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2篇
  免费   1026篇
  国内免费   2349篇
安全科学   2388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2278篇
综合类   8279篇
基础理论   1684篇
环境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193篇
评价与监测   833篇
社会与环境   1461篇
灾害及防治   102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1049篇
  2011年   1179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883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520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9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霞  郑习健 《生态环境》2005,14(3):447-448
概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为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为根本特征;它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与统一。这种新的理念应该转化成为政府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93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苏省近年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分析可以优化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的发展阶段,综合功能在不断优化;经济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良好的发展阶段,虽然有所波动,但其依旧呈增长态势;社会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持续稳步提高趋势;生态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一般的发展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另外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在逐年下降,对目前江苏省土地利用有效性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生态功能,应减少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同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33.
杨阳  兰孝峰  侯琼 《环境工程学报》2023,17(12):3817-3825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治理途径之一。但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减废降碳协同推进的理解与认识仍较为有限,减废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以深圳市食品制造业为例,从生命周期视角量化该行业及其分行业全链条的碳排放,并基于SWOT分析,对该行业减废降碳协同增效路径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显示,2012—2020年深圳市食品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显著下降,10类分行业全链条碳排放范围为0.19~10.86 tCO2e·t−1产品,其中,碳排放最高的为糕点、面包制造分行业,最低的为蜜饯制造分行业。此外,SWOT分析结果显示食品制造业减废降碳协同增效可以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但目前存在行业供应链分散、企业积极性不高和植物基蛋白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抓住“双碳”目标和“无废城市”建设的机遇,加快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行业减废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推动关键技术绿色低碳转型,多措并举实现食品制造行业减废降碳协同增效。该研究不仅为食品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工业减废降碳协同增效路径的探索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34.
皖南山区中华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简要分析皖南山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中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了发展只结猕猴桃的适宜栽培高度区划,为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发展猕猴桃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5.
ABSTRACT: Proper management of animal manure is crucial to the viability of the U.S. animal industr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imal manure distribution in Michigan, identifies counties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land application of manure nutrients, and proposes a manure distribution prototype model for transporting surplus manure beyond individual farms for nutrient utilization. Tabulations of animal numbers by county and by 5-digit zip code are used to identify areas with greater potential for land application of manure nutrients. Distribution of the manure nutrients from surplus areas to the nutrient utilization areas is explored in a selected watersh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manure nutrient value, soil nutrient content, crop nutrient needs, topography and hydrograph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y appropriate planning and collaboration transport of the excessive animal manure to suitable crop fields is an appealing alternative to utilize the manure nutrients while minimizing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necessary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programs to implement the export of the manure at the reg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936.
绵阳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菁  黄建  文燕  李谦 《四川环境》2002,21(2):72-75
通过对绵阳市9个测点1998-1999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大气降水酸化严重,除主要受本地区大气污染影响外,还受大气中、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7.
利用Mark·T·Brown的自然资本能值法和Costanza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法,从经济角度分别计算了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系统的资本价值和效益价值,得出该示范区生态资本可达7899亿美元,其中缓慢可更新生态资本和不可更新资本分别占24 8%和75 2%,是2001年本地区GDP值的1000倍;生态效益价值达192 3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本地区GDP的3 1倍,生态系统对环境贡献率大。通过价值计算进一步论证了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示范作用,为充分合理地发挥生态系统效益促进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8.
水土流失是吸附态氮磷污染输出的主要方式,也是面源污染评估的重要环节。以东江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土壤侵蚀经验模型和氮磷污染负荷经验模型对研究区的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重点提取并分析了耕地面源污染负荷,并划分出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控制区,为流域农业面源的氮磷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土壤侵蚀总量为144.7万t,吸附态氮磷的流失总量分别为2 658.3和504.1 t,其中旱地吸附态氮磷流失风险高于水田;由化肥施用而产生的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分别为1 561.9和215.4 t,分别占耕地吸附态氮磷流失总量的58.8%和42.7%;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区域包括沤江区、浙水区以及主要河流入湖的环湖区。  相似文献   
939.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and genomics have moved the issue of paten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toward the center of interest. In particular, the patentability of genes of plants, animals, or humans and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arts of) living organisms has been discussed, and questioned, from various normative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is debate. For this purpose, it first explains a number of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atenting. The focus is on a special and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type of patents, namely product patents. The paper provides three general arguments against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product patenting. The first argument briefly considers the claim that patents are legitimate because they promote socially useful innovation. Against this claim, it is argued that product patents may hamper rather than promote such innovation. The second and main argument concludes that product patents are not adequately based on actual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s they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usual criteria of patentability. The principal moral issue is that product patents tend to reward patentees for inventions they have not really made available. The final argument proposes a method for patenting the heat of the sun. Assuming that granting this patent will be generally considered absurd, the argument exposes a further,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product patenting.  相似文献   
940.
中国环保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0年至现在的30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0年至1978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9年至1991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奠基和成长阶段;1992年至现在,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和壮大阶段。本文对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环境保护的前景,抒发了梦想与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