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097篇
综合类   1090篇
基础理论   1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520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ABSTRACT: A synthetic relationship is developed between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discharge rates at two river gauging sites in the Illinois River Basin.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data collected by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on nutrients in 1990 through 1997 and 1999 and on discharge rates in 1988 through 1997 and 1999. The Illinois River Basin is in western Arkansas and northeastern Oklahoma and is designated as an Oklahoma Scenic River. Consistently high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river and receiving water bodies conflict with recreational water use, leading to intense stakeholder debate on how best to manage water qual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ity of annual phosphorus (P) loading is transported by direct runoff,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transported by high discharge rates and low concentrations by low discharge rates. A synthetic relationship is derived and used to generate daily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analysis of annual loading and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Total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 does not have as clear a relationship with discharge. Using a simpl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annual P loadings are estimated as having a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 of 39.8 t/yr and 31.9 t/yr an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of 19 percent and 28 percent at Watts and Tahlequah, respectively. P is the limiting nutrient over the full range of discharges. Given that the majority of P is derived from Arkansas,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control P would have the most benefit if applied on the Arkansas side of the border.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热泵工作原理入手,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水源热泵技术替代解决燃煤城市冬季采暖的能源问题,进而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做一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治理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及调整能源结构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灾害经济学中的害利互变原理表明,灾害也有“利”的一面。它在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塑造了奇异独特的灾害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效用是其他旅游资源无法代替的。本文系统阐述了灾害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特性、类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设想,以便使灾害旅游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文章针对黄冈市矿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充分考虑黄冈市地区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分布,矿业经济合理布局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黄冈市矿业经济布局作了详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矿业规划区,五类开发矿种,十个矿业基地”的布局构架,为该市矿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并指出了发展重点,也为政府宏观调控和矿政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苏勇军  周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2):101-102,105
徐州市具有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极其优越的开发条件。作者根据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原则,分析了徐州市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我国硒资源产业现状及创建产业发展基金构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硒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硒资源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硒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产品趋同、技术创新不足、缺乏规划、政策引导不力、全民硒意识薄弱及资金匮乏。针对资金瓶颈问题提出创建我国硒资源产业发展基金的构想,探讨了发展基金的运作战略、经营思路及发展步骤。  相似文献   
107.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论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环境保护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此为基点,作者概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的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浙西南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浙西南丽水山地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就有29科,56属,94种,它们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盆栽观赏等方面。浙西南山地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矿产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总体上资源出现相对短缺,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必须实施矿产资源进口战略。由于种种原因,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常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种种可怕的陷阱。为了保障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繁荣矿业事业、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者就如何避开这些陷阱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0.
贵州木本食用油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秀琴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4):243-244,247
对贵州野生特有和稀有的大宗木本食用油料的种类、分布、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大宗食用木本油料经营水平,选择利用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加强特有和稀有资源的保护、驯化和繁殖等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