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兴仁高砷煤矿区溪流水系环境中砷自然净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矿山环境中砷的自然净化能力及其净化机制,对兴仁典型高砷煤矿区溪流水系环境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和沉积物中砷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均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水体显示较强的自净能力。上游水体中砷含量的降低主要是吸附沉淀作用,而溪流的简单稀释作用在下游也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2.
选取某城市L型综合管廊电缆舱为研究对象,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火源位置对L型管廊电缆火灾温度纵向衰减规律、烟气浓度分布规律及烟气危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型廊道构型影响了不同火源位置的管廊电缆火灾最高温度纵向衰减的连续性,基于热边界层理论提出了适用于L型管廊的二维平面最高温度纵向衰减模型。基于峰宽时间计算了L型管廊火灾的烟气总危害性参数,不同火源位置的烟气危害性总在靠近管廊节点位置处最低。这些结果可对综合管廊的消防设计与火灾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根据非平稳输入下建立的功率谱与均值反应谱之间的关系,合成基于水工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并对其幅值进行修正,降低了高频区误差作用;为了解决加速度时程积分后的速度、位移时程的零线漂移现象,利用Huang变换得到加速度时程的固有模态函数,由Huang变换方法得到的最低频率固有模态函数分量通常情况下代表原始信号的趋势或均值,对去掉均值后的加速度时程进行积分得到的速度、位移时程不存在零线漂移问题。  相似文献   
34.
已建和待建的多条地铁线路穿过某房地产开发地块,为了防治地铁运行对建筑造成振动环境影响,需要设定建筑靠近地铁的最小达标距离,包括采取减振措施后的距离。通过现场系统实验监测结合数值模型分析,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上述距离。对于实验中观察到随距离出现振动局部放大以及进口与国产仪器监测结果不同的现象,佐证了有关学者的理论与实验分析,提出:(1)现有地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用的60m评价范围偏小,推荐可扩大至80~100m;(2)迫切需要新的振动环境标准发布,避免有关项目的环境管理要求偏低。  相似文献   
35.
Two industrial 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years of available hydrogeologic information and monitoring data for soil and groundwater. Collected data were forensically evaluated using age-dating and fingerprinting methods. The previous business uses of the project sites were as a gas station, laundry/dry-cleaning service, and car wash with petroleum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s (USTs). As a result, these sites were exposed to a number of toxic contaminants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Source control wa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remediation and the ultimate removal of the remaining compounds from these industrial sites. Although contaminated soil around the source was excavated during the remedial action and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ontaminants were reduced, typical groundwater contaminants such as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s gasoline (TPH-G),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xylenes (BTEX), and oxygenates including 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 diisopropyl ether (DIPE), ethyl tert-butyl ether (ETBE), tert-amyl methyl ether (TAME), and tert-butyl alcohol (TBA) were persistently found at the studied sites around the source points. The plume and concentration of contaminants had changed their shapes and strength for all monitoring periods. Thus, additional source control seems to be a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source contamination, which must be ascertained with groundwater and soil monitoring on a regular time base. For the study sites, monitored natural attenuation was relatively feasible for the long-term plan; however, it did not offer a perfect remediation solution for an ultimate goal because of residual toxic compounds that might have affected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ial areas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an their health limits. Therefore, as a remediation strategy, the combination of clean-up technology and natural attenuation with monitoring activities are more highly recommended than either clean-up or natural attenuation used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36.
助剂作用下超声浸取电解锰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羟基喹啉、黄原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磷酸三丁酯、柠檬酸5种物质作浸取助剂,考察了助剂作用下超声辅助浸取法从电解锰渣中提取锰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1%(质量分数)柠檬酸作浸取助剂,在固液比(g/mL)为1∶4、酸矿比(mL/g)为0.3∶1、浸取温度为70℃的条件下,超声浸取15min,锰浸出率平均可达57.28%,是加热酸浸法锰浸出率的2.72倍,是无助剂超声辅助浸取法锰浸出率的1.52倍。  相似文献   
37.
温度对底泥中硝基苯的自然衰减及强化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配制的2种不同浓度(1000和100μg·kg-1)的硝基苯污染底泥,研究了4℃和20℃ 2种温度条件下硝基苯的自然衰减和生物强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2种浓度的硝基苯在4℃时有氧、缺氧条件下均无降解,20℃时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有明显的降解;添加筛选出的混合降解菌可快速降解处于泥浆状的硝基苯.因而,对于受到硝基苯污染的底泥修复可充分考虑其自然衰减能力,降低修复成本.  相似文献   
38.
太赫兹成像系统相对于普通红外线成像系统而言,其受温度和烟雾密度的影响较小,将其引入火场环境侦测中能较好地解决火场环境能见度低的问题.但太赫兹波在火场烟气环境中传播时,会受到烟颗粒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影响,造成其传播特性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开展烟颗粒对太赫兹波衰减特性的影响研究.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进行模拟运算,结合烟颗粒分...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瓦斯爆炸对通风设施造成的严重破坏及其导致的通风系统紊乱与灾情迅速扩展问题,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巷道中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圆形通风设施的动态破坏特性,分析应力、应变、速度、位移的动态特征及其破坏过程,并对圆形通风设施动态破坏机理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圆形通风设施正、反面出现压应力与拉应力分布圆环,且压应力与拉应力峰值处于在外部受约束边界径向圆环附近区域与圆心位置,应变、速度和位移最大值均分布在次区域;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通风设施表面形成多圈的正向和反向的应变相互交替,呈现W型的褶皱变形;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环向裂纹集中在受约束的边界区域附近,发生脆性破坏,其他区域会出现较多的径向裂纹,可发生韧性破坏,整个断裂过程是脆性与韧性断裂的混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管道内金属丝网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的影响,通过实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安装金属丝网的管道内火焰传播特性以及流场、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40目4层的金属丝网可以使火焰淬熄,30目4层的金属丝网无法淬熄,但可以使火焰停滞3 ms;大涡模型可以很好地对管道内火焰淬熄现象进行模拟;当火焰穿过30目4层金属丝网时,速度增大,在Kelvin Helmholtz不稳定和Rayleigh Taylor不稳定的耦合作用下形成湍流;金属丝网的目数会影响热量在丝网层中的扩散,当金属丝网为30目4层时,火焰热量扩散快,而当金属丝网为40目4层时,火焰热量扩散慢且温度大幅度衰减,衰减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