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张新 《环境工程》2023,41(11):141-147
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针对智慧水务发展中供水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探究了在线模型对于识别供水业务数字化转型中隐藏的问题、提高业务管理精度、提升数字信息完善程度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管网中面临的拓扑信息错误、管道堵塞、管道泄漏、设备异常、阀门情况不明等实际工程问题,具体阐述了在线模型在识别设施设备、业务系统、管理体制等方面堵点、断点的能力,讨论了在线模型对供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力,剖析并识别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整理了城市层面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以此作为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指标,然后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最后将中国智慧城市试点视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2003—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量”和“质”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作用机制以及技术领域异质性。结果表明:①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该结论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弱内生性样本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且这种激励效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征。②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支撑效应、规模集聚效应和资金配置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量”和“质”的提升,但人力配置效应的作用渠道并未畅通。③智慧城市建设对替代能源生产类、交通类、能源节约类、废弃物管理类和行政监管与设计类的绿色技术创新“量”与“质”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并未显著促进农林类和核能类的绿色技术创新。据此认为:未来应牢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以智慧和绿色相结合的理念释放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红利;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抓手;统筹兼顾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多领域间协同互补的绿色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64.
针对“通用设计”中 330 kV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的配置方案存在保护死区的问题,通过分析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特性,提出在 1 个半断路器接线(3/2 接线)方式中,增加电流互感器绕组数量和主变压器保护采用 TPY 级电流互感器等项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电网企业和用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5.
为全面了解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中的前沿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促进城市洪涝灾害防御智慧平台建设,加强前沿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系统梳理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系统和各种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指出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监测数据不完善、多源数据融合性差、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加强城市洪涝模拟软件国产化、洪涝防御系统智慧化及重视大数据和物联网在基础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等建议。结果表明: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需要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系统智慧平台建设;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是最为关键的基础技术,对于完善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软件产品的国产化是下一步研发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6.
一种新技术的问世,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4G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把移动通信技术推向另一个高端平台,其推广应用也成为了各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的关键法宝.智慧旅游是一种需要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支撑而发展的新型旅游,必将在未来旅游业中迅速崛起.着眼4G于实际,放眼智慧旅游于未来,从智慧旅游和4G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着手,挖掘了4G与智慧旅游发展的内在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区作为实例,分析了当地资源状况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并从以政府为代表的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提出武夷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market clearing prices for cap and trad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icies dealing with both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remains problematic. The permit trading processes are designed to mimic the cost minimisation outcome. In the paper we design the market process for allocating permits to achieve the same type of behaviour we observe for each decision maker in the overall cost minimisation model. We aim to develop a modelling system that would be easy and efficient to operate. We use the method which is known as a computer-assisted ‘smart market’ and has been used in a number of electric energy pricing situations. This approach has also been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some type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In the paper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the ‘smart market’ model is provided. After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model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represent permit trading situations, the smart market mode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shadow prices i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68.
    
Urbanization impacts the stormwater regime through increased runoff volumes and velocities. Detention ponds and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strategies may be implemented to control stormwater runoff. Typically, mitigation strategies are designed to maintain postdevelopment peak flows at predevelopment levels for a set of design storms. Peak flow does not capture the extent of changes to the hydrologic flow regime, and the hydrologic footprint residence (HFR)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area and duration of inundated land during a storm. This study couples a cellular automata land cover change model with a hydrologic and hydraulic framework to generate spatial projection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n the fringe of a rapidly urbanizing metropolitan area. The hydrologic flow regime is characterized for existing and projected land cover patterns under detention pond and LID‐based control, using the HFR and peak flow value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or less intense and frequent rainfall events, LID solutions are better with respect to HFR; for larger storms, detention pond strategies perform better with respect to HFR and peak flow.  相似文献   
69.
智能能源网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完善资源开发及能源转化的重点科研攻关课题。以煤基低碳能源转化为例,提出基于智能能源网的资源开发模式。该模式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传统的对原生资源低效和掠夺式的开发方式,提高从原生资源到能源商品整个过程的资源转化效率,在极大程度上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碳排放污染。其市场匹配模式应以政府作为引导主体,按市场化所处的不同阶段积极施行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0.
为确保煤矿安全投入能有效落实于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使安全投入资金更加透明、有效,对区块链技术在煤矿安全投入的适用性和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划分煤矿安全投入体系,指出煤矿安全投入中决策难、审查难、金额难及时调整的问题.分析区块链技术优势和应用,探讨煤矿安全投入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提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智能合约与煤矿安全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