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66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以中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内的5A和4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总体分异指数(GDI)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从省级、城市群、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对2001—2019年中国高等级旅游景区资源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4A级景区主导了中国高等级旅游景区数量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2015年之后增长速度进入相对平缓状态;(2)时序上,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各省份高等级旅游景区数量较少,但增长率较高,而西部省份则均相对较高,东部省份则是数量最多但增长率最低,到2017年西部超过东部,数量最多;城市规模与高等级旅游景区数量呈正比,与增长率呈反比;(3)空间上,中国高等级旅游景区分布密集程度逐年升高,呈现出主要依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城市群集聚分布的特征,且空间热点、次热点地区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两点集聚—多极多区—集群集聚”的空间演化格局;(4)GDI指数随着研究尺度的缩小而增大,空间尺度越小,高等级旅游景区资源的差异越大;(5)中国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资源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人口规模、旅游经济、人文资源是共同的最为关键的因子。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中国景区资源空间布局以及旅游业高质量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22.
本文分析了黑竹沟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并对该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开发黑竹沟-马鞍山地区旅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3.
丛丽  于佳平  王灵恩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2):2831-2847
选取1906—2019年间我国574个半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我国半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发展可分为探索(1906—1948年)、快速发展(1949—1959年)、慢速发展(1960—1992年)和高速发展(1993—2019年)四个阶段。(2)空间上呈凝聚型分布,地理集中程度较高,地区间不均衡程度高,形成了以北京、江浙沪交界及广州为核心的三个高密度区;整体呈现东南沿海多,中部过渡,西北内陆少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演化,凝聚形态一直延续,地理集中度逐渐下降,地区间的不均衡程度逐渐加深。(3)时空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历史背景、国家政策和地方人口数量、经济及旅游发展规模等,呈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4.
为了深入了解岩溶洞穴地下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评估旅游活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对重庆丰都雪玉洞(旅游洞穴)和水鸣洞(未开发洞穴)洞穴地下河水进行了采样,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样品中的细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洞穴地下水中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但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雪玉洞地下河上游和下游的变形菌门分别占总群落的62%和64%,拟杆菌门分别占11%和16%;水鸣洞地下水中细菌优势群落除变形菌门(38%)和拟杆菌门(19%)外,绿菌门(Chlorobi)占24%,两个洞穴地下水中变形菌门的纲分类均为γ-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um)和拟杆菌为两个洞穴地下水的优势种类但其主要细菌存在差异:雪玉洞主要细菌是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属于致病菌;水鸣洞主要细菌是未培养的甲基球菌科(Methylococcaceae-uncultured)、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以及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属于甲烷氧化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受旅游活动的强烈影响,雪玉洞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水鸣洞并且存在更多的致病菌群落,地下水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多元直接梯度分析(RDA)证明群落分布规律受游客数量与洞穴空气CO_2影响且呈正相关,两种环境因子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游客数量对地下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明显并导致大量原生细菌消失.  相似文献   
225.
城市旅游区暴雨径流污染过程中的不透水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武汉市动物园4种典型的不透水面暴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旅游区面源污染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基本的依据。结果表明,动物园4种不透水面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COD最大值达1140mg/L,下垫面类型及地表累积污染物是影响径流水质的主要因素。通过无量纲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旅游区不透水面径流初期冲刷严重,该曲线还为面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数。  相似文献   
226.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潜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女性市场是旅游市场的重耍组成部分,随着客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女性旅游市场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新宠。研究了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现状,从经济结构、文化程度、婚育年龄结构、空巢家庭及家政服务社会化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女性旅游市场潜力,并特别分析了几类特殊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潜力,得出了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27.
红色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以国家公布的11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从空间分布、区域空间差异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分区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全国八大一级旅游分区两种尺度的测度中都呈集聚型分布,不同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历史主题。最后,提出在今后的红色旅游发展和新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中做好规划和宣传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整合,推进红色旅游产品向主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28.
基于双龙风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实地问卷调查资料,得出双龙风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客源地构成;分析了自驾车游客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结构特征及其出游时间、旅游偏好、消费水平等行为特征;揭示了制约自驾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针对自驾车游客的旅游体验与评价,提出了促进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9.
螺丝壳山风景区保健旅游的环境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礼 《四川环境》2004,23(5):11-13
螺丝壳山风景区风光秀美,其空气和水环境质量良好,低日照、低太阳辐射、湿润、低风速等气候有利于保健美容;并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越来越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230.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初探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长江三角洲发展旅游业有着较为成熟的现实基础。在新契机下,顺利进入以区域合作为核心的整合与发展的新阶段,必须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与正确的策略。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的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框架构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