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544篇
综合类   627篇
基础理论   3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325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针对高斯模型中忽略物质质量流率的变化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将物质质量流率根据泄漏持续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得不同时间段的物质泄漏量,以此对高斯烟团叠加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若干烟团不同时刻的浓度分布模型,并以液氨储罐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获得较恒速泄漏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的有毒云团危害区域。针对其后果偏差产生的原因——罐内初始压力Pn及储罐的充装水平α进行研究,分别比较在不同的Pn及α取值情况下泄漏后果的变化及差异。研究表明,增大Pn或减小α能够有效减小液氨泄漏的危害距离,并且会减小恒速泄漏条件分析后果的偏差,对液氨等罐区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2.
利用地基观测结果和多源卫星遥感观测,结合气象数据及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对华北平原中部背景地区(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东南郊)冬季霾事件的污染物特征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观测时间为2014年12月13日~2015年1月16日,共有5次霾过程,占观测总天数的82%.地面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的污染过程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相似,O3浓度在清洁天浓度较高;NOx、SO2、PM10、PM2.5呈较强正相关性,NOx、SO2与 PM10相关系数0.64、0.57,与PM2.5相关系数0.56、0.45;近地面污染物以细粒子污染物为主,其中又以气态污染物二次生成的细粒子为主.AMPLE地基激光雷达和CALIPSO数据表明,华北平原霾层中上部受浮尘影响,以粗粒子污染物为主.气象探空数据表明该地区冬季大气对流层稳定利于霾的维持,假相当位温垂直差、K指数、露点差与能见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56和 0.38.分析近地面风速风向对霾过程的影响表明,该地区冬季以南方向静小风为主,风速与能见度相关系数为0.32 ,PM1受东北方向污染源影响,PM1~2.5及PM2.5~10受西北方向污染源影响;结合高空风场分析,霾过程1受西北浮尘影响,霾过程5受南来水汽影响.通过后向轨迹分析,该地区冬季的低空污染传输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北方向,其中东北方向区域传输来自河北与山东,占来源比例的14%,近距离污染传输主要来自站点以西的郑州、洛阳,约占来源比例的33%.  相似文献   
193.
文章通过对当前天津市农业源污染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天津市农业污染防治地方环境标准制定的意义与必要性。在研究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及地方关于农业源水环境污染防治标准制定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天津市农业源污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天津市农业污染防治地方环境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的具体建议,以及对标准实施方面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4.
为了研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厦门市环境噪声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指数平滑预测模型,提出了符合当前环境噪声的分段三次指数平滑模型。计算了不同平滑系数时数学模型的精度,同时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福州市10年内的噪声污染进行了预测。预测发现,噪声污染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到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分别达55.09 dB(A)和67.19 dB(A)。指数平滑法的应用效果与平滑系数的选取关系密切,应用时要根据预测的精度要求和预测期限的长短,适当选取平滑系数,并对预测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预测未来中期环境噪声准确率满足使用需求,并为其他环境噪声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5.
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6.
Climate change programs have largely used the project-specific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baseline emissions of climate mitigation projects. This approach is subjective, lacks transparency, can generate inconsistent baselines for similar projects, and is likely to have high transaction costs. The use of regional baselines, which partially addresses these issue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on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 projects, and in greenhouse gas (GHG) mitigation program guidance for them (e.g., WRI/WBCSD GHG Project Protocol, USDOE’s 1605(b) registry, UNFCCC’s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project-specific and regional baselines approaches for key baseline tasks, using project and program examples. The regional experience to date is then synthesized into generic steps that are referred to as Stratified Regional Baselines (SRB). Regional approaches generally, and SRB in particular explicitly acknowledge the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density, land use change, and other key baseline driver variables across a landscape. SRB focuses on providing guidance on how to stratify lands into parcels with relatively hom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to estimate conservative baselines within a GHG assessment boundary, by applying systematic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and time period for input data.
Kenneth AndraskoEmail:
  相似文献   
197.
对熏烟扩散模式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振华 《环境工程》2003,21(4):63-65
工程上应用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中 ,熏烟模式由于其非定常性而与其他扩散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正确处理模式中各参数及变量的相互关系才能客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对熏烟模式的非定常性和各参数、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 ,提出了正确使用该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8.
Climate change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re expected to impact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fat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however,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these combined factors are scarce. In this study,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were used as examples to identify how and when those factor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eposition of POPs in the sediment of Lake Chaohu, China, us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 Three historical trends of DDT, PAH, and PCB deposition were delineated in a dated sediment core encompassing ~100 years of historical record: a steady state or gradually increasing stage, a rapidly increasing stage, and a declining stage. The GAM results showed that aquatic total phosphorus(TP) concentrations and regional GDP(anthropogenic factors) wer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POP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 lake sediment. The fit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edimentary DDT and PAH concentrations were linear and negative, while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for PCBs, suggesting that Lake Chaohu may have become a net source for DDTs and PAHs, and a sink for PCBs, under a progressively warming climate.  相似文献   
199.
北京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近两年北京地区PM2. 5污染特征及成因变化,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改进的后向轨迹模型(Traj Stat)对2016~2017年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时段的颗粒物浓度、气象要素和气团传输路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共发生13次持续2 d以上的重污染事件,冬季过程约占61. 5%,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均高于秋季.地面受弱气压场控制、高湿度、静小风以及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加之北京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势是导致秋冬季静稳型污染频发的重要因素,重污染期间PM2. 5/PM10的平均比值高达0. 86.累积阶段气团主要来自于西北、偏西、西南和东南方向,其中西南和东南路径为典型污染传输通道,轨迹频率为21. 6%.此外,采用WRF-CAMx模型定量估算了2016年12月16~22日典型过程中本地和外来污染源对北京PM2. 5的贡献,结果发现不同气团输送条件下,二者的贡献差异较大.当南部气团输入时,本地贡献会显著下降,以外部区域输送为主导;若气流来自西北方向情况则相反.污染过程期间,本地贡献为16. 5%~69. 3%.  相似文献   
200.
肖琳  杨佳怡 《环境科学》2019,40(9):4018-4022
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已经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了解水华对湖泊氮素的转化和去除的影响,对于削减湖泊氮负荷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水华对沉积物中氮转化和氮转化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水华影响湖泊中氮转化和去除的途径.结果表明,与厌氧氨氧化相比,反硝化作用是太湖沉积物氮削减的主要途径,对沉积物中总溶解性氮去除率的解释度为42. 3%.水华可以直接造成沉积物中TDN和TOC量的增加,提高厌氧氨氧化菌、nir S和nir K的基因丰度,并且间接提高沉积物中氨氮和硝酸盐的浓度,通过增强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过程加速沉积物中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