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The supervised trial datasets (1950), consisting of a minimum of five residue values and selected by the experts of FAO/WHO Joint Meeting on Pesticide Residues for recommending maximum residue levels between 1997 and 2011, were evaluat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typical spread of residue values in individual datasets. The typical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CV, of field-to-field vari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was about 80%. The spread of residues in datasets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esticides, residue level, pre-harvest interval and number of values in the datasets. The CV ranges within the Codex commodity groups and between groups overlapped and their differenc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number of residues below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affects the CV at various extents depending on the ratio of LOQ/R mean. The combined uncertainty of the highest residue in a dataset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CV of the dataset. The lowest and intermediate ones have less influence. The residues in different fields receiving the same treatment vary within large range: 55%, 72%, 78%, 86% and 89% of the 25,766 residues values were, respectively, within 3, 4, 5, 6 and 7 times the median value of the corresponding dataset.  相似文献   
312.
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基本工艺流程,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生物滤池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填料、湿度、温度、pH和营养等,指出了各因素在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并对应用生物过滤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13.
以西部地区优势浮萍品种青萍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它在不同总氮(TN)初始浓度和空间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表面积为95 cm2,TN初始浓度为0、1、2、3 mg/L的条件下,青萍的生长能较好地服从经典生长模型,对数生长阶段的相对生长速率(RGR)随TN浓度的增长而线性增长,分别为0.10、0.11、0.13、0.13 d-1。在TN浓度为10 mg/L,表面积为95、130和230 cm2的条件下,青萍的生长能较好地服从Logistic生长模型,其环境最大承载量和对数生长阶段的RGR分别为1 899、2 101和1 962 g/m2以及0.21、0.21和0.20 d-1。  相似文献   
314.
在不同湿度(2%、30%、98%)的空气中,研究了极化的锆钛酸铅(PZT-5)铁电陶瓷压痕裂纹在残余应力、电场作用下的滞后扩展.结果表明,当RH≤30%时残余应力不能引起PZT铁电陶瓷卸载压痕裂纹的滞后扩展,当RH=98%时,残余应力和介质的耦合作用能使压痕裂纹在经过1个孕育期后发生滞后扩展.在不同湿度(2%、30%、98%)的空气中沿试样极化方向加相同的外电场(E=1.5 kV/cm),压痕裂纹均发生滞后扩展,并且裂纹扩展量随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15.
A kind of Fe-polysilicate polymer, poly-silicic-ferric (PSF) coagulant wa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ation (hydroxylation of mixture of Fe^3+ and fresh polysilicic acid (PS)), in which PSF0.5, PSF1 or PSF3 denotes Si/Fe molar ratio of 0.5, 1 or 3,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Si/Fe ratio and reaction time (co-polymerization time or aging time) on the reaction mode between Si and Fe were studies, and the optimal species of PSF was evaluated by pH change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PSF and coagulation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F are largely affected by both reaction time and Si/Fe ratio. PSF is found to be a essential complex of Si, Fe, and many other ions. The reaction mode between Si and Fe differs with various Si/Fe ratios. The pH of PSF0.5, PSF1 or PSF3 tended to be stable when reaction time is 10, 25 or 55 rain, respectively, which is al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time reaching the relative stable morphology that is just the optimal species of higher coagulation efficiency. The optimal reaction time reaching optimal species can b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pH change during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316.
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88-1998年长江流域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长江流域人口承载力从1988年到1998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承载资源;(2)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上海、江苏2省市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浙江从1993年起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川渝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下游地区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3)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17.
为了对西南地区气候变暖前后四省市相对灾情指数变化、暴雨洪涝相对灾情概率分布和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进行评价,采用西南地区四省市8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灾情数据等,首先利用突变检验确定气候变化突变年,然后借助灰色关联法、信息分配法以及熵权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四省市年平均气温于1998年...  相似文献   
318.
汽车气候老化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气候老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汽车整车自然暴露试验展开研究,针对汽车气候老化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太阳光辐射、温度和湿度进行分析,为真实模拟人工老化试验技术提供基础依据,为选择合适的汽车气候老化试验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19.
成都市冬季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刘凡  谭钦文  江霞  蒋文举  宋丹林 《环境科学》2018,39(4):1466-1472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5年12月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如相对湿度(RH)、能见度、颗粒物(PM10、PM2.5和PM1)浓度、气态污染物(SO2和NO2)浓度以及PM2.5中SO42-和NO3-浓度,探讨RH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颗粒物浓度和高RH协同作用导致低能见度事件.观测阶段,PM2.5在PM10中的平均比重为64%,表明成都市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随着RH增加,PM2.5/PM10显著增加,表明高RH会加重细颗粒物污染.随着PM2.5浓度增加,能见度呈幂指数下降;在相同PM2.5浓度下,RH越高,能见度越低.当颗粒物浓度较低时,RH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较强;当颗粒物浓度较高时,大气消光主要由PM2.5浓度控制,RH对能见度的影响减弱.当RH大于70%时,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的均值分别从0.27和0.11(RH小于40%)增长至0.40和0.19,表明较高RH对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单独或协同影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20.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以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周村水库夏秋季降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雨水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光谱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降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无明显特征峰,吸收系数的变异系数在75%~469%之间,表明其性质在不同季节和相对分子质量上存在差异;a254和E3/E4变化说明DOM的相对浓度和富里酸所占DOM的比例随着季节由夏入秋而增加;三维荧光通过PARAFAC解析出4种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C1、C2)、可见区富里酸(C3)和类蛋白(C4);对4个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1与C2、C3以及C4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C2与C3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夏秋季降雨DOM总荧光强度以及各组分荧光强度差异明显(P0.05),类腐殖质(C1+C2)是其主要成分、富里酸的荧光强度和所占比例随着季节由夏入秋而增加、类蛋白随着季节由夏入秋而减少;夏秋季降雨有机物来源都呈现以自生源为主的特征,夏季降雨具有自生源特征更强、类蛋白物质含量和占比更多的特点;PCA分析显示夏秋季降雨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雨水荧光特征差异明显,并且组分C1、C2和C3与DOM特征参数[HIX、Fn(355)、Fn(280)、E3/E4、a254]以及水质参数(硝氮、氨氮、总氮以及有机碳)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对夏秋季不同降雨相对分子质量的DOM光谱特征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水库大气沉降型外源输入的有机物污染特征,并为水库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