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847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553篇
综合类   1522篇
基础理论   295篇
污染及防治   227篇
评价与监测   150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91.
在蓟县水资源调研基础上,对蓟县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2.
The problems of contamination caused by arsenic (As) and other toxic metals in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and soils in the Bengal basin of Bangladesh have been studied. Altogether 10 groundwater, seven surface water and 31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rsenic-affected areas and analysed chemically. The geologic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As and other toxic metal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As concentrations in groundwater in the Char Ruppur (0.253mg As L–1), Rajarampur (1.955mg As L–1) and Shamta areas (0.996mg As L–1) greatly exceed the WHO recommended value, which is 0.01mg As L–1. The concentrations of As in groundwater are very high compared to those in surface water and in surface soil in the three (As-affected) areas studie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ource of As in groundwater could be bedrock. The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r, Cu, Ni, Pb and Zn in surface water, compared to world typical value, are due to the solubility of metal ions, organometalic complexes, coprecipitation or co-existance with the colloidal clay fraction. In the soil, the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As, Cr, Cu, Ni, Pb and Zn are due to their strong affinity to organic matter, hydrous oxides of Fe and Mn, and clay minerals.  相似文献   
593.
水体表面微层中酞酸酯的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金朝晖  黄国兰 《环境化学》1999,18(2):109-114
研究了水体表面微层中酞酸酯化合物光降解的动力学,指出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实验证明:催化剂TiO2为2g.l^-1,pH为6,并有H2O2存在时,是DBP,DEHP光降解的最佳条件,溶解氧增加有利于光降解,实际表面微层水样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比模拟水样快。  相似文献   
594.
天然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文湘华  杜青 《环境化学》1996,15(2):92-106
本文运用表面络合的模式和原理,研究了江西乐安江下游黄龙庙沉积物的表面特征,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求定了样吕的零电点pHPZC、表面质子电荷密度σH和表面总吸附位NS;应用图解法和FITEQL程序计算法求定了江西乐安江下游黄龙库沉积物样品的表面固有常数;对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应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特是可行的,三种模式都能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595.
离体培养植物细胞的表面与细胞粘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离体培养的胡萝卜(Daucuscarota)细胞和普通烟草(Nicotianatabacum)细胞的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观察表明,细胞的自由表面上有很多疣突和纤丝.疣突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主要含果胶质;有些细胞表面出现小坑,坑中集中有许多微小颗粒.疣突相互可融合成更大的疣突或连成桥;纤丝常与疣突结合.纤丝-纤丝的交织,纤丝-疣突的交联,及疣突-疣突的融合,在细胞壁外表面构成交织的网络.同种细胞之间及异种细胞之间均可通过纤丝、疣突的交织融合而粘连.疣突分布不均一,且与细胞的分散性有关.与疏松烟草愈伤组织比较,致密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自由表面上疣突显著较多.在分化再生时,烟草愈伤组织首先致密变绿,然后才见到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对疣突出现、壁物质沉积与细胞粘连、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几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6.
杨敏  豆小敏  张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81-1585
固液界面吸附是环境水化学及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固液界面吸附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吸附络合物形态、表面反应描述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实验技术、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模拟手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固液界面吸附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表征技术、理论计算及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应用和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固液界面体系吸附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阐明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新型吸附剂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97.
对黄河(过境)、大黑河水系及浑河水系十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并针对各河流污染断面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8.
在不同浓度支持电解质条件下,利用滴定方法研究黄土样品的表面酸碱属性,将酸量滴定上清液作为体系空白以补偿固体颗粒溶解和份间络合反应对定量估算子质子消耗的影响,两种简易的表面络合模式的拟合结果表明,恒定容量模型和扩散层模式分别适用于高离子强度(0.1mg/L)和低离子强度(0.01和0.005mol/L)条件下黄土表面的质子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99.
测定地表水中微量亚硝酸盐的灵敏光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锐  刘汉初  张鸽 《环境工程》2002,20(1):60-61
研制了一种测定微量亚硝酸盐的灵敏光度法。在pH1 0~ 2 0盐酸介质中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乙酮 萘乙二胺形成可溶于水的红紫色染料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5 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5 78× 10 4L mol·cm。 0~ 3 6 μg 2 5mL的亚硝酸盐遵守比尔定律 ,方法应用于测定地表水中微量亚硝酸盐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0.
大亚湾海域海水中各种形态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 1999年 5月 (春季 )的调查 ,统计了大亚湾海域海水微表层、次表层、表层和底层水中各种形态P的含量 ,计算了各种形态P分别占总磷 (TP)和总溶解磷 (TDP)的百分比 ,讨论了各种形态P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了影响颗粒磷 (PP)和溶解磷 (TDP)分布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 ,大多数站位微表层对各种形态P产生了富集 ,但是富集概率有所差别 ;大亚湾海域水中P ,除微表层主要以PP形态存在外 ,其余水层均主要以TDP形态存在 ,TDP在所有水层中均以DOP为主要存在形态 ;各个水层中PP是影响TP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PP在微表层、次表层和表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D ,在底层则为叶绿素a与COD的叠加 ;影响TDP在微表层和底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盐度 ,在次表层和表层则为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