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3篇
  免费   1870篇
  国内免费   1767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431篇
综合类   4286篇
基础理论   2201篇
污染及防治   796篇
评价与监测   286篇
社会与环境   251篇
灾害及防治   200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6种陕北适生豆科植物生长对原油污染土壤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筛选优良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选取陕北适生的6种豆科乡土植物,对不同浓度原油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差异进行研究.采用混油法盆栽试验,分设0、5 000、10 000、20 000、40 000 mg·kg-1共5个不同的原油污染浓度,分析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对植物出芽时间、出芽率、株高、植物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枯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污染显著改变土壤理化性质.5 000 mg·kg-1低浓度原油污染,对受试植物的发芽率和植物株高有促进作用,后随原油浓度加大植物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原油污染浓度低时草本植物耐受力较强,其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出芽时间、出芽率、株高及枯萎率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优.从40 000 mg·kg-1浓度时枯萎率及叶绿素含量分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表现较高的耐受力.相关分析表明,原油污染浓度与植物出芽时间、出芽率、株高、干重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2.
“十三五”期间,中国初步构建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并开展了监测工作。当前,国家层面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和运行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选取土壤环境监测开展较为成熟的瑞士土壤环境监测网(NABO)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NABO的技术体系及多年来的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并结合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现状进行讨论,认为NABO在监测网络建立、指标选取、数据分析等方面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未来中国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可在此方面借鉴瑞士经验。  相似文献   
273.
杂质对废塑料裂解产物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垃圾中分选出的废塑料混有大量杂质,杂质对现有废塑料裂解工艺有直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对混有厨余、纸、织物和渣土等杂质的废塑料裂解产物和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和分析了厨余、纸、织物和沙土等常见杂质所含N、Cl、S元素向裂解油、裂解气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表明,厨余的混入将对裂解油的产物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如热值降低至27 MJ/kg,油品的含水率高达25%以及多环芳烃含量大大提高,因而应在分选过程中除去.厨余、织物和纸张等杂质的混入导致裂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的显著上升.渣土的混入对气体产物有有利影响,对油品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74.
通过对临沂市全区表层土壤每36 km2进行样品收集,测试分析了DDTs、Org C、N等指标,主要研究了区域表层土壤DDTs的残留现状、组成和来源、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和环境质量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土壤中DDTs检出率为71.75%,平均含量为0.035μg·g-1;检出样品中p,p'-DDT和p,p'-DDE为主要残留物,平均残留分别为0.033μg·g-1和0.010μg·g-1,分别占检出样的60.99%和34.62%.DDTs降解率指示区域58%表层土壤为新近输入区,新近输入区在调查区中南部分布尤为明显;而p,p'-DDD/p,p'-DDE指示区域DDTs降解以氧化环境为主,o,p'-DDT/p,p'-DDT指示71.37%区域土壤DDTs输入可能与工业级DDTs有关.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土壤DDTs分布的外在因素包括土壤Org C、N、C和p H等指标,且DDTs中p,p'-DDT组分占比越高,影响越明显.DDTs的空间分布具明显点源特征,市县周围均出现明显浓集中心,中南部部分区域浓度明显较高.全区DDTs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程度较低,主要以一二类土壤为主,分别占78.95%和21.05%.  相似文献   
275.
表面活性剂清洗处理重度石油污染土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优化表面活性剂清洗处理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和具体洗脱条件参数,采集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污染土壤,研究了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该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应用化学热洗原理,主要考查了表面活性剂配比、投加量、清洗温度及清洗助剂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到的清洗处理最佳条件为:使用LAS与TX-100质量比为8∶2的组合表面活性剂,总表面活性剂浓度为3 g/L,助剂硅酸钠浓度为5 g/L,75℃条件下搅拌1 h。清洗后土壤含油量从20%下降到4.6%,去除率达到76.9%。废水回用实验表明,清洗处理的废水对土壤中石油烃类物质仍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废水回用比从30%到100%时,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都可达到55%以上。对废水进行二次回用时仍能去除18.8%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76.
基于ANN的土壤重金属分布和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备受关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江苏省南通市为研究区,利用采样点实测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模型(ANN)并结合3S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动态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各个空间位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智能地学习各个样点的空间位置与该点各重金属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先设计好的分类评价模式,并能够稳健地对各个空间插值点处的重金属含量和各个位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结论显示,南通市大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轻,但也存在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7.
贵州省部分地区土壤中酞酸酯类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贵州省部分地区表层土壤中酞酸酯类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别在遵义地区、黔南地区、黔东南地区和毕节地区采集483个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酞酸酯总质量比(ΣPAEs)为未检出~8.22 mg/kg,均值为0.63 mg/kg。其中DEHP和DBP为主要污染物,均值分别为0.32 mg/kg和0.24 mg/kg,检出率分别为90.89%和97.10%。  相似文献   
278.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soil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addy soil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IntroductionThemaintenanceofsoilfertilitydependsonthesizeandtheactivityofthesoilmicrobialbiomasswhichisoffundamentalimportanceinbiologicalcyclesofalmostallmajorplantnutrients(Robert,1992 ) .Thereisconsiderableinterestinstudyofsoilbiochemical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279.
北京市二个主要工业区汞污染及其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了调查北京市汞污染状况及其来源,选择二个主要工业区石景山区和朝阳区为研究对象.共采集表层土壤26个,剖面样品4个,对照土壤样品4个,并且在冬季采集降雪样品和枯叶样品,分析汞含量.结果表明,燃煤烟尘排放的汞是北京市汞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和化工厂泄漏可使局部汞含量增高,表层土壤中汞含量为007—275mg/kg.土壤剖面中的汞含量在0—100cm土层中均较高,其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正相关.降雪中汞在07—37mg/L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其中大部分吸附在颗粒物上.枯叶中汞主要是从土壤吸收,并且有可能被雨水淋溶出来.  相似文献   
280.
蚂蚁的筑丘活动是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生物干扰因子。本文针对青海湖北岸高 寒草甸草原,调查了不同大小的蚁丘及其周围对照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状况。结果表明: 蚂蚁筑丘活动显著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温度,但对土壤pH 值的影响较小。 蚂蚁扰动改变了群落组成,增加了大部分禾本科和豆科物种的重要值而降低了杂类草的重要值。 以莎草科的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禾本科的异针茅(Stipa aliena Keng)、赖草(Leymus secalinus)、溚草(Koeleria cristata)等为主的群落逐步演替为以禾本科的异针茅和赖草为主的 群落。植物群落的盖度降低但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植物群落丰富度指数降低但均匀度指 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