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304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146篇
综合类   536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了减小深井热害对井下工作人员及有序生产的危害,需要明确深井各热源放热量对深井的热害影响程度。借鉴经济学理论,提出深井采矿的热贡献率概念。结合文献调查与工程实践数据,通过入风流温湿度的季节性变化,确定不同温湿度入风流所引起深井空气自压缩传热、围岩传热、矿石冷却放热、矿石氧化放热、充填体放热、机电设备放热、人员放热热源贡献率的变化,以及入风井、平巷、工作面中的区段热贡献率及区段热贡献密度的变化。得出了不同季节的热源放热曲线以及热源贡献率、区段热贡献率、区段热贡献密度排序以指导热害治理。  相似文献   
992.
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高浓度低有机质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加热时间研究100℃温和热处理对其有机物溶出以及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00℃的温和热处理,污泥上清液中的有机物浓度在预处理前30 min内显著增加,30 min以后则趋于平缓.其中SCOD、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100℃热处理30 min时的溶出率分别达到10.5%、11.6%和8.2%.温和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低有机质污泥的产气总量,而且还可以缩短产气高峰的到达时间.经100℃热处理30 min的污泥,在厌氧消化10 d时的沼气产率(以VS计)为136.0 mL·g-1,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86.0%;厌氧消化30 d后的VS降解率也由空白时的19.1%增加到33.3%.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100℃的温和热水解处理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4种关键酶(蛋白酶、乙酸激酶、磷酸转乙酰酶和辅酶F420)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benzene, toluene, o-xylene and m, p-xylene (BTX) in ai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abins of new and used vehicles of the same model. Ten new vehicles were examined in order to check interior emission from materials used to equip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In order to compare and define the impact of exhaust gases, air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from two used cars, at different mileages (up to 20,000 kin). All vehicles tested were of the same typ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to Carbograph 1TD sorbent, thermally desorbed and examined with the use of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s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ors. All results obtained were referred to Polish and German requirement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both in public buildings and in workspace environments). Average benzene, toluene, o-xylene and m, p-xylene concentrations in new cars were determined at the level of 11.8 μg/m^3, 82.7 μg/m^3, 21.2 μg/m^3 and 89.5 μg/m^3, respectively. In the used cars, BTX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vehicle mileag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BTX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above 11,000 km mileage.  相似文献   
994.
This study mainly deals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MgO/B2O3 coatings by plasma spraying on the SUS304 surface and the effects of heat-resistant. The power materials of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were selected to control the heat divergent performance of high temperature parts. The reticular micro-structure between the cover thermal layer and the substrate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plasma spraying method. The powder mixture of MgO and B2O3 were selected as spraying materials and the SUS304 was used as the substrate material. The MgO/B2O3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S304 to provide better cover thermal performance.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he morphologies were studi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ver thermal performance has been improved.  相似文献   
995.
对环境模拟试验室进行了技术改造,将设计指标设定为模拟环境温度-43℃,满足功率为400kW车辆的动态热平衡。在环境温度35~55℃时,环境模拟试验室制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采取适当的试验方法在环境模拟试验室中进行功率400kW以上车辆的热平衡试验,既可以满足国军标中规定的试验条件,又可以发现被试车辆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或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橡胶材料加速老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橡胶材料实验室热空气、臭氧、光老化等几种较为常用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现状,综述了热、氧、臭氧、光照等因素造成橡胶材料老化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总结了关于橡胶材料加速老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今后研究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7.
热喷涂防腐涂层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热啧涂技术的工艺原理、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总结了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等)和污染物因素(包括二氧化硫和氯离子浓度等),并依据腐蚀因素确定了不同的大气腐蚀类型,最后综述了热喷涂防腐蚀涂层的分类、防腐蚀原理及其在桥梁、电厂、工业设施、港工码头等铜结构大气防腐蚀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北京及其北部地区大气降尘中的黑碳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北京及其北部地区的10个采样点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降尘样品采集,并测定了降尘样品中的黑碳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降尘中黑碳含量的时空差异明显,变化范围在1.21 ~50.10 mg·g-1之间.研究区总体平均月降尘黑碳含量最低、最高值分别为5月份的3.32mg·g-1和9月份的10.40 mg·g-1.总体而言,整个研究区夏秋季节降尘中黑碳含量普遍高于春冬季节.这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沙尘天气频发,降尘中表土来源比例增多,对降尘的黑碳浓度起到“稀释”作用.研究区各点降尘中黑碳的年通量在1659 mg·m-2·a-1(北京城区)和761mg·m-2,a-1(丰宁)之间.主要黑碳排放源强度的常年持续性,决定了城市地区的降尘中黑碳通量季节间差异较小.而在一些受沙尘天气影响大的地区,沙尘暴主导的月份里降尘量较多,也产生了相对高的黑碳通量.  相似文献   
999.
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肠球菌,可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和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VGs),从而具有潜在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威胁.为此考察了热水解污泥在中温(40℃)/高温(55℃)厌氧消化过程中肠球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及携带VGs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厌氧进泥中肠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螺旋霉素和四环素.高温厌氧对肠球菌的数量及耐药性具有更好地控制及削减效果.高温厌氧消化可能会促进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在肠球菌的表达.中温、高温厌氧消化可促进ARGs在肠球菌中发生水平转移,导致其潜在双重甚至多重耐药性增加.中温厌氧消化可降低肠球菌同时具有潜在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几率,而高温厌氧消化则会增加此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李家河水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分层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污染物来源和水质演变规律的深入认识是水源水库水质污染控制的前提.李家河水库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地,为加强李家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逐月对李家河水库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李家河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是上游来水,其对高锰酸盐指数、TN和TP的贡献率分别达99. 52%、99. 41%和99. 23%;上游东采峪葛牌小学河段和草坪服务区以上河段污染负荷较高,西采峪主要污染源汇入点为养鸡场和渔场.夏秋季水库会形成热分层,水体稳定分层期,在外源污染汇入和底部厌氧释放双重作用下水体中TN、TP、高锰酸盐指数、TOC、Fe和Mn的质量浓度分别高达3. 32、0. 177、5. 21、3. 01、0. 21和0. 235 mg·L-1,其中TN、TP、Fe和Mn质量浓度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限值;较高的营养盐水平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水体稳定分层期表层水体藻密度最高达到2. 18×108个·L-1,优势藻种为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和束丝藻,对水质安全威胁较大.因此李家河水库水质污染控制的首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藻类繁殖,同时加强水库上游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输入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