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6篇
环保管理   564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7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提质增效是目前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选用Python爬取技术,对陕西省107个县域的旅游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县域旅游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旅游效率达到有效的县域数量整体偏低,高旅游效率县域多集中于市辖郊县。(2)县域旅游效率分布不均衡。陕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关中地区呈现“西高东低”的现象,陕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则集中在地市交界处。(3)影响县域旅游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不同。旅游收入占GDP比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及汽车站数量(反映交通服务水平)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总效率及技术效率的主导因素,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则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2.
The willingness of private individuals in Israel to invest in energy-saving retrofit of the envelop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a survey. Responses show that awareness of the need to conserve energy is high, but that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a retrofit project is modest and is limited to relatively small outlays. The decision on whether to retrofit at all, and then how much to invest in the project, is characterized as a two-stage process in which different factors may affect the outcome of each of the two stages. The major barrier to building retrofit is the perception (justified, in most cases) that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 to the homeowner from the resulting energy saving is small, and that given Israel's relatively mild climate, the payback period is very long. The stamp of approval provided by a government subsidy of 25% would have a large non-proportional effect on willingness to undertake building retrofit. Funding for the subsidy could be obtained from a Pigovian levy on electricity, applied for a limited period, and it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utweigh the cost of the subsidy itself.  相似文献   
173.
中国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这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我国把旅游主题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更加说明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从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作为研究出发点,简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背景和概念,研究了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最后给出了市场推广的主体与媒介。  相似文献   
174.
长三角一体化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旅游业发展在助推长三角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索长三角城市群26个核心城市2007—2017年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内旅游生态效率存在着显著不均衡性,研究期内旅游生态高效率城市有所减少,较高效率城市数量增加,低旅游生态效率城市增多且呈现向城市群西部敛缩的态势。(2)长三角城市群内旅游生态效率两级分化程度和地区之间的非均衡性在逐步减小。(3)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东西方向上非均衡性比南北方向更加显著。(4)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表现为以空间负相关为主的分布特征,空间异质性大于空间集聚性。(5)旅游经济规模、旅游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群整体和不同省市旅游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保护与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成为当前亟需探索的科学问题。结合信息空间理论,深入探究了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径。结果表明: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本质上是以数字形式保护并加以利用的知识转化过程,以此构建了红色旅游资源采集与保存、展示与传播、修复与传承、监测与管理的数字化保护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支撑与架构体系,可为我国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范式参考。  相似文献   
176.
在分析湖南涟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开发湖南涟源人文旅游资源的一些建议.参5.  相似文献   
177.
浅析宜宾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宜宾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对该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具体论述了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8.
旅游市场的变化可作为触发因子推动区域旅游业内部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于特定的风景资源结构,一定的旅游市场结构要求一定的旅游接待服务结构与之相适应,才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旅游行为层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基于此,通过建立区域旅游业内部结构的对应变换关系模式,可对风景旅游区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理方案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9.
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巩劼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45-556
旅游环境影响是旅游环境和旅游影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可为旅游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旅游环境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进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对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按时间进展进行了评述。从旅游环境影响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扩展研究尺度、改进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应用性研究等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主题;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扩展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和管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0.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岳型风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工程性供水难度大,随着区内床位数和游客量的不断增加,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成为山岳型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黄山风景区尤具代表性。论文通过典型年分析法,对黄山风景区各月各供水片区的水供需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①黄山风景区总体上供水量不足,缺水态势明显,且存在时间、空间、丰枯水期等方面的矛盾;②建立水供需动态调控模型,通过水库和引提水工程调节供水是改善黄山风景区供水短缺的重要途径;③通过现有各分片水库的调节和五里桥水库提水上山,可分别解决目前和中期供水问题,远期若建立钓桥水库,形成全山供水连片,可达到远期水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