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99篇
综合类   375篇
基础理论   211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Species-rich semi-natural grasslands have declined drastically in Europe over the last century and occur in modern landscapes as small and isolated fragments. Recreation of these species-rich plant communities and increasing connectivity of remaining grasslands are important goals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Ex-arable fields located adjacent to species-rich grassland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targets for such recreation, but we still lack knowledge about the processes determining colonization from grasslands to ex-arable fields. We examined transects from species-rich semi-natural grasslands to ex-arable fields in a nature reserve located in southeast Sweden, and analys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served colonization of ex-arable fields and two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dispersal ability and recruitment ability. Colonization of ex-arable fields was not related to dispersal ability, assessed as adhesive potential to animal coat, wind dispersal potential and seed mass (related to seed production), bu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cruitment ability, assessed by sowing experiment. The same relationships appeared when using a performance index from sowing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the UK. We conclude that recruitment ability is a key factor for colonization of ex-arable fields. In our study, around 50% of semi-natural grassland species were able to colonize adjacent ex-arable field margins spontaneously within a time window of less than 50 years. Seed sowing is however needed to increase the speed of the colonization process, because increasing seed density promotes colonization of species with poor recruitment in ex-arable fields. Actions to increase area and connectivity of species-rich grasslands should consider incorporating ex-arable fields.  相似文献   
992.
上海南汇东滩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的生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长江口日益严峻的滨海湿地和鸟类栖息地丧失问题,上海南汇东滩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采取地形构建与水位调控技术,营造了适宜鸟类栖息觅食的生态修复示范区。本项研究自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跟踪监测了生态修复示范区内的植被生长参数(株高、密度、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水体质量参数(氮磷营养盐和叶绿素a含量)以及土壤环境参数(电导率、pH值和重金属含量),分析和评价了该工程实施后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措施有效促进了本地物种芦苇群落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明显改善了示范区内的水体质量,维持了土壤重金属的低污染状态,有利于鸟类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说明南汇东滩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较好的湿地修复效果。同时,应采取刈割与水位调节技术抑制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控制生态养殖规模,进一步改善鸟类栖息地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993.
生态修复目标导向的河流生态功能分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损伤,如何使受损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河流修复生态功能分区是对河流进行适应性生态修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可为制定生态修复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已有分区体系基础上,依据生态功能分区的理论,对河流修复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994.
以美国旧金山海湾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为例,探讨了其成功经验,并指出了我国太湖恢复建设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理论技术体系相对滞后;恢复工程实施系统性缺乏;投融资方式单一化;恢复管理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力度薄弱。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探索完善我国太湖生态恢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5.
草地退化的因素和退化草地的恢复及其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几乎所有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在利用不当时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对草地退化的过程和原因比较复杂。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相关的地理、气候、土壤、灾害等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有时一二种自然因素(如火或洪水)就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所以对退化草地的恢复势在必行,本文着重对近几年较流行的退化草地的恢复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6.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和生态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坦  李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3):134-137,148
由于营养物本底值较高,自净能力差,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景观水体很容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水华。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进展,详细分析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针对水华问题,就近几年生态修复在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例如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7.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党的十九大后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第一个综合性规划,是多部门跨学科全区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范式。针对规划贯彻实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自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的7位专家进行了研讨。贯彻落实好《规划》,应准确把握规划的4个主要特点:布局上突出系统性和继承性;政策上突出战略性和协调性;实施上突出目标性和问题导向性;手段方法上突出科学性和针对性。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补偿的关系,生态系统保护与用途管制的关系。解决八个关键问题:一是建设多元投融资机制;二是明晰主体责任;三是建立统一的综合性调查评价制度;四是构建适应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标准体系;五是建设生态系统保护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六是探索因地制宜的生态补偿模式;七是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关系;八是开展《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思维诊断生态修复优先区,是科学有序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抓手。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利用人类足迹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电路理论、移动窗口搜索法等,识别生态网络并诊断人类干扰致其结构与功能受损的关键区域为生态修复优先区。研究表明:(1)城市群人类干扰整体呈核心—边缘递减的圈层式分布,且西高东低,北高南低;(2)识别区域生态网络,其中包含140个生态源地斑块以及307条源间潜在生态廊道;(3)诊断得到生态源地修复优先区共计867.17 km2,生态廊道修复优先区共计97.83 km,生态夹点修复优先区共计40处,从面线点相结合角度提出消除或弱化人类干扰的修复策略。研究能为新时代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999.
国土空间规划体制具有强烈生态指向意义,生态安全已是国土空间安全的重点。以四川省威远县为研究对象,针对县域生态国土空间的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系统紊乱等问题,利用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方法,从要素修复、结构优化、系统价值提升三个角度构筑系统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系统耦合度及子系统综合功效,综合耦合系统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得出县域生态修复安全目标格局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生态修复规划具有目标多层次性、系统复合性及途径多样化性,可从宏、中、微观层级提出对策。(2)系统耦合度在0.457~0.497区间浮动,耦合系统现处于拮抗时期向磨合时期发展。(3)依据系统耦合度、子系统综合功效及指标影响度构建“点—线—面”的生态修复格局。研究提出应对县域尺度的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方法和实践运用,可为当前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资源型城市通常面临环境恶化、景观破碎、生态流动性受阻等问题,生态系统亟需修复;同时,其作为收缩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人口外流、经济衰退导致大量用地废弃与房屋空置,低效的用地亟需调整。以冷水江市锡矿山为例,本文将传统生态安全格局修复范式引入到收缩城市空间治理工作中,以电流密度计算结果得到的关键生态流路径和障碍点作为分期修复的依据,结合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分区分期收缩计划,对关键障碍点进行再利用设计策略思考并检验修复效果。将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和资源型城市空间收缩治理相结合,整合“生态分析—政策研究—规划设计”探索符合资源枯竭城市分步式生态修复路径,及其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分期、有序地实现精明收缩和地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