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70篇
综合类   48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285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21.
青藏高原四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青藏高原87个地面气象台站41年(1960~2000年)的月降水资料,并在Arcgis 9.0中通过Kriging插值方法对少数站点的缺测值进行了插补,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高原四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区域上的差异。为了保证本研究的完整性,对高原年降水也做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冬春两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冬季雅鲁藏布江下游、春季高原东北部为降水减少区,高原其他区域均表现为增加;夏秋两季降水量基本保持不变,但夏季高原中部和川西降水减少,高原南部和北部降水表现为增加;秋季高原中部、南部降水增加,川西降水减少。(2)高原年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区域上高原南部大致以东经102度为界,该线以东降水减少,以西降水增加,且降水增加区域表现出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特征。高原中部、北部的年降水基本保持不变或微弱增加。  相似文献   
922.
利用青海省海东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通过先相关分析再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造成青海省民和-海石湾一带表层土壤中Cd、Cr、Hg、Pb四种元素大面积异常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Cd、Hg、Pb这三种重金属异常主要与当地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有关;而Cr元素不仅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有关,还与成土母质固有的地球化学特性关系密切。废渣、煤屑对异常的形成影响有限,工业废气、燃煤、机动车尾气等产生的大气降尘、扬尘等是主要的异常源。这为生态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23.
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其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应有所差异。根据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两个因子,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四类区域,并从中选择北京、广东、贵州、山西作为典型代表,对其1995—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应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并进一步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区域在产业结构的节能效应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差异。相同之处表现在:能源强度都呈现出下降态势;效率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都比结构因素的影响大;影响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部门是能耗较高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这两个部门在GDP中的比重变化以及单位能耗分别决定着结构和效率因素的节能效果。差异之处表现在: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和阶段变化不同;结构和效率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方向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24.
北京及周边地区夏季大气颗粒物区域污染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共同影响着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2007年8月在北京清华大学、密云水库、河北任丘和内蒙古商都采集颗粒物样品并获得了PM2.5质量浓度和TSP中22种无机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4个观测点PM2.5质量浓度高低顺序为任丘>清华>密云>商都.二次污染元素S和一次污染元素Zn、Pb、Cu、As、Sb、Ni、Cd、In、Se在任丘的PM中含量最高,表明该观测点受人为源影响最为显著,其较弱的日变化幅度表明高浓度PM主要由本地源贡献;商都地区污染元素浓度随时间变化波动最为剧烈,受气象条件导致的传输影响较大;清华和密云的S、Pb、Cd、In、As、Zn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0,其来源具有一定相似性;在锯齿型污染过程的开始和结束,密云各元素浓度值达到和区域背景点商都观测期间最低值相近的水平,表明密云可以表征西北洁净空气的区域特征; PM峰值阶段,整个地区高浓度硫酸盐的均匀分布(约10 μg/m3)证实了锯齿型区域污染的二次性本质.结合元素富集因子的不同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地区PM的可能来源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25.
企业是产品废弃物的源头,产品废弃物管理理应成为企业的基本职能。项目环评、区域规划和战略环评是强制和引导企业做好废弃物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26.
为了综合判断区域工业行业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分别定义了工业环境影响评判系数和工业环境经济系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造纸及纸制品业对西安市的环境影响最大,环境影响系数分别为0.332 2和0.304 6;环境经济系数较差的依次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环境经济系数分别为151.650 0、34.798 3、19.652 0、8.032 2.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评判模型的建立为区域环境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7.
依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针对区域整体提出了一套简便的、操作性强的、定量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式,使评价结果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帮助削定和选择维护该区域及周围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方案,为区域开发规划的制订与调整以及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8.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连云港市各县区的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然后分别将各县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最小数值作为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县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七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30,市区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比县域的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最后从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29.
延吉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承载力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世纪是城市飞速发展的世纪,环境问题是城市问题的主题和核心。近年来延吉市的经济增长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却日益威胁到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延吉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环境规划的需要,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应用环境承栽力的计量模型,对延吉市2006年、2007年综合环境承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延吉市综合环境承载力处于可持续状态并趋于最优值(Qk=0.475)。  相似文献   
930.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s of tropospheric and stratospheric compounds, requires precise values of the absorption cross-sections of the measured species. NO2, O2 and its collision-induced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H2O absorption cross-se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a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prevailing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Corrections to the generally accepted analysis procedures used to resolve the convolution problem are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