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川牛膝种子开展室温常规贮藏、室温湿沙贮藏、室温超干燥贮藏、4℃低温贮藏、冷冻贮藏等5种贮藏试验,结果表明:①室温湿沙贮藏是川牛膝种子短期保存的最优方法,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其值较常规保存高14.5%;其次为4℃低温贮藏.②冷冻贮藏是川牛膝种子长期保存的最佳方法,保存3年后当其他保存方式的种子寿命几乎丧失时,其生活力及发芽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60.3%和49.9%;其次为超干燥贮藏,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分别为51.3%和41.2%.  相似文献   
142.
试验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白菜种子和幼苗对铬离子的富集能力与耐受性,铬离子对白菜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r6+浓度梯度的变化,白菜种子萌发抑制率的差异不显著,而对白菜生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随Cr6+浓度梯度的升高,Cr6+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抑制作用加剧,Cr6+对叶绿素a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白菜根对铬离子的富集量大于茎,根的富集能力最强。铬离子影响白菜幼苗的正常生长,白菜对铬离子具有一定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3.
张文娟  廖洪凯  龙健  李娟  刘灵飞 《环境科学》2015,36(3):1053-1059
以贵州西南部典型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内5年、17年、30年生花椒林和乔木林(约60年)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了0~15、15~30、30~50 cm这3个剖面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0年生花椒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在各层土壤中均高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而5年、17年生花椒林地各层土壤则均低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3种花椒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配比在各层均高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长期种植花椒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乔木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在各层均显著高于对应的3种花椒林土壤(P0.05).随花椒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在0~15 cm和15~30 cm土层先增加后减少,在30~50cm土层则为先减少后增加.短期花椒种植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增加,长期则降低了0~15 cm和15~30 cm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花椒种植有利于深层(30~5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4.
生草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的清耕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而果园生草作为一种新兴的果园管理模式,对改善果园土壤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苹果园清耕、苹果∕白三叶间作、苹果∕小冠花间作、苹果/鸡脚草间作这4种管理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果园不同生草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为揭示生草果园土壤生态学过程的驱动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总体趋势为白三叶小冠花鸡脚草清耕.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Mc Intosh指数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p H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与碳代谢图谱分析表明: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其中豆科牧草白三叶与小冠花土壤微生物对糖类(N-乙酰-D-葡萄糖胺、D-甘露醇、β-甲基-D-葡萄糖苷)、氨基酸类(甘氨酰-L-谷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多聚物类(吐温40、肝糖)的利用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清耕处理.可见,生草处理与清耕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群落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5.
有机磷农药和重金属是目前我国土壤中较常见的污染物。本文以黄瓜种子为供试作物,研究了重金属汞与农药乙酰甲胺磷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对其发芽率以及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Hg2+与乙酰甲胺磷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伸长的生态毒性敏感程度依次为:根伸长>芽长>发芽率,Hg2+与乙酰甲胺磷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对黄瓜幼苗的毒害效应均较明显。复合污染对黄瓜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其结果是复合污染的整体生态毒性效应增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农药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6.
土壤改良剂及其组合原位钝化果园土壤中的Pb、Cd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汤民  张进忠  张丹  陈舜  张训  刘万平  余建 《环境科学》2012,33(10):3569-3576
采用土壤改良剂及其组合,研究了重庆市金果园2个园区土壤中Pb、Cd的原位钝化效果.实验包括8种处理:对照、生石灰、过磷酸钙、有机肥、生石灰+过磷酸钙、生石灰+有机肥、过磷酸钙+有机肥、生石灰+过磷酸钙+有机肥.结果表明,除单施过磷酸钙外,其它改良剂处理都能降低枇杷园和桃园土壤酸度.与对照比较,单施生石灰可显著提高枇杷园和桃园土壤pH,处理120 d时土壤pH分别提高0.93和0.79个单位.改良剂处理均能降低土壤中Pb、Cd的生物有效性,进而降低果品中的Pb、Cd含量.配施生石灰和过磷酸钙可显著降低枇杷园和桃园土壤有效态Pb含量,处理150 d时分别下降3.46%和3.56%,枇杷和桃子中Pb含量分别下降18.3%和14.44%.单施生石灰可显著降低枇杷园土壤有效态Cd含量,处理150 d时下降10.95%;配施生石灰、过磷酸钙和有机肥能显著降低桃园土壤有效态Cd含量,处理150 d时下降7.09%.施加改良剂可进一步降低枇杷中的Cd含量,单施生石灰使枇杷和桃子中的Cd含量分别下降30.91%和24.62%.  相似文献   
