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411篇
基础理论   151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5种矿区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联合改良剂对桉树部分生理指标、根中Cd、Zn和Cu的含量、以及土壤中Cd、Zn和Cu的BCR提取形态的影响,探讨了其对矿区土壤还林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改良剂后桉树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幅分别为-7.6%~158.8%和-0.7%~23.1%,丙二醛含量的降幅为2.6%~37.9%,其中部分处理的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中有效态Cd、Zn和Cu的含量分别下降12.5%~63.8%、1.6%~54.7%和16.2%~57.6%,桉树根中Cd、Zn和Cu的含量分别下降3.1%~56.6%、-1.5%~21.3%和9.3%~50.1%.土壤对桉树根中Cd、Zn和Cu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改良剂的配比或施用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5种矿区土壤中G3降低桉树根中Cu含量的效果优于G1和G2;在重金属含量最高的2种土壤中,G1降低桉树根中Cd和Zn含量的效果优于G2和G3.研究表明施用联合改良剂能降低桉树对重金属的吸收,有利于矿区土壤的还林.  相似文献   
2.
味精厂废水处理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物化法对武汉某味精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提取菌体蛋白的小试、中试,介绍了絮凝剂选择、pH、温度、反应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试验预处理工艺等。处理效果达到去除67.8% 的CODcr、44.8% SS、28% NH3-N。并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从皮革厂污泥中分离和回收Cr(Ⅲ)的工艺研究。该工艺主要过程包括:在pH1条件下用硫酸溶液提取Cr(Ⅲ),用H_2O_2将Cr(Ⅲ)氧化成Cr(Ⅵ),从某些阳离子中分离出Cr(Ⅵ),最后再将Cr(Ⅵ)还原成Cr(Ⅲ)。根据其规模的大小,对上述每个过程的试验条件都进行了最佳化选择。若全部回收污泥中的Cr(Ⅲ),则必须要控制提取和氧化这2个环节,使提取率和氧化率都达到80%。从分开的废皮革浸洗液中回收Cr(Ⅲ),由于某些阳离子浓度较低,在Cr(Ⅲ)定量氧化方面,(Fe+Mg)/Cr的克分子比率将明显的影响到H_2O_2/Cr的比率。在目前的情况下,估计该工艺的运行费用是污泥掩埋处置的2倍。但若能在皮革废水处理过程中将Fe(Ⅱ)有效地去除掉,就会明显地减少该工艺的成本并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颗粒物质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颗粒物质中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测定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颗粒物质金属形态分离方法,并对各相态的浸取技术和金属总量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开展颗粒物质的金属化学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等值曲线的绘制是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采用优化的黑白域矩形网格序列法,结合VB.NET环境下Metafile对象提供的矢量图形绘制新技术,可在一次数据扫描过程中同时实现黑白域划分、黑域边界提取、等值点拟合计算及序列化、等值线绘制等操作,计算量小、效率高、代码量少,可绘制任意浓度等值线,且等值线不相切.  相似文献   
6.
味精生产中发酵提取废气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功信 《环境工程》1996,14(6):57-58
<正> 新疆石河子味精厂利用甜菜制糖产出的废糖蜜作原料生产味精,属综合利用。与谷物淀粉作原料生产味精相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自1991年至1994年经过两期改造扩建后,目前已基本形成年产5000t成品味精的规模。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索了金属离子络合剂———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制备 ,并通过其对锌离子的络合作用 ,以达到脱除金属离子的目的 .实验表明 ,由吗啡啉合成制得的硫代氨基甲酸盐 锌离子络合剂在酸性废水中 ,对锌离子具有良好的络合能力 .通过对废水中金属锌离子的脱除工艺条件的相应探索 ,发现在体系的pH =2~ 6范围内 ,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锌离子的脱除率均达99 %以上  相似文献   
8.
用熟化法从硫铁矿烧渣中提取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熟化法提取硫铁矿烧渣中的铁 ,熟化温度与硫酸浓度对铁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 ,过高的酸浓度不利于铁的提取。为了提高铁的提取率 ,应选择适宜的硫酸浓度和熟化温度。  相似文献   
9.
1概述甲壳素最早是由法国人HenriBraconnot发现的。他用稀碱处理菌素物质时,得到了一种类似纤维素的物质。后来人们在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的甲壳中发现大量存在这种类似纤维的物质,因此而称其为甲壳素,或称为甲壳质。也有称之为壳蛋白,几丁质,壳多糖等。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它是甲壳类动物,昆虫外骨路的主要成分,同时在一些霉菌的细胞壁中,分布也很广泛。据文献介绍,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估计有数十亿吨之多,远远超过其它的氨基多糖,是一种十分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蝎的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从菜籽油脚料中提取芥酸和油酸的经济意义、化学分离原理、操作工艺及条件、产品质量情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