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544篇
综合类   617篇
基础理论   3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325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1.
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作为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运用变异系数和离差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进行类型划分,可划分为强响应区、中等响应区、弱响应区三种类型区;运用广义脉冲响应法对三种类型区分别进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动态研究,探讨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时至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2.
田万慧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982-985,989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定量研究的热点之一。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改善农业环境,杜绝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对甘肃省及其14个地州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及其各区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3.
Understanding how climate change, exploitation and eutrophication will affect populations and ecosystems of the Baltic Sea can be facilitated with models which realistically combine these forcings into common frameworks. Here, we evaluate sensitivity of fish recruitment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to past and future environmental forcings provided by three ocean-biogeochemical models of the Baltic Sea. Modeled temperature explained nearly as much variability in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sprat (Sprattus sprattus; Clupeidae) as measured temperatures during 1973-2005, and both the spawner biomass and the temperature have influenced recruitment for at least 50 years. The three Baltic Sea models estimate relatively similar developments (increases) in biomass and fishery yield during twenty-first century climate change (ca. 28 % range among models). However, this uncertainty is exceeded by the one associated with the fish population model, and by the source of global climate data used by regional models. Knowledge of processes and biases could reduce these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缩小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5.
Agri-environmental schemes (AES) are the main policy instrument currently available in the EU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farming practices. However, the rate of adoption of these measures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in southern Europe, and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rates can be increased is still an open issue.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increase that understanding by testing whether th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AES sign-up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tensity of change in farming practices that are brought about by adopting the scheme. A micro-economic model reflecting farmer AES sign-up decisions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wo schemes in Spain respectively requiring major or minor intensity of change in practices by surveying farmers eligible for both sche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 structural factors play a role when major practice change is required by the scheme, yet when dealing with minor change, individual farmer characteristics play a more determining role. Social capital and farmer attitud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both the AES surveyed. Therefore,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improving agronomic design would be an important tool to improve farmer participation in AES where major change is involved, whereas improved targeting and extension would help uptake for AES involving a lesser degree of change.  相似文献   
116.
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与异构取决于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中生产要素的结构与流动特征,其特征量的相似性导致产业结构的同构,产业同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合意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非合意性愈显突出。区域产业同构优化的本质动力在于生产要素结构及其流动特征量的变化,通过不同层级区域产业规划战略和区域间经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流动,以产业集群化之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区域产业结构朝着优化、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7.
以河南省18个地市旅游与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典型相关模型探讨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一典型变量揭示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第二典型变量显示旅游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拉动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依据典型方程得分,划分为旅游与经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一般地区等三种类型,并提出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8.
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及圈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中国中部区域板块新经济增长极的必然选择。采用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利用数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加强区域经济间的联系,实现产业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9.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对西部地区1997-2006年的相关工业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总量、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等方面加以把握,归纳出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几个显著特点以及成因,提出一些对策思路,主要包括:培育国家政策扶持机制,强化科技投入增长的保障机制,建设具有西部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全金融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0.
京津地区区域一体化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与之相伴生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显著。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两市的一体化程度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京津冀一体化的程度,也能对规划京津冀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发展过程的讨论出发,并以京津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三个方面探讨其一体化整合程度。采用"价格法",利用两市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相对平均价格方差进行分析,得出市场较早具备了一体化的优势条件,近年来发展却不大;分析工业和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区位商,了解到产业互补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同时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分布情况为研究对象,根据费里德曼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理论将其空间一体化程度划分为初级阶段。未来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布局和整体规划,京津一体化的发展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