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24篇
安全科学   37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86篇
综合类   1288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321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型煤最佳配比参数,为煤相似模拟材料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论文通过单轴压缩实验,探究不同煤粉粒径比例、腐植酸钠胶结剂掺入量、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4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对型煤力学参数作用规律。依据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3个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确定了各因素对型煤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一定范围内,型煤的抗压强度受成型压力与粒径比例的影响较大,弹性模量受腐成型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泊松比受粒径比例、腐植酸钠掺入量和成型压力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苗圃金龟子幼虫化学防治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表述了3%呋喃丹颗粒剂,50%辛硫磷乳油防治苗圃金龟子幼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藻类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细胞结合态磷对磷酸盐浓度的响应.现场调查结果发现,在水华区域藻类植物的细胞磷库分布特点与非水华区域明显不同.室内培养结果发现,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磷酸盐吸收速率为7.71,2.39μmol/(L·d),最大比生长率分别为0.517,0.262d-1,磷酸盐吸收同化率为5.9×10-8,4.7×10-7μmol/cell,前者具有更快的磷酸盐吸收能力,更高的比生长率和较低的磷酸盐吸收同化率.2种藻细胞内结合态磷通常占细胞总磷库的50%以上,是细胞磷库主要存在形式.中肋骨条藻种群可以通过藻细胞数量增长来吸收环境中的磷源,而东海原甲藻则会优先满足细胞自身的磷储存后进行细胞增殖.在高浓度磷环境中,东海原甲藻种群的细胞不同结合态磷的质量浓度会达到饱和.磷匮乏时,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细胞内结合态磷的质量浓度与零时刻相比分别降低了45%和6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培养过程中,中肋骨条藻单个细胞的细胞表面吸附态磷库(95%)比细胞内磷库(50%)的降低幅度更大,东海原甲藻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5.
张永平  王刚  徐敏  宋小三 《环境工程》2020,38(3):116-122
以玉米秸秆(CS)、巯基乙酸(TGA)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出重金属吸附剂——巯基乙酰化玉米秸秆(MACS),考察MACS对水样中Cd (Ⅱ)的去除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MACS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MACS的优化制备条件为:CS粒径为0.20 mm (80目),m(催化剂NHS):m(EDC·HCl)为0.5:1,m(CS):V(TGA)为1:5,反应介质pH值为5.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MACS对水样中Cd (Ⅱ)的吸附效率可达到61.57%。红外分析表明,CS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巯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为保障油田正常安全生产,促进油田含聚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采用电絮凝技术单因素研究方法开展净化含聚污水的静态实验研究,探讨外加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pH及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当初始pH为7.0,电流密度为4.0 m A/m2,极板间距为1.0 cm,电解16 min时,综合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含油量与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8.85%,99.93%,处理每克油平均消耗为0.0494 g的Al,处理每立方米含聚污水的能耗为0.2895 k Wh。污水中的聚合物浓度越小,净化效果越好。结论中性处理,极板间距为1.0 cm,外加电流密度为4.0 m A/m2,通电16 min是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地表水中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可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实现实时监测。采用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国标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结果是否可比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文章根据实际样品比对实验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实验,研究了在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菌龄、细菌密集程度、媒染时间、脱色程度等因素对革兰氏染色正确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一最佳革兰氏染色条件组合,并提出了确保革兰氏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需要通过试验来寻求较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或较为合适的生产条件,试验安排得当,就能够用较少的试验次数,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用以指导实践。正交法运用正交表进行整体设计、综合分析、统计比较得出结论,解决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正交设计可以凭借较少次数的试验代表次数繁多的试验,从而进行优化组合,得出满意的结果[1]。影响吹气预处理的因素很多,如载气流速、反应温度、通气时间、吸收液的性质等等。本文采用正交法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