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178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397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11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14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浅谈住宅小区管道分质供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小区分质供水是中国水工业领域新兴的产业,是创造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住宅小区安装分质供水工程主要应用的净水技术包括机械处理技术、活性碳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消毒技术等.分质供水的管网布置方式及管材选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2.
短缺资源类型与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短缺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和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因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而产生明显缺口的资源。按照短缺资源的分类,中国战略性短缺资源主要有石油、耕地和淡水,三者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中国非战略性短缺资源主要有森林、富铁矿、铬铁矿、铜矿和钾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继续增长,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中叶,上述各种短缺资源的短缺数量增加,短缺程度趋于加剧。解决中国短缺资源的供需矛盾,需要从多种途径综合考虑:①多元化利用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短缺;②建立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应付突发危机;③节约、替代和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④强化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再生能力;⑤依靠科技进步,寻求解决短缺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3.
A case is reported of a male fetus at risk of X-linked adrenoleucodystrophy who showed a normal cultured chorionic villus cell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 (VLCFA) profile but at birth exhibited grossly abnormal plasma and cultured fibroblast VLCFAs. Maternal contamination or a sample mix-up was excluded by chromosome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polymorphic markers. This is the second report of a fetus affected with this disorder who showed normal cultured chorionic villus cell VLCFAs.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 proper audit of all prenatal diagnoses to evaluate metho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964.
Prenatal diagnosis of haemoglobin disorders is accepted to be a useful procedure to avoid births of infants with homozygous diseases. Advances in sampling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such a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 have made earlier and safer first-trimester prenatal diagnosis possible. However, these procedures need previous studies of at-risk couples, which can be very time-consuming when a number of different β-thalassaemia mutations occur in the region. We describe the possibility of making a first-trimester prenatal diagnosis by cordocentesis and fetal blood analysis at the 12th week of gestation. We fou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β/γ values in fetuses at the 12th and 18th weeks of gestation. In seven affected fetuses aborted at the 12th week of gestation,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in all cases by PCR analysi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arly cordocentesis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to CVS and PCR analysis.  相似文献   
965.
Before 1970s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and Ji Canal of China had been polluted seriously by mercury. During peak pollution period, mercury levels in water, sediment and fish body of these rivers were close to or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famous Minamata Bay of Japan. Some residents who live near to the polluted rivers were affected and the methyl mercury values in their blood, hair and urine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people obviously . Since the fish had decreased even vanished in these rivers, so the food chain that transfers mercury to human also was out off almostly. However, nervous symptoms of Minamata disease were discovered among fisherman who had eaten more fishes. This report relates the stories about the mercury pollution of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and Ji Canal.  相似文献   
966.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降低中国未来煤炭供应行业总成本,在收集和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优化未来中国煤炭产、运格局;并通过分析各地区煤炭供应行业的各个环节,最终核算出碳排放系数,再利用这些系数对优化格局下的煤炭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在资源和政策的约束下,中国煤炭开发将不断集中化,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到2030年占全国总生产比例将近88%,比2015年提高17%;(2)煤炭调运压力先增后减,新疆、西南、东北等地区铁路运力不足,需不同程度地扩能;(3)2020年煤炭供应行业总排放约6.41亿t CO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8.75%,2030年总排放约5.26亿t CO2当量,单位供应排放比2015年降低15.34%。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各地区煤炭生产、运输及排放情况,并提出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煤炭行业相关决策和碳减排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967.
徐豪  刘钢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3):713-727
水期权交易旨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降雨量已成为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马尔科夫链进行降雨状态的划分和预测,在降雨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水期权交易相关费用的确定;将降雨量指标的预测结果融入到水期权最终交易价格的确定中,运用改进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结合降雨量预测结果,确定水期权交易的权利金;最后运用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进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检验,证明模型所确定的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将降雨量指标融入到水期权交易中的必要性,以及模型所确定的水期权交易相关费用的合理性,证明了波动水价相对于阶梯水价的优越性。考虑降雨量的水期权交易充分体现了水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了我国水期权交易定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68.
灌溉水稀缺性会限制粮食生产,也会同时诱致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供给弹性。基于2002-2017年27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Nerlove模型,通过探究灌溉水压力、价格变动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1)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玉米产量比例,降低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比例,降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薯类、豆类和小麦。(2)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间接作用是使小麦、豆类和薯类的供给弹性更小,使水稻和玉米的供给弹性更大,有利于水稻和玉米产量占比的增加。(3)2002-2017年灌溉水压力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是促进了玉米产量比例大幅增加、豆类和薯类产量比例显著下降;地区上,北方粮食主产区玉米和水稻产量比例显著增加,使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更耗水,该结论与“灌溉效率悖论”一致。  相似文献   
969.
用食物供给量与生产量分别表示食物的可及性与自给率,其差值可表示食物贸易量,以人均每天卡路里为单位进行的折算可以更好地反映膳食营养的变化。从食物贸易视角分析了28年来食物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食物贸易量增加1.5倍;食物总产量增加0.75倍,贸易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增加约8个百分点,相当于7.9×108 t食物进入国际市场,这成为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因素。(2)28年来,食物可及性与自给率呈上升趋势,全球绝大部分人口已经达到最低2200 kal的营养标准。(3)食物可及性、自给率、贸易量均存在地域差异,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国家是低值地区。(4)总体来看,全球人均每天热量与蛋白质供给量增加。低收入国家增速最快,中等收入国家增速次之,高收入国家增速最慢。但非洲、东南亚等地的一些欠发达国家仍未达到最低的营养标准,全球仍有一部分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970.
我国稻谷供给与消费平衡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大米消费量、稻谷加工产品产量、猪及家禽等产品出栏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00—2014年我国稻谷消费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省份稻谷的供需平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人均表观消费量显著高于世界水平;2000—2014年稻谷供需从紧平衡甚至个别年度供不应求的状态逐渐过渡到供需盈余;我国稻谷以口粮消费为主,但消费比重减少明显,工业和饲料消费比重增加;2014年我国稻谷库存消费比接近70%,10 a库存增加了2.72倍;我国2/3的省份(21个)稻谷供需难以自足,仅10个省份稻谷能够自足,5个省份稻谷供需盈余量在300万t以上。为去库存,应坚定推进水稻的市场化改革;为保障区域稻谷等口粮的需求,应加强省际之间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