置、空气净化装置、通风系统、应急供氧、潜艇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简述了潜艇舱室环境空气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注了低温冷冻技术、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催化净化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技术等一些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监测和净化新技术.最后指出我国在潜艇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及时跟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注重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受污染土壤的评价方法和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受污染土壤问题是一个迫切需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该文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受污染土壤的评价方法和控制对策,受污染土壤评价包括,受污染土壤的识别,环境风险分析和受污染土净化整个过程,评价程序包括预备性调查,初步调查,详细调查,修复技术选择及修复工程实施等5个阶段,受污染土壤的详细调查,应有计划地分批进行,重点放在废物堆场和污染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场地上,受污染土壤的净化,是一项花费巨大的工程,要加快立法,界  相似文献   
15.
共生细菌SB1接种在0.3%聚乙烯醇培养堪中,30℃摇床振荡培养或发酵罐通气培养时,PVA氧化酶产生的高峰在48h或40h。离心收集的上清液采用40%-5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级沉淀DEAD-Sephadex离子交换柱和Cibacron蓝S-Sepharose4B亲和柱层析等纯化步骤。PVA氧化酶收得率30%,比活力提高30倍。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植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湿地污水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净化机理和功能而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直接摄取和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能输送氧气到根区,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文章通过详细阐述植物对水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说明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物循环理论建立多元生物污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污泥法为主流工艺的现代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着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等缺点,按照生物循环基本理论要示是不完善的。多元生物污水处理是按照食物链代谢规律,运有生物循环理论,设计成微生物-植物-水生动物3个处理单元。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微生物人良料在第1单元被套氧微生物消化降解成CO2,H2O,NH^ 4,CH^-4等,除CH4作为生物能源可回收利用外,其它物质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在第2单元藻类等多种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植物细胞,并释放氧气,在第1单元和第2单元增殖的细胞和藻类成为水生动物的食料,在第3单元被浮游动物和鱼类捕食,转化成动物蛋白,污水中的有机物在3个单元组成的生态净化系统中,被多样生物逐级利用,最终转化成植物细胞和动物蛋白,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三级处理水平,不产生二次污 ,是一种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在国外被誉为21世纪的新科技。该污水净化系统,按照生物循环基本理论进行工艺设计,通过生态平衡自我调控,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适有于小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8.
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可作为燃料和碳一化工原料。综合论述了黄磷尾气的几种净化方法,对其净化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净化后的尾气用途作了简单介绍。分析了黄磷尾气净化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深度净水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田  陈超鹏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42-343,349
以光催化氧化作为活性炭吸附工艺出水通常存在的亚硝酸盐、余氯与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并能去除铁穿透炭层的极性短链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与目前常用的活性炭-反渗透组合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可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成分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里彦煤矿矿井水水质和处理规模确定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主要建(构)筑物,并进行经济分析。里彦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后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