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辛琦  章强  程金平 《生态毒理学报》2014,9(6):1014-1026
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抗菌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化产品中。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它进入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机率,从而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潜在毒性效应。因此,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关于纳米银对鱼类的毒理学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查阅及分析,综述了纳米银的制备、特性、应用、释放情况以及近几年来纳米银对鱼类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对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纳米银的体内毒性及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研究表明纳米银对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均会产生毒作用,且其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毒作用机制可能与银离子释放、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氧化应激的发生、炎症反应等有关,最新研究指出纳米银的毒性作用还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有关,本文将就纳米银的体内毒性及毒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3.
TiO2投加量及其表面载银量对光催化降解Aro-clor1260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紫外灯照射下,催化剂TiO2的投入量及其表面载银量对光催化降解Aroclor1260有显著的影响.但TiO2的投入量并不与Aroclor1260的降解速率成正比关系,而是有一个最佳投入量,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这个最佳值为60mg(3g/L).TiO2的表面载银量越多,Aroclor1260的降解速率也越大,而且浓度相对较高的PCB单体化合物的降解速率大于浓度相对较低的PCB单体化合物的降解速率.对于多数PCB单体化合物而言,TiO2的催化活性随其表面载银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4.
硫脲法浸出回收炼锌废渣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硫脲法从炼锌废渣中浸出回收银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硫脲质量浓度10g/L,「Fe^3+」0.0125mg/L,液固比10:1,浸出液PH1.5-2.0,浸出温度40-60℃;  相似文献   
105.
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处理铬污染源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昕  乔庆云 《环境科技》2010,23(1):8-11
以扬州第四水厂的沉淀后出水作为原水,模拟突发铬污染,通过投加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进行应急处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对铬的吸附在30min内能达到88.2%的吸附容量;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对铬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溶液pH值大于5时,吸附几乎为0;对进水质量浓度小于0.75mg/L的铬污染水样,接触时间5min以内便能使出水中铬的质量浓度降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的限值0.05mg/L。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吸附法净化燃煤烟气汞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再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纤维吸附法以及我们所研究的载银活性炭纤维-低温等离子体原位再生技术等,希望能够为我国汞谈判、汞减排及汞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Trimercaptotriazine-functionalized polystyrene chelating resin was prepared and employ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Ag(I)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Brunauer-Emmet-Teller method. The effects of initial Ag(I) concentration, contact time, solution pH and coexisting ions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g(I)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g(I) was up to 187.1 mg/g resin at pH 0.0 and room temperature. The kinetic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Ag(I) onto the chelating resin was quite fast in the first 60 min and reached adsorption equilibrium after 360 mi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isotherm was closely fitted by the Langmuir model. Moreover, the chelating resin could selectively adsorb more Ag(I) ions than other heavy metal ions including: Cu(II), Zn(II), Ni(II), Pb(II) and Cr(III) during competitive adsorption in the binary metal species systems, which indicated that it was a highly selective adsorbent of Ag(I) from aqueous solution.  相似文献   
108.
β修正孔雀绿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郜洪文 《环境科学》1995,16(3):55-57
在pH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银(Ag^+)与孔雀绿(MG)和碘化钾作用生成绿色缔合物。β修正光度法利用该显色反应能完全消除反应体系中过量MG干扰,计算缔合产物真实吸光度。分析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比普通单波长光度法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银浓度0-2.0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0.05mg/L;废水加标回收率97.3%-107%,相对标准偏差(RSD)6.2%。  相似文献   
109.
含银废水中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源高 《环境科学》1991,12(2):81-85
本文调查了无锡电影胶片厂含银废水中浮游甲壳类的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类和生物量大小与水体中银浓度有一定关系,银浓度高时,种类数和生物量小;银浓度低时,则相反.主要优势种有多刺裸腹溞、长肢秀体溞、台湾温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利用凤眼莲净化含银废水之后,水体中微型动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有明显变化.种类和生物量大小依次为:凤眼莲根系>凤眼莲下水柱>对照水体(未种凤眼莲).  相似文献   
110.
掺杂La或Si对Ag/Al2O3催化剂热稳定性和脱N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 BET比表面测定和 X-射线衍射技术考察了掺杂 La或 Si的 Ag/Al2O3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并研究了富氧条件下 ,丙烯在这些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 .结果表明 ,掺杂 La或 Si能抑制 Al2O3相变 ,使 γ-Al2O3完全转化为 α-Al2O3的温度升至 1100℃以上 .相应地 ,延缓催化剂比表面下降 ,从活性角度来看 ,当焙烧温度为 1100℃时 ,与掺杂 La或 Si相比 ,不掺杂 La或 Si的 Ag/Al2O3催化剂活性要低得多 ;当焙烧温度低于 1000℃时 ,掺杂少量 La(2 % La2O3)对 Ag/Al2O3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 ,但是 ,掺杂 Si(2%或 8% SiO2)或较高含量 La(8% La2O3)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综合考虑热稳定性和富氧条件下的 NO还原活性 ,认为掺杂较低含量 La(2% La2O3)的 Ag/Al2O3催化剂性能最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