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30篇
综合类   250篇
基础理论   71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思茅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迅速,污染物排放剧增,与1989年相比,1995年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排放量分别增加了439.5%、26.65%和16.62%,给当地环境带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必须集中布局,优化产品,加强领导,加大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滇池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性。认为滇池流域农村面源主要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物、化肥施用、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流失、畜禽养殖粪便构成。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滇池湖滨区农村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就工程总体思路、设计原则及主要考核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沿湖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方案,即通过以沼气池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结构改造、村级污水处置处理和配套沟渠系统建设、村内垃圾处理处置以及普及卫生旱厕、村庄道路修缮及绿化等工程和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产生量,减少入湖污染负荷,有效地解决滇池环湖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有效环境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之后,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环境信息公开能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使社会各群体和个人改善其环境行为,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含义、来源的阐释,介绍环境信息公开的应用理论;结合国外实践,将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制手段、经济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公众参与起到的传递、交流信息与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阐明在我国开展政策EIA的必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政策EIA中公众参与的目的、意义、方法和特点,并介绍和分析国家有毒化学品立法EIA开始阶段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6.
关于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渤海环境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存在如下问题:指导思想上带有传统环境管理痕迹,缺乏统一有效的权威领导机构,配套的政策法规的缺失,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对渤海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渤海环境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使渤海环境保护和教育的广泛参与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In spite of stricter provisions inthe new EU directive on deliberate release of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criticsstill advocate a moratorium on permits forcultivation of GMOs. However, in an attempt tomeet concerns raised by the public, thedirective explicitly gives Member States thepossibility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ethicalaspects of GMOs in the decision-making. This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such formulation by means of an empiricalanalysis of experiences gained the last yearsfrom similar Swedish regulations for GMOs,aiming at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faulty implementation shown in the Swedishcase indicates that legal stipulations forethics as such have limited importance. It issuggested that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important factor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of the eth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是进行综合生态农业示范体系研究的基础,也是神态农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因此,地理、交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选择,生产经营模式的确定对生态农业经营效益和示范影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许家峪村的现状和作为冀东生态农业示范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以及适宜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排污收费工作的特点及难点,健全地方法规;加强排污收费队伍建设;增加排污收费透明度,实行阳光收费;科学制定工作程序,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将对同类地区执法收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Women and biodiversity: The long journey from users to policy-mak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broad acknowledgment that women's local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fundamental to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and conserve biological diversity, few women are represented at the managerial and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e United Nations, its agencies and agreements have long promoted the full and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So how can commitments contained i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be translated into concrete actions? By using the case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one of the key agreements adopted at the 1992 Earth Summit in Rio de Janeiro,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gender‐equitable initiatives tend to assume an ad hoc character with few governments effectively involving women in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or its subsidiary bo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