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51篇 |
综合类 | 89篇 |
基础理论 | 37篇 |
污染及防治 | 9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52篇 |
灾害及防治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222.
吉林西部不同开发年份盐碱水田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土是中国主要的耕作土壤,在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的特征,将无机碳库纳入土壤碳库研究,以典型灌区前郭县为例,野外采集盐碱地和已开发5、15、25、35、55年的5种不同水田表层土壤,建立实验样地,在水稻生长的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采集土壤样品,用TOC仪分别测试表层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分析其季节动态规律和开发年份特征。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土壤有机碳呈现“减-增-减”的季节变化规律,水稻生长的幼苗期和分蘖期有机碳含量下降,长穗期含量上升,结实期含量下降,碳酸盐季节变化规律与其相反,二者季节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经历一个生长季后,开发5、15、25、35、55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98%、3.53%、3.66%、2.72%、2.30%,碳酸盐含量分别增加了4.07%、2.15%、1.08%、1.61%、11.36%,说明研究区水田生长期具有碳汇作用;与未开发盐碱地相比,开发的5、15、25、35、55年生长季土壤平均总碳量分别增加了89.81%、121.03%、137.22%、188.28%,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84.28%、392.00%、456.37%、559.08%、666.06%,碳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13.49%、22.84%、32.23%、43.53%、62.40%;开发年份越长,水田土壤总碳和有机碳含量越高,碳酸盐含量越低;总碳的增加来自有机碳的增加;盐碱地开发有利于土壤碳汇。水稻生长期温度和降雨量影响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23.
基于层次-模糊评价法的山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将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起可用于山区管道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并从自然因素、管道敷设状况、灾害活动和设计与误操作四个方面建立山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首先依据专家经验构造各层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集,然后对山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山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通过具体实例检验了本文所建立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4.
在预测模型修正的基础上,运用地表变形预计系统对丘陵山区采煤地地表变形预测,通过对比分析预计裂缝结果和裂缝调查结果,分析裂缝与地表变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经过修正后的丘陵山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调查结果吻合;裂缝宽度与预计的水平变形值的相关性显著,而裂缝长度与预计水平变形值的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5.
选择"十一五"末期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上述三大经济区所涵盖的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采取Onestep-System-GMM方法对动态面板趋同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三大经济区在2000-2009年之间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质,并计算出大致趋同速度。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条件趋同特征,趋同速度大约为-3.3%-2.0%,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出现了缓慢的趋异。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且西部地区投资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滞后一期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初始经济状态和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当期经济增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促进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深化推进的关键,而在保持物质资本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大教育及人力投资的比重则可以有效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226.
西秦岭山地农村生活能源建设与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秦岭山地使用太阳灶和沼气。生态经济效益显著。1户1台1.5m^2太阳灶、1个80沼气池每年所得刭的热量等于773k标准煤。折合1353kg薪材。净收益为268元。一年内所替代的薪柴等于0.338hm^2有林地一年的生长量,可使0.042275m^2有林地免遭砍伐。农户从退耕还林中得到的收益为平均每年465元。与种植粮食比较,这些收益主要是不再种粮后所节省的生产成本。退耕还林以扩大林木增量为目标,应作为中长期的战略。稳步实施。使用太阳灶和沼气以保护林木存量为目标。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有力措施和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应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227.
Long-term data o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ratio of insectivores and rodents in forest ecosystems of the western macroslope of the Northern Urals are considered. It is shown that the micromammalian communities of mountain fores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total abundance and polydominance and comprise greater numbers of common species than the communities of taiga forests in neighboring regions of the Russian Plain. Hence, the mountain-forest communities of small mammals have high indices of species diversity and uniformity.Translated from Ekologiya, No. 2, 2005, pp. 138–145.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5 by Bobretsov, Lukyanova, Poroshin. 相似文献
228.
全面分析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开发潜力和制约其发展的 6个因素 ,提出了开发西南喀斯特地区的 5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29.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is the priority of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propos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and also constructs the indicator system used in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in small towns of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 in China. The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idea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central village in the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 through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Lidian Town, Jing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In the final part,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develop central village for Lidian Town are made. 相似文献
230.
排放因子是估算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为获取可靠的、有区域特征的固体燃料排放因子,2018年在我国西部9个省/自治区利用稀释采样系统入户收集了226个固体燃料燃烧样本,获得了薪柴、秸秆和煤在不同类型炉具中燃烧排放CO2、CO、OC、EC、PM2.5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秸秆类较易燃烧的燃料有较高的OC、EC、PM2.5排放因子,煤有较高的CO2、CO排放因子。炉灶类型对薪柴的OC、PM2.5的排放因子影响稍大,薪柴在炕中燃烧的OC、PM2.5排放因子比在砖灶和铁炉高约2—3.1倍,但秸秆在不同炉具中的排放因子差异较小。受不同区域燃料和炉灶类型以及操作习惯差异的共同影响,排放因子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高CO2排放因子分布在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区域,高OC、EC、PM2.5排放因子分布在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区域,并且CO、OC和PM2.5排放因子的区域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