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486篇
基础理论   13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在对镇江古运河2009~2013年的降雨量、降雨径流污染物量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建立降雨量-径流污染方程,并采用灰色理论对未来降雨量进行预测,进而得出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值。结果表明:2014~2020年间,镇江古运河降雨径流中污染物TP、NH3-N和SS的年负荷与降雨量同向变化,2020年降雨量达到1 381.2 mm时,污染物TP、NH3-N和SS的年负荷可分别达到217.15 t、421.4 t、5 811.87 t,数值较大;灰色理论与回归分析结合所提出的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预测方法,能够在小样本、贫信息和波动数据序列情况下,简捷有效的对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实用与推广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72.
上海市休闲农业布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农业是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规划的重要部分。采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公布的122个休闲农业景点及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及计量地理方法,包括: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灰色关联分析和OLS分析等,对上海市休闲农业布局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休闲农业景点最邻近指数为0.673 8,分布模式为凝聚型,景点分布地理集中指数为42.31,集中程度较高;(2)上海市休闲农业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分布在0.2~0.7之间,区县间休闲农业用地多样化程度差异较大,休闲农业土地利用基尼系数为0.558 2,休闲农业用地在区县间分布不均衡;(3)农业资源、交通条件对休闲农业布局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发展对休闲农业布局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73.
张浩  曹现雷  唐刚  刘影 《环境工程学报》2015,9(7):3368-3372
采用过渡金属Cu和稀土金属Ce对TiO2进行改性。运用正交实验设计TiO2的改性方案。以Cu-Ce掺杂负载量、Cu-Ce摩尔比和烧结温度为正交实验设计因子,以光催化甲醛溶液的降解效率为目标因子,编制正交设计表。同时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多元非线性拟合数学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将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不仅可以弥补正交实验设计的不足,提高实验设计的可靠性,而且实现对各实验各影响因素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有利于高性能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774.
The fate of used electronic products (e-waste) is of increasing concern because of their toxicity and the growing volume of e-waste. Addressing these concerns requires developing the recycling infrastructure, but good estimates of the volume of e-waste stored by US households are still unavailable. In this context, we make two contributions based on a national random survey of 2136 US households. First, we explain how much e-waste is stored by US households using count models.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clude age, marital and employment status, ethnicity, household size, previous e-waste recycling behavior, and to some extent education, home ownership,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recycling, but neither income nor knowledge of e-waste recycling laws. Second, we estimate that on average, each US household has 4.1 small (≤10 pounds) and 2.4 large e-waste items in storage. Although these numbers are likely lower bounds, they are higher than recent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estimates (based on narrower product categori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backlog of e-waste in the US is likely larger than generally believed; it calls for developing the recycling infrastructure but also for targeted recycling campaigns.  相似文献   
775.
In biologically mega-diverse countries that are undergoing rapid human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and model the patterns of land cover change. This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acute in Colombia, where lowland forests are being rapidly cleared for cropping and ranching. We apply a conceptual model with a nested set of a priori predictions to analys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 cover change for six 50-100 km(2) case study areas in lowland ecosystems of Colombia. Our analysis included soil fertility, a cost-distance function, and neighbourhood of forest and secondary vegetation cover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regrowth are test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approach to rank the models and predictor variab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overall the process of deforestation is better predicted by the full model containing all variables, while for regrowth the model containing only the auto-correlated neighbourhood terms is a better predictor; (b) overall consistent patterns emerge, although there are variations across regions and time; and (c)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both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rivers change. Forest cover follows a consistent logistic decline pattern across regions, with introduced pastures being the major replacement land cover type. Forest stabilizes at 2-10% of the original cover, with an average patch size of 15.4 (+/-9.2)ha.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ed patterns and rates of land cover change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countries with high rates of deforestation.  相似文献   
776.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进行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同时测定研究。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探索了同时测定模拟电镀废水中Cr3+、Ni2+、Zn2+的实验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实际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布调查结果,设计了测定较低和较高浓度范围2种模型,分别对应不同水质波动程度的电镀企业废水,前者浓度范围设置基本覆盖大多数实际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浓度,且具有较高精度。测定浓度范围较小模型对应水质波动较小的电镀排放废水,模型中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2~0.44、0.32~0.50、0.72~0.84 mg/L,平均相对误差MR...  相似文献   
777.
为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基于人类协同国际环形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二者的互动效应,从企业文化角度发掘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结果表明,自我实现文化、亲和文化、传统文化、成就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高度正相关,逃避文化则呈现高度负相关,其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9以上;同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以上5个文化规则均进入回归方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5、0.182、0.169、0.129、-0.145。因此,这5种文化规则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具有很高的预测力,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778.
为了采用非实验的方法对安全物质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初探,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法,选择13种与有机过氧化物热危险性的影响因子密切相关的描述符,分别对起始分解温度T0和分解热△H的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从而获得3种相应的预测模型。对比T0与△H的实验值和预测值,结果发现:SVM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PLS预测模型,MLR预测模型的精度最低;同种预测模型对分解热的预测结果均优于起始分解温度。此外,分析各预测模型的稳定性数据发现:MLR模型的预测过程发生了过拟合现象,不具备预测能力;PLS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均大于0.5,具备较稳定的预测能力;SVM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均大于0.9,具备非常稳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79.
以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省为研究区,利用599个土壤样点数据,从地形、气候和生物等方面选取与土壤pH相关的9个环境因子,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ixed GWR)、地理加权回归(GW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这4种模型对研究区土壤pH空间分布进行建模,并结合MGWR与分位数回归揭示环境因子对土壤pH作用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pH在不同空间距离上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特征明显.② 4种模型中MGWR模型最优,MGWR、Mixed GWR、GWR和MLR的建模集Radj2为0.64、0.62、0.59和0.48.MGWR的残差独立分布性最强,其空间自相关性最弱,全局Moran''s I仅为0.07.③ 3种GWR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空间分布总体由北至南逐渐降低,河南北部最高,安徽南部最低.④ MGWR回归结果表明年均降雨量(MAP)、多尺度谷底平坦度(MRVBF)和海拔对土壤pH的影响较强,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在江苏北部和山东大部分地区,MAP对土壤pH的影响较强;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部,MRVBF对土壤pH的正向作用较强;在江苏北部和中部,海拔对土壤pH的负向作用最强.⑤ MAP对不同分位数水平上的土壤pH均呈显著负作用,作用强度随分位数水平增加呈减弱趋势;MRVBF对低分位数水平(θ为0.1~0.4)上的土壤pH呈显著负作用,对高分位数水平(θ为0.5~0.9)的土壤pH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利用MGWR开展大区域土壤属性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制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0.
长江流域土壤保持能力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NDVI数据、地面气象站数据等,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长江流域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并基于GIS平台与GeoDa软件,辅以Morans I指数以及一元线性回归系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土壤保持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源区以及中下游沿岸至长江入海口地区的土壤保持量最低(≤560t/hm2),土壤保持量高值区(≥2 400t/hm2)主要分布于上游四川盆地周围以及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2)长江流域土壤保持量在市域单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低—低"聚集区分布在长江源区、武汉西部以及流域入海口,"高—高"聚集区主体分布在流域上游与江西南部;(3)土壤保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62%,其中呈快速增加趋势(b5)的地区分布在陕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江西东部以及四川东部,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占38%,主要分布于流域上游以及中下游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