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710篇
综合类   905篇
基础理论   22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32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41.
We use spatial data representing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elevation, stand height, and recreation use to construct and compare models of recreation use patterns and visibility in a forest. The recreation use pattern model depicts use frequencies along travel corridors. The visibility model quantifies visibility for all forest areas. We find that the models provide different but complementary types of information. Forest managers who are involved in scheduling harvest operations and want to address the visual concerns of forest visitors may benefit most from the visibility model. Managers who wish to know more about travel patterns or to reroute forest visitors affected by operations may benefit from the use pattern model.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odels has the highest potential for providing planning assistance in multiple-use forests. Both models may be able to enhance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VRM) systems already in use by providing spatially explicit recreation use and visibility data.  相似文献   
242.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开展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的意义和存在的障碍,介绍了信息共享的现状和中国持续发展信息网的成就,提出了深入开展信息共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3.
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的保护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保护森林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中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指出我国《森林法》关于法律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违法砍伐林木者应当承担远期保护责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44.
/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through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oses enormous challenges for both the rural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concern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nderlying rhetoric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integ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paradigm and identifies some of the challenges being experienced in translating this rhetoric into practice. A relatively recently implemented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ICM) process in a rural community in northeast Australia is examined in terms of some of the lessons learned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other similar integ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IRM) processes. It reveals a pragmatic, opportunistic, and evolv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ased on adaptive learning rather than a more traditional "rational" planning approach. Som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unity-based IRM proces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fostering communication; providing a structure that fosters cooperation and facilities coordination among community,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integration of IRM principles into local government planning schemes; and an emergent strategic approach to IRM program implementation. We conclude by identifying som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RM process that can assist a community to adapt to, and manage change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use.  相似文献   
245.
介绍了国内外碳酸钙行业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和池州市碳酸钙资源开发现状,找出了池州市碳酸钙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提出了池州市碳酸钙工业发展需要实施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246.
金沙江流域是我国13大水电基地中水能资源蕴涵量最大的地区,但开发率相对较低。在介绍金沙江流域丰富的水电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快金沙江水电开发的可能条件和重要意义;针对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具体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7.
人口、资源、环境是城市和谐发展的三大基本支撑要素。通过计算广州适度人口、验证库兹尼茨曲线、计算生态足迹等,分析了广州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支撑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人口规模、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基本都已接近峰值,城市发展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大压力,而且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弱化,但环境总体质量趋向于好转,库兹尼茨曲线正在向其倒U形的右半部分过渡。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广州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加关注自然资本。  相似文献   
24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生活垃圾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威胁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采取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热解技术由于具有资源回收率高、二次污染小、综合效益好等优点,越来越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垃圾处理。垃圾气化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此外,我国对垃圾衍生燃料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为促进城市持续、稳定的发展,提出了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综合利用垃圾处理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9.
多目标规划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秦皇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是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合理利用水资源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了秦皇岛市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提出了秦皇岛市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50.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在废纸再生方面的3个典型模式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