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5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37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9篇 |
废物处理 | 29篇 |
环保管理 | 526篇 |
综合类 | 1290篇 |
基础理论 | 306篇 |
污染及防治 | 102篇 |
评价与监测 | 141篇 |
社会与环境 | 431篇 |
灾害及防治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43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93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估——以铜川市城郊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目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数据和近10年来每年的气候、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计算了1994~2003年铜川市城郊区历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并尝试性地运用该指数定量评价了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1994~2003年期间,在不考虑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情况下(基于水域面积年际变化极小考虑),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在4.77×108~1.56×109元间波动;②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每年基于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明显低于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③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结果表明都大于1,从1994年到2003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外,整体呈增加趋势,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城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2.
153.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总被引:204,自引:16,他引:204
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化评估方法在中国直接运用存在一些缺陷:低估或者忽略了某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笔者在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对中国700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单价体系。通过对比发现,调查获得的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单价体系与基于物质量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该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可以用于已知土地利用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4.
淹水过程不同土层磷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槽模拟实验研究了淹水土壤不同土层磷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淹水土壤不同土层磷释放呈锯齿状交替变化,但释放量有很大差异,中层释放量最低,上和下层释放量较高,最大磷浓度分别为0.0336mg/L和0.0517mg/L;而不同土层溶液中的亚铁和总铁量正好与之相反,中层铁释放量最大,上层次之,下层最低,且中层释铁量明显高于上层和下层;不同土层溶液随淹水时间pH趋于中性,Eh降低,其中中层溶液Eh下降的幅度大;淹水土壤溶液中各种不同形态铁的氧化物,如因水解和氧化形成的水铁矿以及蓝铁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磷的释放;同时淹水增加了磷的扩散,地下水有一定量的磷累积。 相似文献
155.
156.
湿法稀土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稀土湿法冶炼工艺进行了清洁生产主案研究,结果表明,精矿REO浸取率由90%提高到97%,从酸浸废液中年回收硫酸亚铁3000t;从碱转废液中年回收硫酸钠3000t;废吕中氟回收率86%;生产废话水排放量削减58%,废水污泥量削减90%;经济效益年2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7.
水资源定价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开展水资源定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水资源存在价值及其经济价值确定方法的研究思路,研究认为,探讨水资源存在价值应考虑其本身的价值和环境容量虚幻成本2方面;水资源经济价值则包括水淘汰存在价值和水资源转化为水资源商品后物化的使用价值,这里的使用价值又包含水资源污染治理及损害成本、稀缺性价值、边际运行成本和边际时间成本等4个方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水资源定价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58.
三界谷来地区主要出露中、新生代火山岩。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采用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相、岩性-体化思路,按照同旋回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区为单元,确定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元。火山岩划分为九种岩相类型,建立了两个岩相模式和一个三相一体成因模式。根据火山岩浆作用的旋回性及其产物与火山构造形迹时、空、成因一致性原理,将中、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分为四个火山活动旋回,圈定了相应的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中心,建立了竹田头复活破火山演化模式。新生代玄武岩中发现二辉斜长麻粒岩等深源包体,为研究区域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提供了证据。侵入岩按岩石谱系单元划分了七个岩石单元一个超单元,将侵入岩-潜火山岩-火山岩作为岩浆作用整体研究,为正确阐明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区域线型构造发育,与环形火山构造组合,形成火山岩区特有的线一环构造格局。中上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探讨了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9.
Thomas J. M. Mattijssen Jelle H. Behagel Arjen E. Buij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5,58(6):997-1014
Participatory plann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gral to governance. Numerous planning innovations are developed which aim to increase 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 improve decision making.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flects on a typical Dutch innovation: the area committee. Based on two individual case studies,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rea committees realise democratic legitimacy in existing planning practices. Analytically, we focus on four democratic goods: inclusiveness, popular control, considered judgement and transparency. Based on the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area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 structures we discuss the potential and dilemmas for the area committee to contribute to the democratic legitimac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r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0.
Planning,governance and rural futures in Australia and the USA: revisiting the case for rural regional plann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 Morrison Marcus B. Lane Michael Hibbar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5,58(9):1601-1616
Rural regions in post-industrial countries confront significant new challenge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climate, biodiversity, unconventio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nergy. Yet at a time when the contours of these challenges are still being sketched, and preliminary, planned interventions undertaken, the practice of rural planning finds itself at a low ebb. We examine two ‘critical cases’, one each from Australia and the USA, to explore the issues and options for capacity of rural regional planning to surmount these new challenges. Our examination indicates the urgent need for a renewed discourse on rural regional plann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