147.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吸附抗生素产生复合污染已不可避免,但二者复合胁迫下的植物生物效应尚不清楚.以大豆品种晋豆21号为试材,采用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研究聚乙烯(PE)和磺胺二甲嘧啶(SMZ)不同单一及复合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PE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总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规律,较低水平PE[10 mg ·L-1(或mg ·kg-1)]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氮代谢有促进作用,但较高水平PE[100 mg ·L-1和200 mg ·L-1(或mg ·kg-1)]的抑制作用显著;单一SMZ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SMZ处理水平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水平PE和SMZ复合处理下,较低水平PE的加入能够缓解单一SMZ处理对大豆的抑制作用,以10 mg ·L-1(或mg ·kg-1) PE+1 mg ·L-1(或mg ·kg-1) SMZ处理的综合缓解效果最佳,具体表现为较单一SMZ处理增加了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及根部鲜重、PnGsTr、叶绿素含量、Fv/FmΦPSⅡ、ETR、qP和NR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降低了种子平均发芽时间、Ci、NPQ、NO3--N和NH4+-N含量;而较高水平PE的加入增强了SMZ处理对大豆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SMZ处理水平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200 mg ·L-1(或mg ·kg-1) PE+50 mg ·L-1(或mg ·kg-1) SMZ处理的抑制程度最大.综上可知,低水平PE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单一SMZ胁迫对大豆种子和幼苗的抑制作用,而高水平PE的加入则与SMZ产生协同作用,加剧了单一胁迫处理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48.
不同微塑料赋存环境对小麦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微塑料赋存环境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聚丙烯(Polypropylene,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塑料(PLA)3种微塑料,并分别设置3种微塑料粒径(150μm、1000μm和4000μm)和质量浓度(0.1g/kg、0.5g/kg和1g/kg)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不同微塑料组合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抑制率、生长特征及幼苗生长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微塑料胁迫下均降低了小麦种子平均发芽水平,小麦种子平均发芽抑制率呈现出HDPE>PLA>PP;微塑料的粒径和质量浓度处于中粒径和中浓度条件下对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抑制率最大分别为5.65%和4.55%,而处于低或高粒径和质量浓度条件下微塑料对小麦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微塑料粒径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作用较大,微塑料类型和质量浓度次之.与对照组相比微塑料HDPE和PLA对小麦种子生长特征指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作用比微塑料PP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其中小麦种子活力指数受微塑料类型、粒径和质量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照组和不同微塑料类型对小麦幼苗平均生长速率呈现出CK>PP>HDPE>PLA,而不同微塑料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为PLA>HDPE>PP,微塑料类型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9.
为揭示不同比例作物秸秆和蔬菜尾菜堆肥过程中种子毒性变化及其影响机理,开展了为期55 d的以玉米(Zea mays L.)秸秆为辅料,绿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尾菜为主料的工厂化条垛堆肥,分别设置加入高(湿重比4∶12)和低(湿重比1∶12)比例秸秆与尾菜的堆肥处理.测定了不同时期堆肥p H、电导率(EC)、可溶性有机碳(DOC)、硝氮(NO3--N)、氨氮(NH4+-N)、碳氮比(C/N)、大白菜种子(Brassica rapa L.)的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相对生长指数(Relative Growth Index,RGI)和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比例秸秆堆肥处理的高温(>55℃)持续期显著高于低比例处理.堆肥结束时两个处理的堆肥均呈碱性,且EC、DOC、NH4+-N和NO3--N含量均降低,C/N...  相似文献   
150.
植物区系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区系的起源、迁移和分化。研究利用覆盖云南地区全境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探讨了云南地区植物区系属的多度及区系过渡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所有热带区系属的多度均随着纬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大多数温带区系属的多度随着纬度的升高呈递增趋势。中亚分布(T13)属的多度的高值主要出现在滇西北地区,尤其是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上游地区,但在其它地区十分少见。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T12)属的多度的高值也出现在滇西北地区,但在其它地区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中国特有分布(T15)属在滇西北地区最为丰富,其次是滇东南地区,大致以"田中线"为界,界线以西地区的中国植物特有属的多度明显低于界线以东地区。从南到北,植物区系过渡性基本上呈单调递增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可能与区系成分的迁移和地形格局有关。大理州以南的低海拔地区,热带区系成分占据主导地位,并占据了云南大部分的土地面积,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云南地区总体上是一个"热带山原"的假说。本研究与其它研究的不同可能源于与源数据和取样尺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