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温度波动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满昌  孙可伟 《环境科学》2006,27(4):805-809
模拟由于加热失败导致温度从55℃突降到20℃(室温左右),且在20℃时持续时间分别为1h、5h、12h和24h,对高温厌氧消化处理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工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突降以及恢复所需时间均在2h以内.正常状态下有机负荷为8.0g·(L·d)-1,停留时间为15d.结果表明,温度突降后,产气量几乎降为0,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丙酸含量快速积累,pH值也随之下降.但系统较高的缓冲能力使得pH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并不影响反应器的运行.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的衰减上升,导致其产甲烷恢复时间延长.高温条件下温度波动不但影响产甲烷过程而且影响水解和发酵过程.但整个反应在温度突降后可以恢复,说明厌氧高温微生物对温度变化具有较好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92.
官家发 《四川环境》2000,19(3):21-22
本文描述了高温堆肥发酵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多种微生物分别在不同阶段参与了垃圾堆肥的发酵腐熟过程。论述了垃圾发酵期间 ,人工接种功能微生物菌剂可以加速堆肥材料的发酵腐熟作用 ,缩短发酵周期 ,节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污泥返混对自热高温好氧消化(ATAD)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二沉池污泥稳定化效果的考察,研究了间歇式ATAD过程中有机物、氮、磷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10%(质量分数)的消化污泥返混时,在消化15d时污泥挥发固体(VS)去除率达到38.5%;而无消化污泥返混时,污泥VS的去除率仅为33.4%;在消化21d后,前者和后者的VS去除率分别为40.1%和39.9%,均达到污泥稳定化的要求.研究发现,两个反应器污泥ATAD过程中溶解性COD(SCOD)、氨氮含量均呈现消化初期快速上升、消化中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消化后期下降的趋势;TP、TN含量呈现出消化初期快速上升,消化中后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为了揭示中温与高温活性污泥的絮凝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分别在35℃及55℃条件下培养了中温与高温活性污泥,考查了2种活性污泥的相互作用能与胞外聚合物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污泥系统出水浊度为(145±22.9)NTU,是中温污泥系统的近50倍。中温污泥的相互作用能曲线存在明显的势垒(313.4×10^-20J),而高温污泥不存在明显势垒;高温污泥的松散型胞外聚合物与紧致型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分别为中温污泥的12倍及3.5倍,且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多糖、腐殖酸和DNA的含量均高于中温污泥的含量。这表明,尽管高温污泥相互作用能势垒低,但其胞外聚合物,尤其是松散型胞外聚合物含量过高,是高温污泥絮凝性能低的内在机制,而胞外聚合物组成特征不是中温和高温污泥絮凝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青岛市菜市场垃圾的高温厌氧消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试规模下进行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试验,通过监测消化过程中的产气情况和消化液的pH、可溶解性COD(SCOD)、挥发性脂肪酸(VFA)、NH3-N、碱度等变化,确定菜市场垃圾厌氧消化的最大有机负荷,并分析对菜市场垃圾进行高温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中试规模下,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的最高有机负荷可达6.2...  相似文献   
96.
餐厨垃圾的高温厌氧消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55℃条件下,研究了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pH、VFA、总磷、产气量以及COD、TS和VS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消化过程中pH先下降后上升,总VFA浓度增大,而其中游离态VFA浓度先增大后减少。消化过程总产气量为43 211 mL,整个过程消耗TS的平均产气率为158.98 mL/g TS,COD去除率为38.76%,总磷去除率达到98.87%,底物TS和VS去除率分别31.71%和50.24%。经过厌氧消化处理,沼渣中不含对人体和许多动物有害的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粪大肠杆菌,而富含有机质、氮、磷和钾等的营养物质和芽孢杆菌、防线菌等有益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