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松花江甲基汞的生态污染防治二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我国政府投巨资改造了吉林电石厂排汞旧生产工艺,从此消除了松花江汞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但是已沉积到松花江河床的上百吨无机汞存在汞的二次污染.松花江甲基汞的污染防治工作并没有因工业污染源切断而停止.本文以沿江渔民受甲基汞生态污染程度的变化,来反映汞的工业污染源切断后的二十年里中国松花江甲基汞污染防治已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输沙对小江中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游勇  程尊兰 《灾害学》2003,18(2):7-11
对小江中下游近90km河床及两岸泥石流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泥石流输沙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泥石流高强度的输沙造成小江河床特殊的平面和剖面特征;泥石流堵塞小江河道,对纵比降有再造作用;泥沙使小江河床以年均20cm~50cm速度抬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潇湘两水芝山段的环境情况调查分析,提出治理对策,促进潇湘两水的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4.
林红宾 《绿叶》2014,(3):92-100
正清阳河纪事西河发源于北面的深山,沿途接纳了好多溪流,流势渐旺,仿佛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一路唱啊跳啊,从故乡西面跑过,南去不远,汇入胶东半岛颇有名气的清阳河,最终在烟台西侧流入黄海。少年时代,每逢到了夏天,我总愿随着一些青年于中午时分到清阳河洗澡,顺便挖沙蛤,掏河蟹。三伏六月,大雨连绵,清阳河正值盛水期,水面宽约一华里,水中有几处沙渚,上面长满了芦苇。两岸的沙滩上树木不多,寥若晨  相似文献   
5.
河床开采计划位于因西扎地区的菲拉布斯小镇附近,地处津巴布韦西南部的布拉瓦约东南方大约100公里的地方.1990年代中期,这个示范工程由已故的Jurgen G.Voss教授和他的“津巴布韦大学采矿工程与冶金学系”的工作人员发起,资金支持则由德国技术援助集团(GTZ)提供.  相似文献   
6.
江南的记忆     
江南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眼里,有着写不尽的美。无论是在怎样的天气里,感觉都有些像年轻女子水汪汪的大眼睛——能滴出水来。墙壁还是斑驳的那种最有味道,有流年画出的印痕,曲曲折折的,如同干涸的河床。青石板路的砖缝里,间或长着些野草或是湿滑的青苔,踩过去的鞋底便也沾上了青色。屋脊上长着暗绿或灰蓝色的瓦楞草,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剂对水体有机污染修复极具发展潜力,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亟待探究。为初步评估光催化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典型光催化剂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代表,以不同g-C3N4投加量(0、25、50、75、100、125 mg/kg,分别记为CK、P25、P50、P75、P100 及 P125)处理河床底泥,30 d 后,利用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河床底泥细菌群落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投加量的 g-C3N4处理后,河床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排序为 P75(g-C3N4投加量为 75 mg/kg)>P100(g-C3N4投加量为 100 mg/kg)>P125(g-C3N4投加量为125 mg/kg)>P50(g-C3N4投加量为50 mg/kg)>...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的蓬勃开展,清水下泄对下游河床及岸线的影响问题逐渐显露。通过实地观测,走访及清水下泄前后政府和民间数据、影像资料等对比分析,探讨问题的根源和避免问题严重化途径,为共抓长江大保护,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清水下泄对向家坝水电站坝址以下金沙江段部分河床及岸线资源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如该江段原来常见的砂滩、砾石滩除杨湾码头仅存一个沙岛外,其余全部消失;无防护设施的河段(如火焰村小岸组、火焰组和新桥组,豆坝村的马槽、娱乐、黄泥、丰收、中心三组,普安镇的13、12、7、5、4、3、2、1组,西郊街道白石社区新村组)受顶冲作用导致一半以上河漫滩地流失甚至引起滩岸坍塌;白家滩大堤一处坝垛根石将被掏蚀殆尽。此外,水富港三期扩能工程因侵占河道和开挖船池,进一步加剧了对四川安边镇小岸坝的不利影响。严重的下蚀侧蚀导致该江段同期水位明显下降,也对岸线两侧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相关各方对区域的特殊性及水电站修建造成的影响存在认识不足,各自的发展、利益和环境保护需求之间的矛盾等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问题出现后又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王源源 《环境教育》2016,(Z1):110-112
正(一)在福建省南靖县,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客家土楼。它们因蔚为壮观的建筑规模、巧夺天工的建造艺术和神秘莫测的布局,令世人无不为之惊叹。在数以千计的客家土楼中,其中有一座最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它竟然建在松软泥泞的沼泽地上。这就是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的和贵楼。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10.
采集渭河河床沉积物,研究了反硝化条件下有机碳低丰度的河床沉积层中苯胺降解.结果表明,反硝化条件下,苯胺在有机碳低丰度的河床沉积层中可生物降解.使该环境中苯胺(约50 mg/L)降解近95%,当硝酸盐为30.69、184.16、245.54 mg/L时,降解时间分别约为20、45、70 d.在上述环境中另加35.98 mg/L乙酸盐后,苯胺降解速度在硝酸盐为184.16 mg/L时最大,硝酸盐为30.69 mg/L时最小.当硝酸盐为30.69 mg/L,不加乙酸盐,27 d苯胺降解约95%;添加35.98 mg/L乙酸盐后,实验进行了47 d还仍有近13 mg/L苯胺残留,说明外加碳源(乙酸盐)对苯胺降解具有抑制作用.但当硝酸盐为184.16、245.54 mg/L时,外加碳源(乙酸盐)则强化苯胺降解.水合金属氧化物对苯胺降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