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547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要阐述了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的原理、结构、应用及特点,并总结出其除尘效率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次扬尘,显著降低电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对高比电阻粉尘有很好的收尘效果。与其他除尘器比较,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节省场地、空间和能源,性价比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利用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摇动床)技术具有的容积负荷高与污泥产量低的优点,在普通活性污泥池的前部填充高性能丙烯酸树脂纤维(Biofringe)填料,研究了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组合技术具有很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当进水COD平均质量浓度由1500mg/L上升到2514mg/L时,出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基本保持在96%以上;整个运行阶段的出水COD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当进水NH4+-N浓度增加时,NH4+-N的去除率由99.7%降低到76.5%,但是在试验运行的整个阶段,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系统都表现出较强的硝化能力;活性污泥池中最高的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为10625mg/L,最高MLSS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4倍;运行结束后的污泥产率为0.186,污泥产率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93.
诺氟沙星作为一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并大量进入水体环境,给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安全带来隐患。研究了由3种不同填料组成的水平流和复合垂直流生物活性滤床对诺氟沙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1m^3/(m^2·d)、进水诺氟沙星浓度为392.11—686.17μg/L(平均浓度为500.97μg/L)条件下,复合垂直流滤床对诺氟沙星去除效果普遍好于水平潜流滤床,以沸石为填料的复合垂直流生物活性滤床对诺氟沙星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为80.61%,说明选择合适填料和合适类型的生物活性滤床可以作为去除诺氟沙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
连片生态浮床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漕桥河的支流庙尖浜作为实验河段,以睡莲(Nymphaea alba)、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和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ume)DC)作为微污染水体净化的浮床植物,研究连片生态浮床的净化能力随季节的变化和浮床面积对连片生态浮床净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秋-冬-春季节内植物的净化能力随季节变化呈"U"型,相应的河水水质的变化呈一个倒置的"U"型;在一定营养负荷和植物正常生长状况下,沿水流方向,氮、磷含量随浮床面积的增加而降低——春季时,随浮床面积增加,菖蒲区对TN的去除率由8.6%增加到26.7%,TP的去除率由17.1%增加到58.2%,水芹区对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22.0%和28.0%。研究表明连片生态浮床是河道水质改善的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可为太湖入湖河流的营养物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在以焦炭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对挥发性脂肪酸臭气的处理研究中考察了空床停留时间、臭气浓度、体积负荷以及进气温度等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床停留时间较长时对臭气降解有利。在停留时间超过97 s时,能实现完全降解;此外,净化率随臭气浓度和体积负荷的不断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臭气浓度为24.29 mg/m3即臭气的体积负荷为3 g/(m3·h)时,去除率约为96%;当臭气浓度增至1 345.74 mg/m3即体积负荷增至18 g/(m3·h),去除率达100%;然而,当臭气浓度增至4 934.38 mg/m3即体积负荷增至66 g/(m3·h)时,去除率降至73.1%。另外,进气温度对净化率也有一定程度影响。当进气温度较低时,净化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6.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亚硝酸钠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填料塔中催化氧化制备三氯化铁。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和添加方式、循环流量等对制备三氯化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预热温度为60 ℃、催化剂加入量为钢铁盐酸酸洗废液总质量的0.30%、料液循环流量6.0 m3/h的条件下,反应80~120 min,酸洗废液中的Fe2+完全氧化为Fe3+。  相似文献   
97.
固硫灰渣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同硫灰渣深度处理经生化处理后焦化废水,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评价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XRD、XRF、SEM和IR等分析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微观形貌等.结果表明,固硫灰渣用量60 g/L、吸附时间15 min,焦化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4.22%,COD从原水的76.01 mg/L降低到处理后的5.76 mg/L,NH+4-...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非稳态过滤下的固定床颗粒层除尘效率模型.该模型尽可能地包含了影响固定床颗粒层除尘的参数,反映了沉积粉尘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粒状脱硫剂为滤料的固定床在不同颗粒层厚度、空床气速、粒径下的除尘效率.结果表明,在颗粒层厚度为400~800 cm、空床气速≤0.4 m/s的条件下,颗粒层的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9.
采用EGSB—SBR工艺处理实际果汁废水(COD 2 608~6 500 mg/L,p H 5.0~7.0)。在EGSB反应器成功启动及驯化完成的情况下,连续运行49 d。实验结果表明:第25天起,控制EGSB回流比为3.00∶1,EGSB反应器可在无须添加Na HCO3的条件下稳定运行,从而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第25天起,平均进水COD,BOD5,SS分别为5 968,2 130,1 020 mg/L,平均出水COD,BOD5,SS分别降至131,11,50 mg/L,平均COD,BOD5,SS去除率分别为98%,99%,95%;组合工艺对该实际果汁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在双层滤料颗粒床模型试验台上对粒径为300~400目的粉状活性焦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了温度、O2和水蒸气体积分数、气体流速、再生次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20℃、O2体积分数为8%、水蒸气体积分数为10%条件下,脱硫效果最好;粉状活性焦在双层滤料颗粒床中经过7次重复吸附.达到硫饱和吸附量为66.2 mg/g.粉状活性焦再生试验表明,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粉状活性焦的脱硫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