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以50 a生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生长季野外多水平林地施氮对比试验的方法,结合树叶特性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测定,设置对照(CK,0 g·m-2·a-1)、低氮(LN,8 g·m-2·a-1)、高氮(HN,15 g·m-2·a-1)3个施氮水平,进行短期氮沉降模拟试验,分析了短期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针叶及林下0~10、10~20 cm两层土壤中土壤营养动态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林的群落结构优化调整、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为期一个生长季的短期施氮显著增加了华北落叶松林下0~20 cm土壤层中TOC、NH4+-N、NO3–-N的含量,却未影响土壤pH值和TN含量,且对表层(0~10 cm)土壤的影响更明显,但整个生长季内月份间的变化较大。短期施氮也导致50 a生华北落叶松针叶的宽度(W)、长度(L)、氮含量(LN)、比叶面积(SLA)和投影面积(PA)显著增加,但未影响叶生物量(LM)和叶有机碳含量(LC)。同时,叶氮含量与0~20 cm层、10~20 cm层土壤中全氮含量以及10~20 cm层土壤中NH4+-N含量显著正相关,叶有机碳含量则与0~20 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0~10 cm层土壤全氮含量亦呈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说明,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处于氮限制状态,短期氮沉降可能会提高土壤肥力并促进树木的生长,有利于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2.
基于MODIS数据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遥感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玲  郭其乐  彭记永 《生态环境》2012,(10):1665-1669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对中国的粮食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大范围对小麦产量进行监测预报,对于农学经济发展和粮食政策制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作物产量进行遥感监测的原理是建立在其遥感特征基础之上的,通过建立作物长势指标与遥感信息的定量关系,可实现对作物产量的监测预报。文章基于2009年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Arcgis和ENVI提取纯小麦像元,并提取纯小麦像元对应的NDVI、NPP和LAI,获取分县NDVI、NPP和LAI均值,利用统计软件对产量数据和分县遥感参数均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以往研究多采用遥感图像上某像元和地面调查点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以县为单位,对冬小麦平均单产和县域内冬小麦种植像元遥感参数的均值进行相关研究,提高了模型模拟精度。同时文章选用多种遥感参数和多项气象因子建立估产模型,避免了针对一个参数进行估产的局限性。在最佳时相的选择上,根据冯美辰(2010)以往的研究结果,从4月以后,5月8日和4月20Et植被指数和产量相关性最大,4月份之前冬小麦处于返青到拔节期,对产量来说还有很多不确定闪素,因此文章选用5月8El和4月20日进行冬小麦估产研究。结果表明,5月8日的估产模型优于4月20日,加入气象冈子的遥感气象估产模型优于只采用遥感参数进行估产的遥感模型。利用2010年产量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遥感气象模型预测精度在70.2%N99.7%之间,平均精度为90.7%;遥感模型预测精度在68.1%到95.5%之间,平均精度为83.9%。表明遥感气象模型模拟精度更高,其精度可以满足大面积估产要求,可以对产量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酸雨胁迫对木荷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2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酸雨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最高表观量子效率(AQE)变化趋势依次是pH4.0〉pH5.6〉pH2.5,说明pH4.0处理对木荷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在不同酸雨处理下,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pH4.0〉pH5.6〉pH2.5的变化趋势,pH4.0酸雨处理下表现出最高值,说明适度降低酸雨pH值(pH4.0)并不会对木荷的光合系统活性造成损伤,反而有促进作用,表明木荷对酸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4.
3种垂直绿化植物叶片对Zn、Cu、Pb的富集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垂直绿化植物叶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在南京市不同地点及不同月份测定了野外盆栽的爬山虎、多花蔷薇、云南黄馨叶片中Zn、Cu、Pb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对Zn、Cu、Pb均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并依地点和采样时间的不同而差异明显。此外,3种植物叶片对Zn元素富集量的月变化基本一致,即从4月到6月减少,6月到8月增加,8月后开始减少;对Cu元素富集量的月变化总体上看均呈减少趋势。通过综合比较得出,爬山虎叶片对Zn、Cu、Pb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05.
Plants of one evergreen oak (Quercus ilex) and three deciduous oaks (Q. faginea, with small leaves; Q. pyrenaica and Q. robur, with large leaves) were exposed both to filtered air and to enhanced ozone levels in Open-Top Chambers. Q. faginea and Q. pyrenaica were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visible injury, gas exchang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biomass responses, Q. pyrenaica was the most sensitive species, and Q. ilex was the most tolerant, followed by Q. faginea. Functional leaf traits of the species wer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while accumulated ozone flux via stomata (POD1.6) partly contributed to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Mediterranean vegetation, the diversity of responses detected in this stud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pplying appropriate critical levels.  相似文献   
106.
Nutrient contribution of leaf litter in urban stormwa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utrient contribution from leaf litter in urban waterways, using data from a gross pollutant monitoring programme in a 50 ha catchment in an inner-city suburb of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potential nutrient contribution of stormwater leaf litter (greater than 5 mm) is 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the typical nutrient loads in urban stormwat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moving leaf litter from urban waterways will do little to reduce the total stormwater nutrient load.1998 Academic Press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外秦淮河的污染状况,采用挺水植物菖蒲和狭叶香蒲进行试验,对外秦淮河的污染水质进行净化;同时进行两种挺水植物在外秦淮河当前水质下的耐淹没性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深秋季节,虽然菖蒲和狭叶香蒲两种植物已经处于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但是对外秦淮河污染水质仍然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TP、TN、氨氮等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对CODMn的去除率偏低。而且通过净化和耐淹试验中两种植物的对比.菖蒲比狭叶香蒲更能适应外秦淮河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8.
凤眼莲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达良俊  陈鸣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765-767
以绥宁河为例,通过研究凤眼莲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吸附作用。探讨水生植物对改善城市内河水环境的重要性。实验数据表明。在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中,根部的贡献远大于茎叶部,根部对重金属的吸收量是茎叶部的几十至几百倍。此外,根部吸附作用对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水分胁迫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土壤(燥红土和变性土)生长的玉米(Zea mays L.)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水分胁迫范围内,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但过度胁迫时,酶活性降低;(2)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玉米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略有差异,这与二者的土壤物理性质有关;(3)施肥处理和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有影响,增施有机肥和Zn肥可提高适度水分亏缺条件下玉米叶片中POD、CAT、ASP和PPO活性.图4参35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