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65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分析,对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分析过程进行模拟还原,分为网格划分与构建边界条件两部分。以某市2017年9月6日至2017年10月7日的监测数据为模拟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构建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分析模型,对当前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分析,得出污染源与大气环境污染物程度成正相关性,依据环境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的结果,从两方面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提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量化秸秆打包政策对防控大气污染的影响,基于吉林省2016年秸秆产量、秸秆打包地亩数、卫星火点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吉林省秸秆打包产生的大气环境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打包秸秆量为220.36×10~4t,约占秸秆年产量的5.5%,假如全部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2016年至少减少14.54×10~4t污染物排放;2)吉林省秸秆打包政策执行以来,秸秆露天燃烧量及秸秆燃烧主要月份的卫星火点数显著下降;3)随着露天燃烧量的减少,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降低,空气质量改善。秸秆燃烧主要月份的PM_(2.5)和PM_(10)浓度从2014年的104.5μg·m~(-3)、164μg·m~(-3)分别下降到2016年的48.5μg·m~(-3)、69·μg·m~(-3)。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大气环境质量模糊评价的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糊聚类法为算法基础,运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初步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可以方便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选用武汉市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应用该方法评价和分析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GM(1,1)模型在大气环境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中指出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存在的不完善性,提出建立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使大气污染物的控制由浓度控制转向总量与浓度结合的控制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法规体系,规范排污行为.并阐述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髟灰色聚类法对乌市和昌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就污染因子的权重问题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它方法处理权重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肯定了灰色聚类法对要权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海忠 《陕西环境》2002,9(1):30-31
该文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欧几里德贴近度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优劣进行了特征比较,以汉中市鑫源开发区大气本底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详细介绍了贴近度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步骤,明确指出了这种方法具有数据处理方式简单、函盖全部监测信息、评价结果客观精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断方法,在确定了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事物的物元矩阵。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分析合理和容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A-P值法,是一种十分简便、是从宏观上迅速估算出控制地区允许排放总量、并能对点源实行具体控制、有利于行政管理的方法.把A-P值法应用于广东某新兴城市的大气环境规划研究表明,A-P值法的应用效果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