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42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构面长期强度的确定对工程岩体长期安全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水泥砂浆结构面试件分别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的剪切应力分级剪切蠕变试验和循环剪切应力松弛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过渡蠕变法、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法和应力松弛法对结构面的长期强度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过渡蠕变法确定的长期强度精度依赖于蠕变试验中加载应力级的划分;等时曲线法将长期强度值视为考虑时效作用的屈服强度值,结果偏保守;应力松弛法考虑了循环加载条件应力松弛的终止条件和长期强度之间的关系求得,结果合理明确。该研究对考虑时效作用的工程岩体安全稳定性支护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2.
西部大开发中一些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基本理论,对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指出西部大开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83.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吉林两部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基于TM影像,借助人机交互解译方法,结合1:10万地形图获得1986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的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矢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全面揭示研究区15年的LUCC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扩张,湿地、水域萎缩和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吉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数、粮食总产置等12个指标作为LUCC:变化的丰十会经济驱动因子,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农业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84.
交通是一个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明清时期 ,南阳盆地形成了以丹水、湍水、白河、唐河为主干的水路网和以方城路、三鸦路、商洛路、邓州路、桐柏路为主干的陆路网。盆地内星星点点的城镇分布其上 ,或通过水路 ,或依靠陆路 ,或水陆联动 ,以致货物聚集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后来 ,不少城镇则随着交通线路的兴衰而消长。探讨这一变迁过程 ,对于充分开发利用该区域的国土资源 ,进行合理的区域和城镇发展规划 ,促进当时经济建设 ,当有裨益。  相似文献   
85.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 --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结构决定功能,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江阴市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以此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近期内可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非农化趋势加快.农地数量减少加速的现象,如果为保证耕地的数量平衡,则可能导致农地内部结构极其不合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释放农地,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杆杠,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重视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Non-native species have invaded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invasion process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and accelerate. Because many invading non-native species are likely to become permanent inhabitants, future consideration of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SARs) should account for non-native species, either separately or jointly with native species. If non-native species occupy unused niches and space in invaded areas and extinction rate of native species remains low (especially for plants), the resultant SARs (with both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cies) will likely be stronger. We used published and newly compiled data (35 data sets worldwide) to examine how species invasions affect SARs across selected taxonomic groups and diverse eco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We first examined the SARs for native, non-native, and all species. We then investigated with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and paired or unpaired t tests how degree of invasion (proportion of non-native species) affected postinvasion SARs. Postinvasion SARs for all species (native plus non-native) becam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as degree of invasion increased (r2 = 0.31, p = 0.0006), thus, reshaping SARs worldwide. Overall, native species still showed stronger and less variable SARs. Also, slopes for native species were steeper than for non-native species (0.298 vs. 0.153).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non-native taxonomic groups in filling new niches (especially for birds) and between islands and mainland ecosystems. We also found evidence that invasions may increase equilibrial diversity. Study of such changing species–area curves may help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future invasions and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87.
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据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出了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造纸业为例。提出了实现江苏省造纸业生态化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88.
A new maniraptoran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long feathers on the metatars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unusual presence of long pennaceous feathers on the feet of basal dromaeosaurid dinosaurs has recently been presented as strong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arboreal–gliding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bird flight, but it could be a unique feature of dromaeosaurids and thus irrelevant to the theropod–bird transition. Here, we report a new eumaniraptoran theropod from China, with avian affinities, which also has long pennaceous feathers on its feet. This suggests that such morphology might represent a primitive adaptation close to the theropod–bird transition. The long metatarsus feathers are likely primitive for Eumaniraptora and migh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igin of avian flight.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at  相似文献   
89.
就排水体制的发展及合流与分流制的污染负荷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峡库区城镇地形,周围水体等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城镇排水体制宪选用合流制系统。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