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59篇
综合类   322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601.
Abstract: Alabama is a water rich state. Yet, agriculture is limited in both scale and productivity and the state regularly suffers from drought. Climate variability adds to this paradox even while water users, particularly farmers, have few coping mechanism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water resource itself in Alabama is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at resource. The riparian doctrine, as it stands, stymies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role of water doctrines, and resultant policy, is, therefore, crucial to enhancing decision‐making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al end‐users in Alabama. After exploring different doctrine types as applied across the states we conclude that a move towards “regulated riparianism” consistent with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Regulated Riparian Water Code (2004) would enhance opportunities for both the state and agriculturalists to cope with variable water supply conditions while maximiz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paper then concludes with a review of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e Water Code and key places where Alabama’s Water Code would need revision to meet these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602.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指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建立完善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603.
水权是现代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水权制度有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旧有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水权不明晰、水权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因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美国的水权制度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其经验可资借鉴。美国的水资源治理实践表明,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的水权制度,对于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水资源财产权的明晰界定是美国水权制度的基石;水权的取得及其权责范围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受法律保护。在保护私有水权的同时,美国水权制度兼顾联邦和地方利益,同时避免外部性产生。各州对水权的确权和管理因各自人文和自然状况的差异而异,但对水资源"合理有益的使用"是各州共有的理念。美国的水治理理念正从偏重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向日渐重视水的环境及人文价值。社会公平、效率的增进、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美国水权制度演进的内在动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美国的水权管理体系已日臻成熟,但依旧存在不同层面的水权冲突,因此仍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适。我国应学习借鉴美国水治理的有益经验,并积极探索美国经验的中国转化。本文对美国现行水权体系中水权的取得、水权的范围以及水权的变更与中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水权制度建设提出构想,包括:以立法确立和保障水权、建立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运用水价杠杆实施有效的水资源需求管理、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构建区域性水权管理规范等。  相似文献   
604.
环境权作为一项新兴权利,各科学者都投入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然而环境权内涵模糊使得该权利难以正式列入民法典“权利家族”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权相关理论阙如,而以往的代际公平理论、环境正义理论、公共信托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过于宏观而难以解决权利私人化的困境,而人权理论对于环境权的法定化作用有限。因此,亟须新的理论为环境权入法提供相关支撑。霍菲尔德法律关系理论中对于“权利”一词的特殊解读和对权利、义务、责任、特权、权力等概念间的基本法律关系进行的严密论证可以为环境权的间接入法提供有益作用。本文认为,应该将环境权解释为一项具体对人权,而将人身权解释为一项宽泛意义上的对人权,以形式逻辑论证将其纳入其中,同时从法律概念间的相关关系、相反关系,从义务、责任、特权等路径论证环境权间接入法的可行性,从而实现环境权的早日入法。  相似文献   
605.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是国务院明确的“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节能是控制碳排放最直接的方式,也将伴随碳中和始终,而节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能源效率。节能监察制度是保障节能与能源效率的关键制度,目前我国节能监察制度存在体制不畅、执法偏软、实效存疑等问题。节能法律制度设计需以提升能源效率为出发点,为节能提供讲效率的制度环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节能监察制度的完善应当追求行政效率、执法效率,并与激励性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606.
为了解群落水平下荒漠河岸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灌丛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黑河下游荒漠河岸3 800 m范围内,沿垂直河道方向上设置9个采样点,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和偏冗余分析(pRDA)方法,对多枝柽柳群落的碳氮磷化学计量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下游荒漠河岸多枝柽柳群落TC、TN、T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80.27、30.42和1.54 mg/g,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2.98、257.09和20.04.与全球和区域尺度物种水平研究相比,黑河下游荒漠河岸多枝柽柳灌丛群落具有较低的TC含量、较高的TN含量和N:P以及相对稳定的TP含量.多枝柽柳灌丛群落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内稳性较强,相对较高的N:P(14.55~27.20)表明群落水平下多枝柽柳灌丛更倾向于受磷元素的限制.在沿河梯度上,多枝柽柳群落TC含量和TN含量均随沿河距离的增加呈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而C:N随沿河距离的增加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TP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C:P和N:P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多枝柽柳灌丛群落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理化属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pH是影响多枝柽柳群落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三者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57.7%,其中土壤含水量解释了总变异的32.8%.研究显示,土壤水盐与多枝柽柳灌丛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在解释多枝柽柳灌丛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化方面比土壤pH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07.
《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了更好地理解贯彻这部重要法规,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总量调控制度”、“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激励措施”等7个方面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和解读。  相似文献   
608.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法律制度内部规定不统一,立法严重滞后,法律制度的内容不尽合理,有关规定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尽快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必须,开征环境税和资源利用补偿费,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法律制度,实行排污产叫量收费或超总量收费;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允许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提高收费标准,逐步实现全额收费;加强排污收费监督管理,完善排污收  相似文献   
609.
西北地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文对西北地区各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中含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地下水径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内陆盆地各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模式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各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不仅在形式上是一致的,而且在量化比例上也具有非常的相似性。文章还就水文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内陆盆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10.
张健  张舒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2):119-126
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是解决长三角跨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长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执法的实质在于打破传统属地管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行政管辖权的共享。目前,长三角区域在建立区域合作机构、开展环境合作活动、统一环境执法依据等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依然存在执法主体不规范、执法权限不充分、执法依据不统一等问题。长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所采取的横向府际协同模式以及统一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模式具有一定优势,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未来需要规范联合执法队伍的组建,通过区域合作和中央批准的方式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并对执法主体进行明确授权,充分发挥现有机构的监督协调作用,以及通过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的方式逐渐统一执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