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547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肖鸿  杨平  彭宏 《环境工程》2007,25(5):17-20
采用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反应器的厌氧和好氧区分别加入特制的多孔聚合物载体。主要研究系统负荷运行期的CODCr去除效果以及多孔聚合物载体的生物膜形成特性,并对系统的NH3-N去除效果作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负荷运行期内,当系统总进水CODCr浓度均值为3601.8mg/L,系统CODCr容积负荷均值为2.54kg/(m3.d),总出水CODCr浓度均值为384.0mg/L,系统总CODCr去除率均值达90.6%。生物相分析表明,多孔聚合物载体在厌氧区和好氧区的挂膜情况比较理想,形成的生物颗粒球形度很好。脱氮实验表明,按硝化反硝化的模式操作,当进水NH3-N浓度为280.3~350.7mg/L,整个系统的NH3-N去除率在68.5%~91.7%。  相似文献   
992.
粉煤流化床燃烧中N2O排放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粉煤流化床(PC-FB)是一项燃烧效率高,同时实现炉内脱硫、低NOx和N2O排放的新型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在一座0.3MW的试验台上,系统而详细地研究了其N2O的排放与控制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层二次风份额(R2i%)及悬浮空间燃烧区(FCZ)的温度分布与炉内N2O浓度分布的关系;床层温度Tb、烟气氧浓度、二次风率(R2%)、FCZ内烟温Tf、钙流比(Ca/S)对其N2O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低等特性。在流化装置上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实验,研究了在混燃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掺烧比例及床层温度变化对NO和N2O排放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掺烧垃圾量逐渐增加时,NO排放浓度降低。而N2O排放浓度先降低然后增加,当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掺烧比例恒定时,随床温的增加NO排放浓度增加,N2O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采用前向式神经网络,以掺烧比和床温作为输入参数,对NO的排放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4.
一种新的废塑料油化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废塑料油化工艺中的问题 ,应用新型的流化床反应釜催化裂解废塑料 ,并利用混合废塑料为原料进行了中试试验 ;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和催化改质温度对所得液体油品产率、催化剂积碳率等的影响以及热裂解中裂解温度对液体油品产率的影响。油品经催化改质后 ,其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该法所生产的汽油和柴油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阐述了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给出了其算法并编制了相关的程序,对实验中的主要条件:填料填充量、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泥回流比对污水COD、NH3-N去除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填料填充量。分析结果对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建军  钟秦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1):29-31,34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与其它的烟气脱硫工艺比较起来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的优点。在Ca/S摩尔比为1.0-1.8的条件下它能够达到90%以上的SO2脱除率。它具有湿法工艺脱硫率高的特点同时又有干法工艺的简明性。本文对过去十年来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7.
循环流化床的流体混合时间及充氧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永生  华彬  胡龙兴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523-525,528
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的流体混合时间及充氧特性。结果表明,空床时流体混合时间在12~23s之间;随着气体流量,载体投加量的增大,流体混合时间缩短;液体流量增加,对混合时间影响不大;液含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略有下降,气体率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略有增大,液含率、气含率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液体流量的变化对液含率的影响远小于气体;KLa反应器内流体的紊流程度有关,载体的引入对KLa的影响复杂,总的趋势为  相似文献   
998.
活性炭载体三相流化床催化氧化含氰废水的工艺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三相流化床作为反应器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理论及操作特性,通过正交试验确立了工作条件,并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活性炭作载体的三相流化床处理含氰废水因提高传质速度和解决深层供氧问题而加快吸附速度和催化氧化反应速度,明显提高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处理效率,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容量比固定床法高46.3%。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中小型电镀厂排出中高浓度含氰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9.
颗粒层除尘器过滤状态压力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Mehter等人提出的过滤状态下颗粒层除尘顺压力梯度比表达式,建立了压力损失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过滤状态下的压力损失与初始压力损失,粉尘在颗粒层中的沉积率和积灰量有关。收石英砂颗粒层的压力损失的实验结果,确定了粉尘沉积率计算公式,最终得出了过滤状态下颗粒层压力损失随过滤时间和粉尘在颗粒层中积灰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合理地选择过滤风速和确定清灰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错流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试验结果。当空速为(994~1342)·h-1,颗粒层厚度100mm,温度100~120℃时,脱硫效率最高达86%;颗粒层压力损失与操作气速呈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