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7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592篇
安全科学   1199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1058篇
综合类   2770篇
基础理论   416篇
污染及防治   307篇
评价与监测   287篇
社会与环境   196篇
灾害及防治   2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作业场所最普遍且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生产性粉尘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高的职业病。为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配套职业卫生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在生产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接尘人群的健康监护和呼吸防护用品研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要达到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矽肺病目标,我们的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72.
"两级质控、第三方运营"水质自动站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苏省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站管理模式为例,从运维管理、质控管理等角度介绍了“两级质控、第三方运营”水站管理模式的基本结构、概念和优势.  相似文献   
97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铅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国9个省份82家实验室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铅的质量控制指标。建议控制值为:标准样品室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实际样品相对偏差(RD)≤30.0%,标准样品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标准样品相对误差(RE)≤±8.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5%,同时还对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指标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974.
结合泥石流危险度和公路受泥石流损毁度两个指标,构建了天山公路泥石流风险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天山公路全线主要泥石流沟的风险值量化:风险值大于0.80的为极度危险,应以防为主,治为辅;风险值在0.50~0.80之间的为高度危险,应防、治并重;风险值在0.25~0.60之间的为中度危险,应以治为主,防为辅;风险值小于0.25的为轻度危险,应以防为主,治为辅。  相似文献   
975.
针对河道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的特点,详细推导了河道串联闸群防洪调度的洪水演算公式,明确了关键计算环节,建立了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应用水力学圣维南四点隐式差分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VB6.0开发了人机交互的闸群防洪调度系统。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河道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方案的合理性,可为河道串联闸群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6.
In most of the world's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ies, the control of flue gas pollutants mainly focuses on a single pollutant. However, given the large capacity and high contribution of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to global air pollution, the need to develop multi-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s urgent. Recently, China has focused on reducing the emissions of flue gas pollutants in the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established many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gradually implemented more stringent pollutant emission limits.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in flue gas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including denitration, dust removal, desulfurization, synergistic multi-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ilot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for pollutant removal in several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ies. On this basis, revised pollutant limits in flue gas emitted in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77.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the largest source of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 Due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emission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ultra-low pollutant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Liquid-phase proportion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agnesian fluxed pellets, and a blast furnace smelting demonstration project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use a high proportion of fluxed pellets (80%)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to realize source emission reduction of SO2 and NOx.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NOx concentrations and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pollutants in coke oven flue gas, low-NOx combustion coupled with multi-pollutant cooperative control technology with activated carbon was developed to achieve efficient removal of multiple pollutant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sulfu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existing multiple pollutants in pellet flue gas,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coupled with ozone oxidation and spray drying adsorption (SDA) was developed,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operating cost of the system. In the light of the high humidity and high alkalinity in flue gas, filter materials with high humidity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were manufactured, and an integrated pre-charged bag dust collector device was developed, which realized ultra-low emission of fine particles and reduced filtration resist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system. Through source emission reduction, process control and end-treatment technologies, five demonstration projects were built, providing a full set of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ultra-low emissions of dust, SO2, NOx, SO3, mercury and other pollutants, and offer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相似文献   
978.
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防范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和保障人居环境安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工作内容之一.由于粤港澳在政治制度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珠三角9市内部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环境管理能力的差别,大湾区各地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模式有明显的差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特点,对加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技术交流与合作,优化大湾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述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广州、深圳、东莞、香港和澳门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监管对象、污染评估与整治程序等的特点,对其风险管控制度体系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针对土地规划、政策反馈、信息公开及联盟机制探索等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总体来看,香港及珠三角部分地市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且体现了一定的地方特点,但随着污染场地的进一步开发再利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目标将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策略的安全性、精细化和时效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互相借鉴和充分学习,加强大湾区2区9市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上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是实现大湾区污染场地安全再利用与高效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79.
虽然利用方解石作为一种活性覆盖材料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其控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本文采用铁盐对方解石进行改性试图制备一种除磷性能更好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铁改性方解石,进而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铁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以及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了铁改性方解石活性覆盖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效率.结果发现,采用铁对方解石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铁改性方解石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增加初始磷浓度,铁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单位去除量随之增加,最大的单位磷去除量可以达到3.09 mg·g~(-1).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导致上覆水体中溶解态活性磷(SRP)浓度处于很低的水平.此外,铁改性方解石覆盖还可以促使底泥中少量的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和金属氧化结合态磷(NaOH-rP)向残渣态磷(Res-P)转变,使得底泥中磷的稳定性略微增强.固定到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层中的磷大多数(90.8%)以较为稳定和非常稳定的形态存在,且大部分磷以非生物可利用性磷形式存在,很难被重新释放出来.与方解石覆盖相比,铁改性方解石覆盖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中释放的效率明显更高,且被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层所钝化的磷更为稳定.以上结果显示,铁改性方解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用于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980.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有重要影响,准确分离和定量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评估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本研究利用APEC会议期间及前后(2014-10-15~2014-11-30)北京城区朝阳观测站点SO_2、NO、NO_2、NO_x、CO、PM_(2.5)、PM_1和PM_(10)以及气象因素的观测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对APEC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假定排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于气象因素参数建立的预测污染物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效果较为理想,决定系数R~2在0. 494~0. 783之间.控制措施使得APEC控制期SO_2、NO、NO_2、NO_x、CO、PM_(2.5)、PM_1和PM_(10)浓度分别降低48. 3%、53. 5%、18. 7%、40. 6%、3. 6%、34. 8%、28. 8%和40. 6%,气象因素使得APEC控制期SO_2、NO、NO_2、NO_x、CO、PM_(2.5)、PM_1和PM_(10)浓度分别降低1. 7%、-2. 8%、18. 7%、4. 5%、18. 6%、27. 5%、30. 6%和35. 6%.气象因素和控制措施共同作用使得APEC控制期北京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控制措施对SO_2和氮氧化物浓度的下降起主导作用,气象因素对CO浓度的下降起主导作用,气象因素和控制措施对颗粒物浓度降低的贡献相当.本研究还利用相对权重方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影响的贡献,结果表明影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决定性气象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